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泰股份(ST粤泰),因收购医疗资产,以及目前1块多的股价,被股民们误认为是“最便宜”的医美概念股,骗得不少人芳心暗许。其实,它是一家老牌房地产企业。
更奇葩的是,如今,主营业务房地产也经营不下去了。造血能力越来越弱,控股股东也被破产清算。短短四年间,市值蒸发近200亿元。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家“地产教父”的种种“卖股自救”都被拍在了沙滩上。

控股股东股权被拍卖
8月23日晚间,ST粤泰一则公告引发市场关注。有网友表示,ST粤泰的股权争夺序幕要拉开了。
公告指出,控股股东粤泰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被申请破产,本次被申请破产清算的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6.6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25%,该事项对公司股东及股权结构等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来源:公司公告
ST粤泰公告中“特意”强调控股股东被申请破产不会对日常经营产生影响。
ST粤泰表示,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相互独立,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破产清算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截至8月6日,ST粤泰的控股股东粤泰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由63.45%降为50.39%。
来源:公司公告
其实,这家公司最近一直麻烦不断。接近10亿元的工程款要不回来,另一控股股东中泰创盈因还不上债也被迫申请破产。
2020年8月,因合同纠纷,ST粤泰的工程款项一直要不回来,ST粤泰将对方告上了法院,涉及金额接近10亿元。
2021年7月,ST粤泰的控股股东因债券违约被长城资产申请破产清算;8月23日晚间,ST粤泰的控股股东再度被申请破产清算。这一次的申请人是中泰创盈。
此外,8月23日晚间,ST粤泰再度被监管发函警告。证监会广东局指出,ST粤泰实控人粤泰集团未能及时向ST粤泰通知进入清算情况,导致ST粤泰未及时公告相关信息。

“地产教父”卖股自救
2016年,ST粤泰宣告设立医疗健康子公司。
2017年,ST粤泰完成收购广东康正天伦(粤沛)医疗股权,布局“大健康”板块;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立国际医学中心项目,引入“省二院”生殖医学及生殖力保护中心,开设医疗美容、生殖健康等项目。
2021年,当医美概念股“飞上天”时,ST粤泰被不少股民误认为最便宜的医美概念股,其成长空间不可估量。
ST粤泰是一家老牌的房地产企业,成立于1979年的ST粤泰,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江门等地。
公司在广州房地产界拥有良好的知名度,拥有“天鹅湾”系列品牌的高端房地产项目。
然而,从2020年开始,这家公司的日子就不好过。
单从财务情况来看,2020年是ST粤泰陷入“绝境”的一年,净利润断崖式下跌。
来源:Wind
4月30日,ST粤泰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表示,实现营收30.16亿元,同比降34.21%;净亏损9.13亿元,同比降404.09%,创下ST粤泰自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ST粤泰把亏损原因归结为市场环境不好。公告对2020年亏损解释称,因新冠疫情影响及部分项目尚处于开发阶段,公司房地产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预计下降约14.75亿元。
从ST粤泰的经营性现金流来看,公司的自身造血能力不断减弱。2017年,ST粤泰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规模为36.61亿元,2020年则只有15.82亿元,下降近60%。
来源:Wind
此外,ST粤泰还因被实控人占用资金,导致监管点名批评。而ST粤泰实控人更是在2021年2月出现卖股份来偿还欠款的“以资抵债”情况。以至于有媒体以《“地产教父”卖股还债》这样的标题来评价ST粤泰实际控制人——粤系“地产大佬”杨树坪。
来源:公司公告
截至8月23日收盘,ST粤泰股价报1.39元/股,股价自年初以来下跌了近30%。较2017年10.04元/股的历史高点,已经跌得“不剩什么了”。
来源:同花顺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赛文
新媒体编辑:吴芃
监制:雨天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