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福建卫生报”
前段时间
福州36岁的林女士突发腹痛
本以为自己患的是“胃病”
没想到是急性胰腺炎这种凶险病
让她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抢救过程更是惊险万分
误以为的“胃病”竟是急性胰腺炎 发病凶险进ICU
春节前连续一个月的加班、应酬,导致林女士多年的“胃病”又犯,她照常吃了几粒胃药想先应对过去。
然而,腹痛了8小时仍没有丝毫缓解,疼得要满地打滚,吐不出也排不出,家人连夜将她送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经过连续一个多月多学科中西医协同救治,转入康复治疗阶段。
回忆一个多月的“惊险期”,林女士说,刚入院时,多项指标异常,其中,胰淀粉酶594.3U/L,超出正常值好几倍,确诊为急性胰腺炎,而不是自己四五年来以为的“胃病”。
此外,还查出高血压病I级(极高危)、垂体肿瘤、Ⅱ型糖尿病、高血脂症、脂肪肝等。经急诊科中西医结合紧急救治后,转入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ICU陈怀宇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除夕夜11点多接到病人,从当时病人的血脂标本可以看到,最上面飘着一层厚厚的油脂,就像奶酪或者猪油一样,俗称“猪油血”。马上联系检验科“加急”出报告。从血脂检查结果来看,各项指标都异常,其中,甘油三酯高达30.9mmol/L。这就确诊了林女士患的是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高酯血症性胰腺炎。
死亡率高达10-30%
陈怀宇副主任医师介绍,急性胰腺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发病后短时间内会诱发血流动力学紊乱、脓毒血症和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全,
死亡率高达10-30%。
根据发病原因不同,急性重症胰腺炎分为三类:胆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和高脂血症导致的胰腺炎。
在我国,约50%-80%的急性胰腺炎为胆源性胰腺炎,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酯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且高酯血症性胰腺炎的病情比另外两种更重,更容易引起重症胰腺炎、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多数患者在传统降脂的基础上需要配合行血浆置换,以期在短时间内将血脂降下来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救了我的命”
“在ICU治疗期间,我们在使用现代医学手段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院在中医药综合治疗上的特色优势,包括初期予以清胰汤经空肠管鼻饲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疏肝理气;穴位敷贴配合芒硝敷脐消胀止痛;针刺理气消胀止痛,大便通畅后根据患者证候变化及时调整中药处方等综合处理,大概一周,病人解除危险信号。避免了行血浆置换等创伤性操作,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陈怀宇副主任医师介绍。
目前,林女士在传统内科、针灸科、内分泌科等学科进行康复治疗。她说起自己的经历,对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感触颇深:
“我在ICU住了7天,期间,我连续几天低烧、腹痛、排便不畅、舌头麻痹等,接受常规胰腺治疗外,原本要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但是我本身很害怕这种要插管的治疗方式,于是医生建议我采用中医药治疗。第三天开始,针灸科的陈旭军主任医师给予针灸治疗,在第四天针灸大概一个小时,我全身就像过了电一样,全身发汗三四次,然后烧就退了,排便也通畅了;传统内科李学麟主任医师会诊后,我吃了第二剂他开的汤药后,舌头麻痹的状况就缓解了,慢慢地各种指标降下来了。”
林女士说,发病时,是她坚持要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我十年前也生过一场大病,当时就是在这家医院治好的。我十分相信中西医一起治疗,能够给我更大的帮助。中医药真的不只是调理身体,这次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救治经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林女士的丈夫来自巴基斯坦,虽然平时也有接触中国传统医学,但是这次目睹了妻子治疗的过程,他觉得,中医不仅有趣,而且有用,他也十分相信中医,并私下跟随针灸科医生学习针灸。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邓剑云 /文  章立强 /视频
实习生/陈心怡
通讯员:魏映双 童颖辰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往期推荐:
微信搜一搜
福建卫生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