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中报大考正式收官。
截至8月31日,两市共4456家上市公司财报交卷,总计实现营收30.65万亿元,盈利2.75万亿元,同比大增48.65%。以化工、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为代表的“专精特新”股业绩高企,已然成为二级市场的新风口。
营收王
中国石化
Wind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共有44家公司营收规模破千亿,较去年同期多出4家。其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建筑、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分别以12616.03亿元、11965.81亿元、9367.16亿元、6356.49亿元、5526.01亿元占据营收榜前五。
中国财富网制图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油气巨头一改疫情期间的业绩下滑窘境,集体迎来“大丰收”。除中国石化、中国石油营收盈利同比双增、业绩翻倍外,中海油上半年也实现营收1099.93亿元,同比增长47.68%;净利润333.29亿元,同比增长221%。算下来,“三桶油”上半年合计盈利1255.18亿元,相当于日赚6.97亿元,创下近7年以来的同期最好水平。
盈利王
工商银行
盈利方面,两市上半年共有3894家公司“赚到钱”,其中3036家盈利水平同比增长,较去年同期的1842家多出1194家。
排名显示,盈利榜前五席位均由银行股“包揽”。被称为“宇宙第一大行”的工商银行业绩一骑绝尘,继续独占鳌头,总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34.73亿元,相当于日赚8.96亿元。
中国财富网制图
此次银行股业绩回暖,集体“秀肌肉”,除工商银行表现脱俗外,招商银行“挤掉”中国平安夺得盈利榜第五席位,表现也可圈可点。
财报显示,上半年招商银行票据业务较2020年底大幅增长28.19%,总计达4197.97亿元,行业竞争力较强。日前,摩根大通对招商银行港股做出“增持”评级,给予目标价85港元,不少机构也在二季度对招商银行大举加仓。
成长王
热景生物
就业绩增速看,共有126家公司盈利涨幅超过10倍,接近去年底时公司数量的4倍。其中,11股盈利涨幅突破百倍,热景生物、新世界、精准信息归母净利润同比涨幅均超过200倍,分别达74261.79%、31483.45%、23003.03%。
中国财富网制图

业绩涨幅领跑,体外试剂公司热景生物解释,主要还是吃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的红利。公司指出,因两款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产品于3月份获得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BfArM)用于居家自由检测认证,可在德国商超、药店、互联网商店等销售,从而推动外贸订单爆发式增长,业绩暴增743倍,实现盈利14.53亿元。
分红王
农业银行
放眼整个A股,上半年共有2179家上市公司实施分红,其中84家累计现金分红过十亿,8家过百亿。
银行股上半年业绩亮眼,分红也颇为豪爽。在现金分红榜前五中,银行股独占三席。具体来看,农业银行上半年分红总额最高,达590.92亿元;中国银行次之,累计分红415.21亿元;兴业银行排名第四,总计分红166.61亿元。
中国财富网制图
行业增速王
化工
通过对126家盈利增速超过十倍的上市公司进行行业梳理,中国财富网发现,分布在化工、电子、机械设备板块的公司数量居前,集中于“专精特新”领域。
中国财富网制图
实际上,自“专精特新”概念被提出以来,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在9年时间里就一直受到政策扶持和广泛关注。
2019年6月以来,专精特新指数累计收益率142%,相对沪深300、创业板指分别取得110%、24%的超额收益。据统计,当前符合“专精特新”概念的个股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科创板,化工、半导体、中药、医疗设备四大行业市值占比超过40%。
如何掘金“专精特新”小巨人?粤开证券建议,要两维度筛选“配套专家”“单打冠军”。第一,关注好赛道+专精产品+绑定核心大客户、能跟随下游一同成长、高业绩弹性的公司;第二,在国产替代持续进行背景下,关注有机会进入大公司供应链的公司。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匀音
新媒体编辑:何苗

监制:雨天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