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部电影在哪可以看?”

“你留下邮箱吧,我把资源发给你。”
这样的对话可能不奇怪。

奇怪的是,这竟然发生在影迷和导演之间。
你没有听错,导演不是在防止资源外泄,反而主动传递,只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自己的作品。

独立电影人,“小众”题材,没有发行公司看好,无缘院线……
然而就是这样,从第一部片到现在拍了11年。
终于,他的电影要首次登上大银幕——
矮婆

导演蒋能杰。
在豆瓣上给标注“想看”用户发资源的就是他。
2009年成立棉花沙影像工作室,拍摄过《龙老》《村小的孩子》《初三》《加一》等纪录片。
《矮婆》是他首部剧情电影。
剪辑廖青松。
剪过杨德昌的《海滩的一天》,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万玛才旦的《塔洛》。
音乐林强。
为《三峡好人》《刺客聂隐娘》《路边野餐》做过配乐。
一部成本极为有限的电影,为什么能吸引大咖加入?

不为别的。
这是一个太需要被看到的故事。

p.s.电影将于9月7日正式登陆院线,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你可以选择看过电影后再阅读全文
在湖南邵阳方言里,矮婆是“矮个子的女孩”。
矮婆的名字叫蒋云洁。
一天在课堂上,老师布置了课后作业,写一篇题目为《我的妈妈》的作文。
她一下犯了难。

回到家,她怎么也下不了笔,问奶奶:
就是以前那个人是哪里的

就是以前生我那个人

她长什么样子
“你问她干嘛”,奶奶回答。
云洁说是因为要写一篇妈妈的作文。
奶奶说:
干嘛写旧妈妈,写新的这个妈妈。
于是她照实写了。
语文课上,老师表扬了云洁作文写得好,并且当做范文。
可是课后男同学们大声朗读作文取笑她:
我的生母是河南的
我出生不到一岁她就跑了
后来的那个妈妈是广西的
云洁羞愤难当,跑上讲台将作文抢回。

她写出了优秀作文。

却找不到人分享这份荣誉,反而还给她带来了羞辱。
云洁的亲生妈妈早就不知下落,爸爸再婚,又生了两个妹妹。

现在他们到广州打工,留下80多岁的奶奶,照顾三个年幼的女孩。
云洁才12岁,但是已经要扛起家里的重担。
父亲对她再三叮嘱,字字句句,皆是责任。
奶奶已经岁数太大,无法劳作。

云洁只好放下书包,跟着姨母去耕地,为家里丰富伙食。

下了大雨,奶奶也只叫云洁起来接漏。
不接漏,地上就会积水。

而妹妹们,在屋里酣睡。
第二天考试,睡眠不足的云洁在考场睡着了。

一向成绩突出的她,第一次考了不及格。

而恰巧,大妹云霞,拿了奖状回家。

云霞还偷偷向奶奶告状:姐姐的成绩不好。
奶奶一看到成绩单,也没问原因,立刻责备了起来——
你从来没有考这么少的分
考试都不及格了

越读越差了

你现在读着读着

你一心出去打工算了

读完这九年义务

说完,还拿出拐杖,打了云洁几下。

面对奶奶的指责,云洁一言不发。
挨了打,沉默着继续回厨房做饭。

给奶奶和两个妹妹做三餐、家务、种地……
她爱读书,她懂事听话,从来没有向人说起自己的委屈。
不是她不想说。
是她知道,自己没有可以撒娇和倾诉的对象。
和云洁一样的孩子,他们被叫做“留守儿童”。
据2013年的统计,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为6102.55万。
如此庞大的一个数字,你除了偶尔在新闻里看到,几乎不了解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矮婆》不仅讲述的是一个少女的故事。
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一幅速写。
这不是蒋能杰第一次用电影去探照我们视野里的死角了。

2010年的《路》,记录了一群农村的孩子的理想:
-长大你想做什么?
-想打工。

……
-你长大想做什么?
-洗碗。
2016年纪录片《加一》里,有个“无所不能”的女孩:照顾弟弟、生火做饭、洗碗、洗衣服、放牛、割草……
先别急着称赞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何不来看看,他们是在怎样一种环境中,被迫“当家”起来的呢?
《矮婆》表现了那些离舆论中心非常偏远,却笼罩在留守儿童周围的环境——
没有了父母管教的孩子们,野蛮生长。

霸凌。

虐待动物。

溺水惨剧。
父母进城务工,留在家里的爷爷奶奶也有心无力。
身体的不便与思想的滞后,使得和孙辈沟通逐渐成为一种试炼。

更别说管束、教育孩子。
强行转嫁教育责任给老一辈,那就必然面对可能会存在的高风险与苦果。

上个月淹死那个小孩

上个月他爷爷还在我家捡瓦
这带孙孙好大的责任

他爸妈回来怎么办
除此之外,农村教育资源的稀缺,也使得留守儿童的境况雪上加霜。

留不住老师,留不住人才。

老师不教我们了
她要出去打工了

老师工资低 文化又低

来个代课老师又走了

没人想在村小学教

村里老师怎么办

这样的社会陌生吗?
这就是被我们的城市狂飙,被高大上的电视镜头,抛在后头的农村。
《矮婆》是Sir第一次看到,这折叠的一面,被如此真实地展现在大银幕上。
在这里。

家长是缺位的,社会是衰老的,学校是资源不均衡的。
农村,“空心化”了。
劳动力在往城市跑。

城市却没有为他们的孩子留下一席之地。
名额、户籍、学区房、人脉……
全都比关山难越。
没有人会愿意骨肉分离。

但谁不是一边在为生活犯难,一边又在苦撑。
就像《村小的孩子》中,和孩子通话时,父母对他们说的:
而在这种无奈与孤独中。

云洁有着尤为令人心疼的地方。
电影中,她大部分时间是沉默的。
但沉默不代表空白,相反往往是剧情最有力的地方。
Sir现在都还难以直视云洁的这几个眼神。

她有多懂事,就有多让人心疼。
当亲戚来拜访,给她们吃桃子。

大妹云霞大大方方地接过,独自吃了起来。
但是云洁在犹豫该不该拿,会不会被奶奶批评“没礼貌”。
反复劝她收下后,云洁去把桃子切开了,分给奶奶和小妹。

她一边批评云霞自私。
蒋云霞 你就知道你一个人吃
也不分点给奶奶
只知道吃独食
但是又忍不住转过头,眼里都是羡慕。

无他,“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云洁在家里的处境太微妙了。

她是大姐,长姐为母,家长们要她担起更多的责任。
同时,她也是家里唯一一个和新妈妈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儿。
一次村里的孩子在野外迷路了,大人们打着火把找人。
找到后,又急又气的妈妈们,把自己的孩子打了一顿。
而一旁的云洁是沉默的。

甚至是嫉妒的。

因为她连一个可以打她的妈妈都没有。
奶奶对于她来说,就是最亲的人了。
这样的心事,无人知晓。

奶奶病重去世后,妹妹要把贴在奶奶房间的奖状和小红花拿走,这是她引以为傲的东西。
可是一个人又不敢去。
云洁忿忿地说:
“亏奶奶以前这么宠你。”
但作为姐姐,还是要顺着妹妹。

她唯一能做的,把妹妹带到房间,但是坚持不帮她动手,让她自己摘下来。
这既是表达对妹妹的不满。
也是对奶奶的不舍,不希望人一走,孙女的奖状就被人摘走,好像她已经不重要了一样。
或者。
她也是在用这种方式抗拒着成长。
因为失去了奶奶,全部的责任都落在她身上了,自己也失去了最关心她的人。

有人说,中年的标志是,支撑你的人正在离开,而四周的人是要依靠于你的。
12岁的云洁。
过早地被这个世界催熟了。
她时不时翻出当时奶奶责罚自己的那根拐杖。

那样的责备。

拐杖落在身上的疼痛,都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怀念。
谁来倾听她的声音,谁能读懂她的感情呢?
也许只有抛荒的田埂,和天空中每一朵飘过的云。
最近开播的《俗女养成记2》。

其中一集,是陈嘉玲月经初潮到来。
她慌乱、尴尬,躲到厕所求助妈妈。
结果一家人又是安慰,又是找卫生巾,又跟她讲了如何做女人的大道理,像是一出啼笑皆非的家庭闹剧。
《矮婆》中也有同样的情节。
却平淡异常。

云洁住进奶奶的房间,睡在奶奶睡过的被褥上,都是关于她的梦呓。
夜里,一阵湿热,她醒了过来。
没明白发生了什么。
又好像明白了。
没有哭,没有叫喊。
甚至没有向任何人提起,第二天早上,她一个人清洗了内裤。
然而这个毫无戏剧冲突的情节,却说出了最沉重的真相——
有多少人就是这样。
无声中成长,无声中彷徨,无声中被社会的声浪淹没在无从打捞的底层。
成长的热烈和刺痛都化为冰冷。
Sir开头说,这部电影对于院线来说是“小众”。

但它真的小众?
像云洁一样的孩子不是太少,而是我们遗忘得太多。

一同遗忘的。

还有乡村、故乡和对社会隐形群体的亏欠。
就像海报上所写——
“留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这句话,并非与你无关。
哪怕你没有农村的背景,不需要去经历他们一样的遭遇。
但你注定要生活在这个环环相扣的社会中,注定要生活在他们长大成人的未来……
你觉得,一切会与你无关吗?
《矮婆》拍摄于几年前。
在导演的幕后记录里,大部分演员现实生活,都与电影里的剧情对应上。
那些在电影中离开乡村去打工的孩子,在电影拍摄完毕后的一两年间,前前后后地,也都踏上了去城里务工的路。

村里的老师,也放弃了教书,进城了。
就连片中的奶奶,两年后也去世了。
现实,永远比电影更加冷冽。
导演蒋能杰,11年,拍了14部作品。
其中,有13部都是纪录片,有4部拿到豆瓣8分以上的评价。
《矮婆》,是他迄今为止唯一的电影作品。
也是第一次拿到龙标,能上院线的作品。
电影将于北京时间9月7日上映。
像蒋能杰这样能十年专注于农村纪录的创作者,实为罕见。

农村有许多细节,无可书写,也不可细写。

比如仍在爬坡的底层教育、缺位的女童关怀、老龄帮扶、务工补助……

一些看客眼中时代的浮渣,却是能够左右乡村命运的拐点。

《矮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爆款电影。

但是它让Sir看到了粗粝之下的真实与浓重。
和那些值得从遗忘中被重新找回来的童年与青春。
Sir只希望,在我们追逐热闹与喧嚣的时候,可以保有一丝清醒。
保有一丝,最基本的关切与共情。

睁开眼。
看清另一个世界里的,无声的呼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