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孙飘扬遇到的麻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他的“仿制药+创新药”发展模式似乎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
为了进入全国集采大系统,十几个药品价格平均降价70%。然而,等待的大规模采购还在分批进行,远没有达到可以弥补价格损失的购买量。
一些创新药的研发也到了关键时刻,需要更大规模增加投入。
因集采大规模砍掉的销售团队,增速迅速下滑的净利润,“滑铁卢”般的股价,“见利忘义”的机构投资者,还有每天在股吧里“咆哮”的散户。
这样的局面,反而很心安
8月20日,对于孙飘扬来说是个非常难熬的日子,但他却说,“这样的局面,不突然,反而很心安。”
一天前,恒瑞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各项数字并不理想。
2021年上半年,恒瑞医药实现营收132.98亿元,同比增长17.58%;实现归母净利润26.68亿元,同比增长0.21%。(几乎没有增长。市场预期中位数增长)
26.68亿元净利润刨去一季度14.97亿元,二季度利润应该是11.71亿元,环比减少超过20%。
受到集采的影响,仿制药销量大幅减少,造成利润近50%的下滑。
这是恒瑞近十年来净利润增速最低的一份半年报。
市场迅速解读。20日,恒瑞早盘低开,午盘即封死跌停,收于48.46元/股。
从年初的最高点97元到48元,几乎是一个腰斩。8个多月,恒瑞几乎蒸发了近一半的市值(大约3000亿元)。
这样的局面,孙飘扬还能说他“反而很心安”,让很多人不能理解。
“恒瑞今天遇到的问题是所有中国仿制药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仿制药断崖式下跌,创新药逐步增长。”他强调说。
半年报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恒瑞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2.6%。
从去年11月开始的集采,恒瑞涉及6个产品,更是造成了销售收入下滑57%。
这是药企悄然转轨的过程,然而资本市场却并未接受这个变化。
换句话说,从今年年初开始,市场就不再高高仰望这个被称为“药茅”的企业,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都开始进入冷静期。
2021年中报业绩的发布只是一个导火索。
除了仿制药销售收入的下降之外,创新药的巨额研发费用和未知风险也是投资者非常担心的两个问题。
半年报中,恒瑞详细披露了已上市创新药后续主要临床研发管线情况以及在研创新药主要临床研发管线情况。其中10条管线进行到NDA(新药申请)阶段,另外还有超过40款在研创新药产品。
创新药已占恒瑞药品的40%,未来是否能得到市场充分认可?也有投资者质疑,恒瑞的创新药是真正的创新还是一种“伪创新”?
这些问题,孙飘扬在临时股东大会上都没有回答。
他只是强调,企业需要按照自身规律来发展,而不是按照二级市场股票的涨跌(发展)。
没有技术,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里
三十年前,刚刚参加工作的孙飘扬也遇到过如此窘境。
1990年,他当上了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医药前身)厂长。面对着这家利润8万元的工厂,孙飘扬不满足只生产红药水和紫药水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药品。
他想赌一把,用重金购买一种名叫VP16的抗癌药专利。
但是,没有一个员工支持他。孙飘扬挨家挨户地解释,甚至在员工动员大会上,也一遍一遍地满怀深情地讲,“没有技术,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里。”
当时的境况是,一大批外资制药企业在华设立办事处、成立投资公司及兴建工厂,更多地则是设立医药研发中心。
“医药黄埔军校”(中国药科大学)出来的孙飘扬,从技术员干到厂长,他比其他员工更相信技术的力量。
事实证明,孙飘扬赌对了。这款经过改良的抗癌药一经推出,制药厂当年营业额增长了34%,回报百万利润。
这是孙飘扬第一次孤注一掷。
1992年,他再次不顾全体员工反对,斥资120万(当时全厂一年的利润)收购一款中国医科院药研所开发的抗癌新药。
这次豪赌,如果赌输了,厂子就没了。 
幸运的是,第二次的孤注一掷又成功了。
这一年,孙飘扬只有33岁。
能否带领恒瑞重回巅峰
2021年,孙飘扬63岁,已进入“耳顺之年”。
7月9日,在离开恒瑞一年半之后,他选择回归。
因为,这一次恒瑞到了真正困难期。除了财务报表上的一些不理想的数据之外,内部还有很多问题等着孙飘扬来解决。
目前看到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恒瑞对销售团队的整合。
某“股吧”里,除了股民对股价“跌跌不休”的抱怨之外,就是打听恒瑞销售团队的裁员情况。
孙飘扬重新上任后第一件事就选择了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就包括对博士以下学历的研发人员等裁员。
从连云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药厂干到如今千亿市值的“医药一哥”,恒瑞的销售团队功不可没。医药圈里这样形容这支队伍:“恒瑞出征,寸草不生”。
然而,维护这支队伍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
2020年,恒瑞销售费用高达98.03亿元,占营业总成本的46%。
其中差旅费10亿元,学术推广、创新药专业平台建设等市场费用达到55.8亿元,占销售费用56.97%。
有网友爆料,仅2019年,恒瑞医药至少举办了24万场活动,平均每天办650场。
这些费用中还有一些不该发生的费用。
2020年4月,丽水市中心医院原麻醉科主任雷李培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主要行贿方之一就是恒瑞医药子公司新晨医药,后者多次对雷李培行贿,总金额近277万元。
从今年7月份,恒瑞的裁员动作就已经开始了。
大规模的集采后所有的药企都在削减冗余的销售团队。按照孙飘扬的说法,本轮调整,仿制药销售人员有的转岗,有的直接裁掉。原因是,有的部门外企对应的只有100人,恒瑞有300多人。效率太低,那就按照行业标准来裁。研发部门也有少量裁撤。
第二个重大变化就是,孙飘扬一改以往的以“自我为主”研发新药,开始转向从“外界引入”。
8月26日,孙飘扬重新回归一个多月之后,恒瑞对外公告称,拟与万春医药子公司大连万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支付费用,大连万春授予恒瑞针对GEF-H1激活剂普那布林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独家商业化权益。
万春药业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全球性的生物制药公司,2017年在美国NASDAQ上市,专注于新型癌症疗法的研发。
可以看出,这两年恒瑞在研发上已经开始转变思路。此前引进产品较大的交易仅有今年2月以自筹资金2000万美元认购上海璎黎药业6.67%股份。
第三个重大变化是集采方面的调整。
对于投资人比较担心的“集采对于业绩的影响”。孙飘然这样回应说,“仿制药大产品该采的都采了,剩下的没有多少。”似乎暗示出,后续不会有太多药品参与大规模集采。
至于创新药,他则强调,明年后年是放量最多的一年。“肿瘤和非肿瘤都是丰收时点,出来以后参加国家医保谈判,然后放量(销售)。”通过参加医保谈判进行放量(销售),这一点让很多投资者担心,后续或因为价格限制而损伤创新药一定的利润空间。
虽然恒瑞股价未来是否还会“坐滑梯”,谁也不能确定。但是,重要的是,“医药一哥”回来了。
他能否带领恒瑞重回巅峰,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雨天
新媒体编辑:谢玥
监制:田欣鑫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