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大新闻”不断,越看越担忧明天的A股。有涉及到相关个股的,最好先做好心理准备。
1.金融壹账通遭举报财务造假
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LU.N)盘前一度跌超16%,金融壹账通(OCFT.N)盘前也一度跌超14%。导致平安旗下两家企业股价大跌的原因是一则匿名举报信。
目前,壹账通已经公开回应称,举报信属于恶意造谣、诽谤,已报案。随后,陆金所、金融壹账通的股价跌幅均有所收窄。
来源:Wind
该举报信指出平安集团旗下美股上市公司平安壹账通存在财务欺诈、隐瞒监管等一系列问题。信中指出,金融壹账通在2020年有600个非平安系大客户有超过200个是“制造”出来的,涉及业务占7亿元人民币。此外,平安集团旗下另一家企业陆金所也存在制造虚假交易对象的情况。
来源:网络
壹账通对此回应,各项业务经营稳健,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均真实准确,不存在谣言中各种诋毁情况。相关不实谣言属于恶意造谣、诽谤,已第一时间报案,并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8月31日晚,上交所向中国平安发出监管工作函,处理事由为就相关事项发出监管工作函。对此,平安回应称:针对近期一些市场传闻的例行问询。目前公司一切经营工作正常,业务发展稳健。
2.大基金又减持了
8月31日晚间,三安光电公告,持股8.469%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拟减持不超过2%。按当前股价计算,该笔减持规模将在30亿元左右。
股价方面,截至31日收盘,三安光电微涨0.53%,报36.31元/股,没有提前反馈出减持的不利影响,但今天半导体板块则跌得比较惨。
31日,半导体板块指数下跌3.16%,兆易创新、立昂微、华微电子跌停,富瀚微、韦尔股份、斯达半导跌幅超8%。
来源:通达信
近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频繁在二级市场减持。除了三安光电,还有多家半导体上市企业都收到了大基金的减持告知函。
8月27日,瑞芯微称,公司收到大基金《关于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减持进展告知函》,截至目前,大基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270.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5%。本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数量过半,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7月29日晚间,兆易创新发布公告称,大基金于今年1月份公布的减持计划实施完毕,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2%股份,比此前预计的减持截止日提前了将近一个月。
此外,最近兆易创新、晶方科技、太极实业、长电科技等半导体股均先后遭到大基金减持。可以说近期大基金把半导体板块股轮流减持了一圈。
3.铝价火热,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泼凉水”
数据显示,沪铝价格自年初以来的涨幅超过15%,达21385元/吨,自2020年4月以来的涨幅更是突破了60%,铝价更是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
来源:Wind
对于铝价屡创新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对于屡创新高的铝价也有“三个不支持和两大风险”。
不支持的因素有:
一是电解铝供应并未出现明显短缺,而且全行业都在全力保供;
二是电解铝生产成本涨幅明显不及价格增幅;
三是当前消费没有好到可以支撑如此高的铝价。
风险有:
一是当前持续大幅高涨的铝价已使下游铝加工企业苦不堪言,如果下游行业不堪重负,甚至一旦高铝价对终端消费产生抑制,从而出现替代材料,则会动摇价格上涨基础,导致价格在高位短时间快速回调,形成系统性风险;
二是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环境是本轮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推手,而货币潮水一旦褪去,商品价格也将会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三是国家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早在8月3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骨干电解铝企业视频会。中铝集团、魏桥创业、国家电投、山东信发、东方希望、酒钢集团、河南神火、天山铝业、杭州锦江、伊电集团等十家电解铝企业参加会议,与会企业电解铝产能合计超过3000万吨,占全国电解铝总产能比例超过70%。
会议达成以下三点共识:
一是坚决贯彻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防范铝价恶意炒作和非理性大幅上涨。
二是三季度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建筑、交通、电力等重点领域需求总体稳定,市场供需未出现明显短缺,企业将继续保障供给、稳定市场预期。
三是生产要素及环保治理成本虽有所增加,企业将通过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强化生产管理效能等措施,努力应对成本上升压力。
股价方面,自年初以来,中国铝业股价已经翻倍,酒钢宏兴、神火股份的股价涨幅也均超过60%。
来源:Wind
4.国铁集团半年亏500亿
8月31日晚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情况,收入5128亿元,同比增加982亿元;净亏损507亿元,同比减亏448亿元。总资产为8.76万亿元,总负债为5.80万亿元,资产负债率66.19%,与去年末相差不大。
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积极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统筹用好各种融资方式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和统筹运用,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对于国铁集团上市的问题,该负责人指出,将深化铁路股份制改造,加快推进铁路优质资产股改上市进程,持续提高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水平,不断增强国铁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事实上,国铁集团部分优质资产已经完成了上市计划。
早在2020年,国铁集团旗下“最挣钱”的高铁线路于A股上市。2020年8月,国铁集团旗下铁科轨道在科创板挂牌上市。2021年8月,金鹰重工登陆创业板、中铁特货开启新股申购。
在国铁集团发布业绩情况的前一天,京沪高铁也发布了半年报。
8月30日,京沪高铁公告指出,随着客流恢复,其营收和利润均大幅增长。上半年京沪高铁营业收入达150.98亿元,同比增长50.3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7.43亿元,同比增长417.28%。
股价上,受业绩大增的利好影响,8月31日京沪高铁股价上涨4.63%,报4.75元/股。
来源:Wind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赛文
新媒体编辑:珞珵
监制:田欣鑫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