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福建卫生报”
民间有句话叫
“菜花黄,痴子忙”
说的是油菜花飘香的春天
一些被俗称为“痴子”的精神疾病患者
病情会达到高峰
出现忙乱、亢奋甚至躁狂的表现
俗语可不是随便说说
临床上
春季得躁狂症的患者
确实比其他季节都多
来看一则案例——
“土豪”花钱如流水
家人背债难偿还
“小哥,辛苦啦,这是给你的小费,不用找了!”
福州陈先生打完车,大手一挥,豪气地给了司机千元小费,留下一脸懵圈但又兴奋不已的的哥,以为是碰到了土豪。
其实,陈先生是一位普通的“打工人”,月薪只有4千多元,平时非常节俭。
但最近一段时间,陈先生变得非常大方。看到什么买什么,很多时候买完就随手送给别人,动不动就给人小费。
这就苦了陈先生的家人。每次他大手大脚花钱后,信用卡欠款一大堆,都是家人帮忙偿还的。
此外,他还睡得晚,起得早,像“打了鸡血”一样,动不动就跟人吵架,令家人十分头疼。
无奈下,家人求助到福建省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精神科主治医师邹晔峰
邹晔峰细致评估后,判断陈先生患上了躁狂症。
春暖花开
躁狂症患者的一道坎
其实,类似的案例并不罕见——
“这样的患者春季发病率明显增高。”邹晔峰告诉记者,症状也是五花八门,比如——
情感高涨,整日兴高采烈;无疲倦感,声称“全身有使不完的劲”;思维联想增多增快,自觉脑子聪明,讲话时眉飞色舞、引经据典;兴趣增多,忙碌不停,想做大事,但多有始无终;注重打扮装饰,但并不得体;喜交往,爱管闲事,爱与人开玩笑,爱接近异性;动辄暴跳如雷,甚至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事后又易转怒为喜或赔礼道歉……
“躁狂症通常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表现,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为典型症状。个体通常乐在其中,却苦了周围人,尤其是家人。”
邹晔峰表示,此病通过数周的系统规范治疗后,能够稳定下来。“清醒”过来的患者,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
因此,在春天这个敏感的季节,患者家属要注意不要随意给患者减少药物剂量,更不可擅自停用药物。
邹晔峰提醒: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 自尊心膨胀或夸大;
◆ 情绪高且容易波动;
◆ 睡眠的需求减少(比如每天睡3个小时就精神饱满);
◆ 比平时更健谈或持续讲话;
◆ 想法变化多端,“争先恐后”地出现;
◆ 容易被不重要或无关的外界刺激所吸引;
◆ 对各类活动都感兴趣,乐于参加;
◆ 喜欢挑战高风险活动,比如:无节制的购物、轻率的性行为、愚蠢的商业投资等。
值得注意的是,适度的躁狂(轻躁狂)虽具有上述的所有表现,但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于躁狂症,对生活、工作、学习皆有所助益。
不过,由于轻躁狂患者显得自信乐观、幽默诙谐,甚至妙语连珠,容易给人很正能量的感觉,因此个体的表现会被认为是正常的,导致躁狂被忽视,以致于人们待到情况严重时才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故家属不要被这个假象迷惑,应重点看此人是否与之前“判若两人”,其情绪行为是否与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协调。如果确实是在突然间有较大的转变,并影响到工作、生活、学习时,建议找专业医师评估治疗。
转给身边人
冷静一下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 刘伟芳/文

编辑:糙糙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往期推荐:
微信搜一搜
福建卫生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