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共享经济风靡之后,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都应运而生。本应是方便大众的出发点,共享经济却逐渐不那么“接地气”了。

最近很多城市出现了共享充电宝价格疯涨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用餐、购物、坐车,疫情防控时期公共场所的进出,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很多人出门不习惯带充电宝,因其体积大、比较重,手机没电时就只好租借充电宝了。而笔者在走访了北京西单、合生汇、三里屯等商圈后发现,共享充电宝已经涨至每小时4元的价格,1元/15分钟、4元/小时的价格非常普遍。而在一些特殊场景,共享充电宝则涨到6元/小时。不少消费者说,端午期间,国内高铁和一些热门景点租用充电宝普遍6元一小时。
我上次租充电宝时还是每小时1—2元的价格,才过两年,共享充电宝价格涨了2—3倍。

共享充电宝,其实不完全算消费者的痛点。因为有不少人出门带充电宝,这顶多算是“痒点”。估计到现在为止从来没用过的小伙伴应该也不少。
不过也有人出门忘带充电宝或者充电宝没电,这时共享充电宝就很有必要了。而正是看到这些需求,共享充电宝以低廉的价格进入我们的视线,并迅速收获大批用户。然而,当我们养成使用习惯后,共享充电宝却悄悄涨价了。从最初的前30分钟免费,到1元/小时再涨到4元/小时,24小时封顶价从20元涨到40元……不少消费者直呼“用不起”。
有消费者表示,“4月,在上海迪士尼租充电宝,一个小时6元,真的有点贵了,充10次都能买一个全新的充电宝了。”也有端午小长假出去玩的旅客直言““喝水才5元一瓶,手机充电6元一小时!”
还有女网友发微博吐槽说:“在某机场租充电宝半小时5元的收费,让我长见识了。现在出门连口红都不带,只带一个充电宝!”
不过共享充电宝也有它鸡肋的地方,那就是还充电宝。除非是呆在原地不动,不然想还充电宝太难了。即使在同一家商场,不同的店里也可能是不同品牌的充电宝,有些充电宝还“躲”在店铺外的隐秘角落,跟着导航也要仔细找一下。由于共享充电宝品牌众多,商家甚至也搞不清自家摆放的是哪个品牌的充电宝。所以,充共享充电宝的最佳时间是在餐厅吃饭的时候,这时在有共享充电宝的商家吃饭,吃完饭大概电也充了不少,Perfect。
至于共享充电宝的定价为什么这么贵?怪兽充电客服称,在不同的场所,充电宝的计费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价格由公司和商场共同商议决定。
只是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毕竟不一样,后者是一部分人的日常必需品,而共享充电宝显然不是。再加上现在的充电宝也是越做越迷你,掌心大小的5000毫安充电宝足够给手机充满一次电了,10000毫安的充电宝也变得越来越纤薄。
当充电变得越来越容易时,你还会用共享充电宝吗?

【 THE END 】—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万人请愿别让贝索斯重返地球 还有人建议带上马斯克

“先享后付”风靡深圳 “买鸭”618交易额增3倍助线下消费复苏

分房变卖房?董明珠承诺的3700套房即将交付,或将按成本价卖给员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