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C
拍卖理论,博弈论,信息传递理论,都可以解释教育内卷中的某些有趣的现象。然而,经济学是基于理性人的,没有感情。教育,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社会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才最有效,不内卷,只有实践能告诉我们答案。
1、
内卷这个词的诞生,应该是美国社会学家用来描绘印尼爪哇岛的农业,有很强的经济学背景。当然,这个词的应用范围,现在广泛了很多,卷到了各行各业之中。
今天就聊聊教育内卷背后的经济学。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就是资源是稀缺的,要通过交换获得。稀缺资源有两种获取方式,第一种是绝对的数字,第二种是相对位置。
我去4S店买辆车,明码标价是15万。不管我内心愿意为这辆车花多少钱,我要付出的就是15万这个绝对数字。就算我心里其实愿意花100万,也不需要付100万。这辆车标价15万,我就能用15万买到。我的心理价位100万,减去我付出的15万,剩下的85万是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
当稀缺资源可以用一个绝对数字来交换获得时,一般情况不会内卷。
然而,很多时候并非这样。稀缺资源的获得方式,是相对位置,是靠排位决定。
比如,组织中六个副职里面要提拔一个正职。机会只有一个,那就马上卷的飞起。提拔为正职,这个稀缺资源的获得方式,是要在六个人中排在第一。你做的再好,但如果别人做的更好也没用。这是就会开始卷了,为这个机会各种勾心斗角。
用排位获得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高考就是典型的排位决定。北大清华每年招几千人,985加起来十几万,211加起来几十万。而我们每年的高考人数,差不多1000万。决定一个人能考上什么学校,不是绝对的分数,而是他在1000万考生中的排位。教育也就很容易内卷起来。
购买商品如果采用拍卖方式,也是靠排位决定。你能否买到东西,不是觉得的金额,而是你出价超过其他人。央视每年都搞广告拍卖会,想投广告,先当标王。而互联网领域的聪明人,发明了竞价排名这个投放方式,投广告也卷得飞起。
2、
为什么有些资源只能用排位来获得,不能明码标价。第一是资源的稀缺性,第二是资源价值的模糊性。升职的机会只有一个,不可能六个副职都提拔成正的,无法保证达到标准就都能被提拔。
一般要通过拍卖的商品都很特殊,不同消费者对其认知完全不同,有人认为值1000万,有人认为一钱不值,只有拍卖能完成价格确认。
然而,用排位方式去获取资源,对资源的所有者是非常有利的。买家本来可以享受到的消费者剩余,大部分会被卖家所取得。在拍卖会上,如果一件物品你的心理价值是1000万,往往最终你能要付出的价格,不会比1000万低太多(你最终付出的不会低于第二位买家的出价),卖家还会设计一系列拍卖方式(荷兰式,英式,一价密封。二价密封),让你掏出最多的钱。(拍卖理论相当复杂,应该有三次诺贝尔奖都给了拍卖相关的理论。迈尔森因为收入等价定理得了诺贝尔奖,而米尔格雷姆因为收入等价定理不一定成立,又得了一次)米尔格雷姆的拍卖理论告诉我们,拍卖中竞标者获得的信息越充分,拍卖最终的价格越高。所以传统的升序的英式拍卖就会比降序的荷式拍卖产生更高的收益。
教育领域也是一样。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教育到底能给孩子贡献多大的价值,是模糊的。这种情况下,就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内卷家长会把自己力所能及,愿意付出的全部资源,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根据米尔格雷姆的拍卖理论,家长对其他家长对教育的投入了解的越充分,自己的投入就会越高。所以,那些加入鸡娃群的家长,更加会卷得不亦乐乎。
大学毕业了,要就业。其实就业市场,也是根据排位的。我当年大学毕业时,就业市场的顶级工作,外资投行咨询这样的,在国内大概一年就招100个人。比如麦府当年就只招北清复交四所大学。资源如此稀缺,那肯定卷得飞起呀。为了找好工作,也只能加入内卷大军,继续在教育上加大投入了。
现在就业市场比当年好很多,高质量的工作多很多。但老实说,好工作还是稀缺的。估计公务员、国企、大企业、Professional加起来每年新招的大学生也就十万几十万吧。但每年大学毕业生也是近千万量级。就业,其实也是看排位。
商家是如何用这个思路去获得消费者剩余呢?第一,就是人为制造稀缺。搞高端品牌限量版,第二就是模糊资源价值。为啥一款限量版爱马仕的包值几十万呢?核心就是制造了稀缺同时模糊了资源的价值。这样,就可以制造小小的内卷环境,最大限度获取收益了。
3、
内卷,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一个价值模糊的稀缺资源,不惜一切的投入,以获得一个好的排位。大家都不卷,对所有人都好。但博弈论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囚徒困境,理性人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得不卷的。博弈论应该拿了至少6次诺贝尔奖)
为什么大家对教育内卷意见这么大,因为教育内卷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基本上从幼儿园卷到大学毕业。教育内卷不仅仅是中国,美国人为常青藤名校也卷得不亦乐乎。纽约妈妈为了爬藤。孩子一出生,家长就规划他们上藤校的未来,千军万马要挤进最顶级的私立幼儿园,据说有着比哈佛更严苛的录取率。
博弈论告诉我们,避免囚徒困境,可以靠政府制定规章,强迫博弈各方合作来做到。今天的教育政策,也是通过培训禁令,来避免内卷。然而,博弈各方还是会有非常强烈的违约动机,特别是违约惩罚并不大的情况下。家长们不能光明正大的卷,还是会偷偷的卷。
如果卷不可避免,那么,早点卷出结果比晚点卷好。卷的时间越长,资源浪费越多。
我们经常推崇的德国和新加坡的教育,就是早早卷出一个结果。小学四年级开始分流,通过考试,把这些10岁的孩子分出三六九等。一部分人走上未来上大学的道路,一部分人走上职业教育当工人的道路。当然,这个过程中,上了技校的孩子,也有逆袭的机会和可能,但基本上,这些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在10岁就大体决定了。
10岁就决定孩子命运的方式是好是坏我不知道,但确实这个方式避免了教育领域的无限内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岁就卷出个结果,也许是正确的。然而,德国教育不内卷的根本原因,还是德国发达的制造业,较小的贫富差距,让走上职业教育道路的人,也能有不错的生活。
取消高考,就能不卷了吗?不可能,只要优质的工作岗位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还是会继续卷下去。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98年版新华字典里的这句话,如果真的成为现实,教育也就不会这么内卷了吧。解决教育内卷的最根本方法,还是社会能提供足够多的优质工作岗位,同时缩小贫富差距吧。
4、
最后,我讲一讲另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理论 - 斯彭斯的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模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买这本书看看。
这个理论的诞生,据说是因为学霸斯彭斯在哈佛读博士,天天查文献写论文痛苦不堪。然而,他看到哈佛商学院的很多学生,天天逃课,每天晚上夜夜笙歌开Party泡妞。
他就很奇怪,这帮人花这么多钱上哈佛商学院,又不好好上课,到底是为了啥呢?于是他就钻了牛角尖,茶饭不思的想了又想,最后提出了一个模型,后来得了诺贝尔奖。
他模型的第一个假设是:教育是无用的。教育无法提高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无法为雇主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二个假设是:教育是非常痛苦的。天天喝酒开Party多好,没人喜欢坐在教室里上课。而且,能力越差的人,教育带来的痛苦越强烈,能力需要的额外投入越大。
OK,这两个假设看起来很荒诞吧。但斯彭斯的结论是,即使这样,明知道教育没用,企业还是愿意雇佣名校的学生;同样,明知道教育是痛苦的,而且没用,人们还是愿意在教育上投入时间和金钱。
这个是不是更荒诞了?让我给你解释一下吧。
首先,企业希望高薪雇佣有能力的人。但是,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信息。企业无法通过1-2次面试,就对一个人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而教育则是雇员向雇主传递的一个信号,让雇主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这个信号之所以能成功传递,正因为教育是痛苦的。理性人会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教育带来的效用等于未来可以获得的额外收益,减去投入教育的成本和痛苦。
同样,因为能力差的人,教育给予的痛苦更强,额外投入更大。于是能力差的人,就倾向选择更短的教育年限,更差的学校。而能力较强的人,因为教育的痛苦较少,会选择更长的教育年限,做更大的投入。
因此,教育本身虽然没用任何用处,但教育给雇主提供了关于潜在雇员个人能力的私有信息,让雇主得以做出判断,提升了效率。
两帮人要打群架,其中一个大哥直接往自己脑袋上砸了一个啤酒瓶子,头破血流。为什么这个大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向对手传递一个信息,老子狠,对自己狠,不怕流血。
按照斯彭斯的理论,哈佛大学商学院MBA们花大笔钱读MBA,就和大哥往自己脑袋上砸酒瓶一样,用读MBA这个给自己花大钱还制造痛苦的行为,传递出自己能力强的信号。想想我当年为了读MBA花的钱,感觉有点冤呀.... 哈哈哈。
听起来很荒诞,但还能自圆其说。毕竟这个理论做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教育是痛苦的。如果教育是快乐的,或者人人都能无限忍受教育的痛苦,这个信号传递理论就失效了。
当我们觉得教育没用时,觉得教育给我们带来痛苦时,看看斯彭斯的这本书吧,你会从中寻找到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5、
经济学是冷冰冰的基于数学和理性人的理论,没有感情。大家看看增长见识就罢了,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建立在经济学理论上。
教育确实有筛选作用,也确实有信号传递的作用。但教育,本身还是要给孩子带来正面的意义。
所以,我们既不能像经济学家那样冷冰冰的认为,为了维持良好的信号传递,教育给人的痛苦越大越好。
也不能只考虑教育的知识传授职能,不考虑筛选和信号传递作用。
思考什么样是良好的教育,必须多方面考虑问题。筛选环节应该是早点还是晚点?如何保证教育成绩和学生的能力有良好对应,不需要靠“痛苦”来传递信号?教育如何能真正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正面价值?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只能慢慢探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