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 | 指南者留学学员 · L同学
20fall 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
大家好,我是指南者20fall的学员,恍惚间自己居然已经毕业了,正式成为打工人也已一月有余。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留学申请时的考虑,以及整个就读过程的感受。
留学选校准则
我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候,是完全基于个人未来的职业规划的。以下是我的几个主要考量因素:
♦ 学校的认可度(包括在秋招时候是否是target school,工作后是否能被非泛金融圈的人所熟知,口碑如何);
♦ 在业内是否有足够多的校友资源积累;
♦ career centre如何,对学生的求职帮助如何;
♦ 课程压力如何,毕业论文压力如何;
♦ 时间上是否足够灵活,能否在平时参加实习。
同时,我希望可以早点参加工作,所以当时并没有考虑美国2年制的项目。最终纠结再三,我确定了主攻方向是英国和香港,英国选择了IC和LSE,香港选择了港大和港科大,专业均为finance。而这两地中,我更倾向于香港地区,所以在学长的推荐下,我选择了在港校申请中非常有口碑的指南者留学
我的整个申请过程其实也比较曲折,当时得知自己无法保研已经比较晚了,故匆忙开始准备GMAT。由于当时过于自信,一开始并未选择脱产准备,实习+课业+GMAT让我有点捉襟见肘。也给自己一个教训,深刻认清自己并不是大佬,凡事要量力而行。暑期结束后,我开始全面准备留学申请,脱产准备开题和GMAT,最后也算是赶着申请的DDL交出了答卷
很幸运能在年前收到offer,也很感谢当时指南者老师的帮助!现在想来,一切似乎都是被安排好的一般,港校项目+疫情block,让我后续的求学和求职过程多了更多自由。同时也赶上了去年这波疫情后的复苏,整体经济上行,也让我能侥幸收获心仪的offer,感谢老板的赏识
hhhh
港校双轨制教学:让求职多一份可能
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港校双轨制选择的最大好处就是时间安排非常灵活
过去我一直都在做一级市场实习,在拿到港大的offer以后,20年上半年我找了份券商IBD的实习。由于疫情原因,我并不需要onsite上课,所以让整份实习的收获也更多了。
因为实习所跟项目处于中后期,上半年就工作时间而言,其实非常suffer,但胜在能一直在项目地,能全身心投入到实习中,包括底稿整理撰写、财务数据核对、经销商远程走访、盘点库存、进销存核对等各个环节都能有幸参与,也感谢带我实习的老师们的信任。
在此过程中,我还认识了几位留学生小伙伴,大家都是同样的背景、同样的经历、同样的目标,当然也同样一起蹲在项目地,边实习边写论文。
5月底材料报会后,实习的整体节奏一下子缓和下来,也让我重新思考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权衡了各项利弊,最终我放弃了继续留在券商做暑期,而是转向二级。不得不再次感谢港大提供给我们的双轨制option,我能够在大陆先参加完CPA考试再做后续打算,一切似乎都刚刚好。
其实自从4月加入港大新生群后,我就开始在向学长学姐们请教暑期秋招、工作申请、课业安排等问题,给自己定下了未来一年的行动计划。
20年下半年开学后,我并没有选择直接回到香港onsite上课,而是选择先在内地参加秋招。由于疫情,大量的面试都转为线上,所以准备起来比较灵活,至少省下了路途上可能浪费的时间。
11月,我才回到香港上课,又在第二年的3月回到了大陆继续实习。而这一切也都是建立在香港的地理优势,港校可以remote上课,港大给了我们option,灵活的时间安排是我对此次留学经历最为欣喜感激之处
港校另一个好处是,既可以申请内地的暑期,又可以参加香港的秋招,多一个选择就是一个可能,我周围不少同学都因此收获了心仪的offer。
在香港的学习生活
香港是丰富多彩的,你是什么颜色的,你就可以让它是什么颜色。
很久前就来过香港,此次回来,有种莫名的熟悉感,维港还是那个维港,中环还是那个中环,太平山也并未改变。
不同的是,此次来是真的要独立生活了。这也是我头一次没有和家人一起度过春节。平时和小伙伴们也会自己做做饭,约着去逛早市,走街串巷去寻找家乡的味道。我们也会趁着港府放松了疫情政策出去爬爬山,逛逛海边,也算是这么多年求学生涯中少有的放松和自在。我们也会晚上在滨海走廊上夜跑,从西营盘一直跑到中环,然后回程。
关于租房,一开始我和小伙伴就打算找中介,所以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找到合租的小伙伴,并统一计划。虽然交了中介费,但如果按租期摊销,其实也还好,最主要的是给了我们很多自由安排计划的空间。最后我们找了个二开间,一切都还算满意。
学校的课程比较实操,比起本科教学更接近实际,且授课老师多有从业经历,这点是我比较中意的。系主任也非常nice,她的课深入浅出,非常易懂,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做模拟盘时候大家从兴奋到自我放弃
此外,学校也组织了非常多的活动,前期囿于疫情,很多活动都改成了线上,到现在我还有点遗憾,没能等到golf training开放的那天。
3月后,随着疫情好转,我开始参加office组织的各类线下活动,包括brainstorming、创意设计乐高、alumni交流,也很感谢学长学姐们抽出时间。借助学院的平台,我能接触到太多平时不敢想的商业巨擘和自身的banker,约到了1v1的交流机会。
这些难能可贵的交流对我的思维启迪非常大,我现在仍记得和DB的一位private banker聊他一路“打怪升级”的经验,聊他一开始工作时候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游刃有余,聊他遇到金融危机时候的解决措施;也记得和Barclays head of futures & FX brokerage聊他的职业路径转变,聊如何成为一个nice guy to everyone......
所以,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加油呀!充分利用好自己能触碰到的每一个机会,基于当下信息,做出最佳选择,一切都够了!愿未来可期!
END
扫码填写评估表
免费获取同款选校规划服务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