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福建卫生报”
88岁的泉州王大爷
由于二尖瓣严重关不紧
导致血液反流、心力衰竭,
出现呼吸困难等问题
去医院一查
被确诊为心脏“阀门”坏了
这下岂不是得去开胸了
大爷该如何是好?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陈良龙教授、方军博士团队采用全球最新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不开胸就修复了王大爷坏掉的心脏“阀门”。
据了解,目前国内仅数家医院开展该项手术,这例是目前国内接受该方法治疗的最高年龄病人。
88岁高龄大爷的心脏“阀门”坏了
医生在跳动的心脏完成微创手术
一年前,王大爷发现自己走路久了之后喘不上气,病情逐渐加重。就诊了多家医院,王大爷被诊断为重度二尖瓣反流引起的心力衰竭。
然而
传统上二尖瓣反流治疗
只能通过外科开胸手术
进行二尖瓣修复或者置换
但医生均认为
王大爷年纪太大
外科开胸手术风险太高
不能手术
王大爷辗转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陈良龙教授、方军博士经过评估,决定为其实施不开胸的二尖瓣介入微创手术来修复关不紧的二尖瓣(“阀门”)。
左图:陈良龙、方军、鄢晓平在手术中 
右图:孙旭东在术中进行超声引导
手术中,在超声医生孙旭东博士的配合下,陈教授和方博士等从王大爷大腿股静脉处“打针”,送入两个不到1厘米长的MitraClip二尖瓣夹子,将脱垂、关不紧的“阀门”像钉书机一样钉住,从而明显减轻二尖瓣反流,心力衰竭症状显著改善。
特殊的二尖瓣夹子通过大腿根部的血管,在不开胸、心脏正常跳动的情况下,送到脱垂、关不紧的二尖瓣“阀门”处,像钉书机一样钉住。
术后,王大爷的呼吸困难明显减轻。
二尖瓣反流临床上很常见
最终接受传统外科手术的不到2%
据了解,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35岁及以上人群二尖瓣反流的检出率为18.4%,其中1.2%为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
据估计,我国约有1000万严重二尖瓣反流病人。其中75岁以上老人中的患病率高达10%但由于传统的外科开胸治疗方法对于老年患者,风险较高,这类患者得到手术治疗的比率低于2%。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陈良龙教授介绍:
二尖瓣反流是一种可导致心力衰竭并影响寿命的严重心脏瓣膜病变。
治疗该类疾病的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危险性高,特别是那些年老体弱的病人往往不能耐受外科手术,从而得不到治疗。
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进步,许多过去不能治疗的瓣膜病得以治疗。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方军博士介绍:
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脏瓣膜病病因较多。随着人口老龄化,退行性病变逐渐成为主要病因,难以预防。
如果出现体力下降、气喘、胸闷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心脏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果已知有心脏瓣膜病,需要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若病变加重,可能就需要手术治疗。
据了解
本次手术所用的器械MitraClip
在国际上已有10万例应用
今年1月在国内实现首例临床应用
目前国内开展数十例
利用该器械施行介入手术
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
安全性高等特点
是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患者的优选治疗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陈坤/文 


编辑:杨小懒
审核: 黄美辉、朱晓洁
往期推荐:
微信搜一搜
福建卫生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