8月26日,白酒概念回调走弱,18只白酒股仅1只上涨。截至午盘,今世缘跌8.35%、舍得酒业跌6.06%、五粮液跌4.31%、贵州茅台跌2.73%。
(来源:Wind)
消息面上,一则茅台批发价降温的消息在市场流传。随着“双节”来临,为平抑酒价,茅台酒厂已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营销一线提前谋划部署,做好茅台酒销售工作,引导督促经销商把酒卖出去,全力提升消费者购酒体验。
茅台行情网显示,25日21年飞天MT茅台的最新价格为2750元,较前一日跌去300元。
事实上,进入到2021年后,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在市场投资风格转变的逻辑下已经历接连几个深蹲。作为往日白马股的头部酒企,到底是“廉颇老矣”,还是只想“停下脚步歇一歇”?
板块调整早有预兆
自1994年白酒第一股山西汾酒在上交所上市以来,白酒股在A股市场已经活跃二十余年,期间有起有落,但大多数时候酒企的日子还算不错。
进入2016年,白酒行业经历一轮调整后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贵州茅台营收跳上了400亿元。其他如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这些公司,收入和净利润也表现出了恢复的迹象。
投资者此时等不及了,经历过2015年大跌的机构,将眼光盯上了大消费中的白酒。白酒行业指数在2016年7月就已经超过2015年牛市高点,成为第一个从熊市恢复过来的行业。
这也拉开了白酒行业连续4年牛市的序幕。中证白酒指数股从2015年8月低点的2273点到如今的15090点,上涨幅度超六倍;而上证指数股从2015年8月低点的2851点涨到如今的3517点,只涨了不到20%。
不过,今年以来,白酒板块经历了一轮短暂的深跌。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前期头部酒企因机构抱团较为严重导致估值偏高,叠加业绩超预期概率较低,引发了一定的情绪原因。二是部分中小市值酒企基本面较为优质,或存在超预期可能,吸引了部分投资者的资金。
而8月20日,市场突然流传出一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发布的《关于召开白酒市场秩序监管座谈会的通知》。白酒专家蔡学飞表示,此次座谈会应该是每年“两节”酒类销售旺季前的常规座谈会,主要是防止在销售旺季价格失控导致市场混乱,侵害消费者权益。但除了常规的旺季价格监管之外,可能还对于白酒过度资本化进行控制,主要是遏制酒企不断上涨的终端价格。
在市场人士看来,有关部门要打压的不是白酒,而是投机资本,是针对二级市场并购白酒以及借酱酒题材炒作的资本,以及一级市场追逐白酒尤其酱酒的资本。
蔡学飞认为,限制投机资本可能是另一个讨论方向,最近几年白酒在投机资本的追逐下,存在着严重的泡沫化倾向,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国家支持白酒申遗的大背景下,加强白酒监管有利于给行业资本降温。
资本开始“逃离”白酒圈
其实,在这轮资本讨论之前,部分大基金对白酒的态度就已经发生改变。
从整体持仓看,2021年二季度基金对白酒的持仓约13.7%,环比降了0.8%,超配比例缩窄至7.5%;北上资金白酒持仓约11.5%,环比下降0.5%。
细分来看,高端白酒(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今年二季度基金持仓环比下降1.3%,北上资金持仓环比下降0.7%。同期,持有茅台、泸州老窖的基金数环比分别下降123只和138只。
去年的“网红”基金经理张坤还因为持续重仓白酒股被网友集中“讨伐”,年内更是两度出来道歉。
白酒板块的悲观情绪也持续蔓延,茅台股价在8月20日一度逼近1500元,年内最大跌幅超过40%。截至26日午盘,茅台报1619.50元/股。
(来源:Wind)
白酒板块怎么走?
对于未来白酒股走势,有行业专家认为,虽然茅台身上的金融属性与投资属性不会因为上述政策和措施立即消退,但是在相关部门和企业长期努力下,茅台酒被资本与消费市场过度追捧的局面将有所改变,未来茅台酒也将有望步入“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囤的、用来炒的”的时代。
东北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认为,本轮白酒景气度仍处于上行期,龙头酒企整体进度均处于良性状态,次高端酒企扩容(消费升级+渠道扩张)仍在继续,叠加部分酒企股权激励逐步落地,后期有分化,但更有成长,回调即是布局机会。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此次调整与2018年类似,且已到底部布局区间。白酒基本面未变,延续结构性繁荣。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和中产阶级快速崛起,可以认为次高端(300元)及其以上白酒将延续高景气,预计25年高端容量将超过3000亿元,茅五泸将持续享受消费升级红利。次高端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固化,全国化次高端、泛全国化次高端及酱酒龙头公司市占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欣欣
新媒体编辑:谢玥
监制:雨天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