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期主持人 | 陈佳靖
欢迎来到我们的新栏目“编辑部聊天室”。每个周日,界面文化为大家揭晓一次编辑部聊天记录。独自写稿,不如聊天。我们将围绕当周聊天室主持人选定的话题展开笔谈,或严肃,或娱乐,神侃间云游四方。鉴于主持人们各有所好,聊天室话题可能涉及政治、历史、文学和社会热点事件,也可能从一口路边小吃、一次夜游散步、一场未能成行的旅行蔓延开去。
本期聊天室由佳靖主持,她想要讨论“健身运动”的话题是因为刚刚读了《凡身之造》这本书,书中收录了12位中国女性健身爱好者的口述故事,让她对健身运动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近年来,健身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很多年轻人都把健身房当做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场所之一,甚至加班到很晚也不忘去“撸铁”,这与人们对身体健康和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是分不开的。然而,在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下,我们有时也会掉入另一个陷阱,即认为健身必须要在专业的场所、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才是有效的,这也导致当下的健身运动越来越与强调效用的商业文明和崛起的中产生活方式关联在一起。《凡身之造》中就有受访者表示,她在健身房里常常见到有人专门来摆拍,只是为了发到朋友圈向别人证明自己也是热爱运动、追求好身材的一员。
正如佳靖在此前所写的文章中所说,健身不仅包括健身房内的专业训练,也包括很多大众休闲运动,比如跑步、骑行、登山、广场舞等。比起去实现某个绝对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你是否享受身体运动的过程。实际上,健身的生活是非常多样化的,每个身处不同情境下的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专业还是业余,年轻还是年迈,身处城市还是乡村——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界面文化编辑部也体现了这种多样性:黄月是资深登山爱好者,姜妍每天去公园打太极,文捷擅长剑道,蕴娴刚刚开始学习瑜伽……每个人对健身运动的兴趣、目的以及自身的身体能力都不尽相同,他们是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的?有哪些体验和收获?以及如何看待健身或不健身的生活方式?
专业健身VS娱乐休闲:
嬉戏玩耍也是运动中
很重要的一部分
陈佳靖:我个人的健身方式是比较简单和保守的,就是跟着健身app做一些基础的训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天的身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而且大部分在家就能完成。我对专业性要求不高,更在意自己是不是能坚持下来,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让每天运转得更顺畅的一个环节。有时候,出门散步一小时也是不错的放松方式。
赵蕴娴:最近开始练瑜伽,身体的每一寸肌肉都在哀嚎,每一个关节都咔咔作响,尽管这样,还是难以完成那些动作。我自认为算不上“身痴”,运动细胞应该还属于“尚可”,但自从大学以后,我确实不怎么动了,身体机能也就越来越差,到最近已经觉得浑身不对劲,非常笨重,不得不动。
回想起来,正儿八经的运动似乎不太能激起我的兴趣,技能和体能的提升带来的满足感不足以诱发我的运动热情,真正让我动起来的,应该是嬉戏玩耍。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疯跑打闹,白天在厂里的生活区骑车翻墙,去田里和山上弄一身泥,晚上在坝子里玩捉人游戏,进了学校也整天和同学在教室里楼道上追进追出,一直到高中毕业我还这样,但到了大学里,大家都斯斯文文的,我不得已也斯文起来,觉得有点压抑——人的动静,未免也分得太清楚了吧!
嬉戏玩耍也是运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图片来源:图虫
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说社会进入某种状态后,运动变成了非常专业的事情,要有专门的场合、专门的道具、专门的服装,走进去就是动若脱兔,出来就得静若处子,对女性而言尤其如是,前段时间互联网上对奥运跳高选手库尔金娜“优雅永不过时”的调侃似乎有点这种意思。嬉戏玩耍也是运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我觉得这部分现在多少有些被认真的钻研精神压制了。另外,这种“疯打玩闹”又是否可以被看作运动呢?
林子人:学生时代保持运动习惯还是比较方便,有体育课,有运动场地,还有空闲时间。工作后要保持同等水平的运动量就不那么容易了,没有体育课,没有免费的运动场地,也没有那么充裕的空闲时间。工作的第一年我一冲动花大价钱办了一张四年期的健身房卡,结果自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有时候会想,去健身房锻炼成为一种城市白领生活方式,在诸如强身健体、减肥塑形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是不是一种职场人的安慰剂和赎罪券,让我们以为拥有了这些疲惫的身体就会变好?而为了能够购买进入健身房的资格,我们还要更努力地工作。
正如《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所说的,大多数拖累工作效率但又无法被消灭的基本生理需要都已经被重新改造,转化为商品。这样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我们身上完成了一个闭环。我在写这段话的时候刚拿到今年的体检报告,报告显示我的身体有一点小毛病的症状,医生安慰我说只要注意休息不要太焦虑就好了。哎,亏待身体的愧疚感下,我决定把每周健身的频率提高一点。
叶青:本来以为可以就这样一直当咸鱼到老,但不知道是肠胃吸收变好还是代谢变慢,今年居然一下子胖了20斤,不得不开始运动减肥——再胖衣服要穿不下了。我比较认同蕴娴说的“有趣运动”,去健身房在我看来实在是太无聊,健身当然是一件大有学问的事,专业的器械可以让这个过程更安全、高效,可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做一些重复的动作,我怎么想都觉得像是在上班,还是倒给“公司”钱的那种。最后我选择了户外骑车,快速在城市里无目的地穿梭是件蛮有意思的事,景观快速地变化和倒退,常常有种在看电影的错觉。
图片来源:图虫
当体育被性别化:
一些女性不是不爱运动,
而是缺乏运动的机会和条件
陈佳靖:我在健身运动上投入的热情不算多,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从小没有在运动中获得多少快感。我应该是运动细胞不太好的那种人,上学的时候体育总是我考得最差的一门,家人也没有意识要培养孩子运动的爱好。不过也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男生总给人爱运动、擅长运动的印象,女生则相反。女生如果不擅长运动也可以被夸“文静”,但男生如果说他不运动,别人就会觉得这不太好。
《凡身之造》的作者熊欢曾在一次读书会上提到,女性的体育社会化是非常不充分的,因为受到了性别气质的影响,女孩子在培养过程中会偏向于艺术类的活动,竞技类的身体活动不太被家长重视和鼓励,久而久之,她们就觉得自己不爱动了。另外,她也在研究时发现,一些女性其实不是不爱运动,而是缺乏运动的机会和条件,使她们无法接触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这个问题不只需要个体的改变,也需要整个社会知识体系的完善。
董子琪:我在家门口一个“24hr智能健身房”办了卡,这地方的智能主要体现在哪儿呢?就在于刷卡进门,现在改刷脸了,以及不分男女的洗浴和存储空间,右手边是一排柜子,用手环就可以打开加锁上,左边是一列浴室,浴室里有厕所。柜子边的盥洗台上还置有一台戴森吹风机。一切都显得那么智能加摩登对不对?但是我从不好意思在盥洗台前停留,因为稍加停留,浴室门就会砰地打开,镜子里就能看到一个微微隆起的小便池。所以每次都是匆匆地锁上柜子就走,而且近来也越来越不需要锁了,因为“大家都不锁”,拖地的保洁说,当然这个“大家”也主要是男会员。大度的男士从不需要锁门,小气吧啦的女士想找一个可以锁的柜子宛如进行扫雷游戏。
其实很想尝试器材区,但一样不好意思过去。之所以选这里,也因为智能意味着孤独,不会有教练过来指导动作。所以一直在跑步机和椭圆机踱步。可能因为对徜徉在器材里的男会员心怀妒忌,我总是一边踱步一边用余光测量他们到底在干啥。问题是有的人撑开器材时发出的声音实在太大太撕裂了,他们是不是很享受这种大声地发力?是不是很自得于自己的汗水和性感?有次怎么戴耳机都没用的时候,我忍不住回头跟那两位男会员说,请小声一点好吗?看着他们有点愣,我接着说,如果我也这么叫,这健身房还能待吗?后来当天我出门的时候,一位胸前纹龙的大哥,应该是教练吧,拦住我说,“对不起,打扰到你了,实在对不住。”我想,下次遇到叫得这么大声的会员,我还是会有理有据地跟他们说,“请你安静点好吗?”
许多健身房的设计和服务对女性并不友好。图片来源:图虫
叶青:佳靖说的“男生如果说他不运动,别人就会觉得这不太好”,我实在是太能理解了。我从小个头不高,家人、朋友在督促我运动(为了长高)时经常就会加上几句类似的话。但我实在不懂运动和性别有什么关系,有人爱运动,有人不爱运动,这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吗?出于“管好你们自己!”的逆反心态,也为了反抗性别刻板印象(其实主要原因是懒惰),他们越是念叨,我就越不想动。
赵蕴娴:关于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受既定性别气质的影响,会认为自己不爱运动,我的情况可能不是这样。小时候我妈对我的体育训练堪称“斯巴达”,露天游泳,风雨无阻。那时候我坚持得很好,在五十米的反复折返中也能找到点乐趣,觉得自己比只能在浅水区扑腾的同龄人厉害不少,因为他们玩闹的方式是泼水给对方,而我可以浅到水底摸人脚踝(现在想起来似乎不是太好),贴着池底的瓷砖滑行。然而,一离开老妈的监管,我立马就抛弃了游泳锻炼的习惯。
林子人:说到体育被性别化,我印象最深的是初中的时候女生群体里盛传不能过多跑步,小腿会变粗——这背后的逻辑不就和之前一些女孩子要去做小腿肌肉阻断手术一模一样么?
对儿时的我而言,擅长某种运动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帮我塑造这个认知的应该是《灌篮高手》,我一度很想学会投篮,可惜学校的体育课很少教女生篮球,我周围也完全没有可以一起打篮球的女生。好像中学的时候就默认了男生在场上打球,女生在场边加油就好。不过后来我还是苦练学成了一样运动(羽毛球),不求钻研比赛技巧,只图打得爽,疫情前几年办公室里定期组织羽毛球活动,跟我打过的同事都对我扣球的力道印象深刻(笑)。
篮球常常被默认为是属于男性的运动。图片来源:图虫
潘文捷:很多体育运动会被默认为是属于男性的,比如说可能不少人有学校足球场、篮球场被男性长时间占据的体会。流行文化里怎么那么多男孩打球,女孩在边上穿得很客气且一脸花痴尖叫的场景?拜托,有谁会为这种长期霸占公共空间的行为叫好啊。说到剑道,情况也是有点类似,不论是藤泽周平还是渡边信一郎,都好像不怎么会把剑客设定为女性。对这种情况已经批判累了。好在,走的人多就会成为路。
身与脑齐动:
除了亲身体验没有其他代替方式
潘文捷:剑道本身的属性吸引了我,而道馆里的现象或话题又让我感兴趣,所以形成了人菜瘾大的局面,一些小事就会激发我的想法。比如这段不小心听到的对话——“你为什么学这个?”“师夷长技以制夷嘛。”类似发言,我在其他日本文化爱好者那里也曾见到过,一个我关注的音乐区up主每次出门弹野生琴都是资深二次元才听的动漫音乐,到纪念日也会发爱国歌曲说要踏平该国。隐藏对文化日本的喜爱,表达对政治日本的厌恶,看起来是时下一种聪明而稍显分裂的做法。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项运动中的等级以及一套相应的纪律和礼仪,可以说既是古老的日本的,也是当下的中国的,你可以从中联想到天皇何以万世一系,再扯远一点,欣然接受这些的我们也何尝不是身处在对安稳和秩序越来越感兴趣的中国社会。当然这项运动和我本来的期待也有所不同,至少和我在铃木大拙或者空知英秋的大作里体会到二手经验不完全一样。发现现实和书本的不同,以及异国国粹的在地化、现代化成果,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姜妍:作为组里年纪最大的“老人”,我尝试过的运动也相对更多样化——从早期的健身房办卡到游泳,也有几年时间在做瑞典的一种有氧运动,还参加过泰拳和弓道的学习,再到现在拿着公园年卡每周有4、5个早晨在天坛公园打太极,这中间有很多转变,但确实就像蕴娴和叶青说的,这些转变是随着兴趣在进行的。但是从前述种种到打太极,这种乍一听上去明明就是“老年人运动”的转变,也是巨大的。我也被个别年轻人因此嘲笑过。
我想先谈谈为什么很多人要去选择进行健身运动,我觉得这里面是有对健康的诉求的。那么又应该怎么定义健康?是不是体检的时候各项指标正常就是健康的,那心理健康算不算健康?即便只是谈生理层面的健康,是体脂率肌肉含量代表了健康的标准,还是从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上来说,脏腑的健康更为重要?
就我自己而言,年纪渐长之后,内在精神世界的健康是更为在意的。就像《黄帝内经》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要小看这十六个字,现代人几乎没有几个能做到。对我来说,练太极是帮自己往这个部分去努力的一个助力。但东方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体行”,需要向身体的内部延伸,是不能从别人的语言描述中去感受到其中的精妙的,非得亲身体悟不可。所以我的太极老师常说,“用你的感觉去感觉你的感觉。”
东方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体行”,需要向身体的内部延伸。图片来源:图虫
其实在天坛里练习太极的过程里,也有很多颇有附加值的体验。日本人常说的“一期一会”,你会发现一年四季的变迁中遍布这样的感受。最近正是小松鼠开始埋核桃的季节,每天都会看到嘴里叼着核桃的小松鼠一趟趟地从树上窜下来,从身旁跑过,然后去隔壁土地里刨坑把核桃埋好当冬储粮。也会看到在阴天,小蚂蚁凭一己之力花十几分钟把一根羽毛慢慢挪到蚁穴口插好作为挡雨的工具。还需要在雨后的清晨,在太阳出来前用树枝帮助一只只远离土地的蚯蚓回到它们应该在的地方。我也会在路过银杏树的时候抬头看看它们一天天的变化,在听到啄木鸟啄树声音的时候感叹一下它们居然不会脑震荡。当然,也不是只有美好的体验。也会因为救不回从树上掉下的灰喜鹊雏鸟感到哀伤,以及经历过一个早上被鸟屎砸中三次的无奈。
黄月:我最日常的运动是爬山,通常要爬上一整天,大概可算作城市人的一种奢侈享受——有植物葱郁而没有手机信号,有烈日蜥蜴碎石而没有火锅奶茶软床,可全神贯注于自身和自然,而不必在意此刻微博热搜和朋友圈刷屏是什么。在此前每一次长距离多日爬山之后,下山回城都不免生出一种“不知魏晋”的恍惚和隔绝。前阵子看沈大成的最新小说集《迷路员》,里面有一篇讲的是一个人去野外走了一圈,回来患上了一种“圆形皮炎”,无法医治,隐秘瘙痒,折磨许久,最终在下一次回到大自然之后才得以治愈。我觉得我也有这么一种“圆形皮炎”,在城市里久了便浑身不自在,不是什么重大的不适,甚至可被视作一种矫情和夸大,所以多数时候不足与外人道,“痒”起来只好独自抓抓。今年雨水多,山区雷电和地质灾害预警频繁,加上工作忙碌,便也渐渐开始接受一些室内运动。
在坚持运动很多年之后,运动对我来说就像看书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相比体重的变化,我更看重体能的变化。在本周编辑部聊天室的主题确定一个小时后,我跑了10公里,这是五六年之后第一次再跑10公里。跑完挺开心的,那种开心不在于配速多少、消耗多少,就是单纯的“我做到了”。在一次次的“我做到了”之后,在一次次的酸痛又恢复再酸痛的过程中,一个人对身体的控制和信心便不知不觉增长了起来。
图片来源:图虫
对身体的信心容易理解,对身体的控制是一件更微妙甚至更玄妙的事情。还是以爬山为例,很多人上山只要横下一条心总是可以走上去,下山走得如何便更仰仗于对身体的控制,尤其是在上升消耗掉许多体力之后、遇上难走的碎石路或雨雪天打滑的情况下。控制力的一部分只从经验中来,可传授的仅是皮毛。走多了之后,你便能看出谁是经验丰富的下山者,上去问询,也只能得到类似“唯手熟尔”这样的答案。听来敷衍,实际上却是真诚的,任谁也无法说出自己的大脑是怎样对一段路的状况做出判断,继而肌肉如何被调动起来、脚掌如何下意识抓地,或是身体如何在保持速度和保持平衡之间找准那个位置的。在这一重意义上,代人读书、缩书讲课的创业项目早就诞生,甚至已略显过气,而运动仍是一个除了亲身体验没有其他代替方式的东西。
互动
关于健身运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还有什么话题是你想听编辑部一起聊聊的?欢迎给我们留言。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界面文化编辑部,栏目主持人:陈佳靖,编辑:黄月、陈佳靖,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