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的这方小小棋盘上上演的,是对人类智慧的挑衅,还是对人工智能的围剿?
人们对这场人机大战胜负的关注,是出于对科学边界的好奇,还是对人类智能占领高地的担忧?
在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之梦》的文章结尾,那把指向机器人艾弗克斯的手枪,扳机最终还是被扣动了。
受访者:刘知青
北京邮电大学九鼎计算机围棋研究所所长。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4年12月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
知中:为什么围棋会成为人工智能的检验平台甚至是突破口?
刘知青:围棋是我们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一条途径,也是我们衡量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一个标杆。我们之所以开发围棋软件,是因为围棋更类似于广 泛的智能问题,也更接近于人类智能的本质。
围棋不好评估,围棋的死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所以围棋的形势判断很复杂。下围棋时两边大脑都在思考,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具有处理图像功能的形象思维,而且右脑(主管形象思维)的作用要更突出一些。
形象思维存在于人的思维中,是传统计算机处理较薄弱的地方,比如如何识别人 脸、如何识别人的口音、如何识别自然语言、如何利用围棋形状的潜在弱点,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由逻辑思维之外的东西来处理。
△ 定窑围棋子·北宋
知中:为什么说计算机围棋是当代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挑战?用计算机技术掌握围棋思维时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刘知青: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围棋其实是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其中对棋子形状的识别、对空点形状(即眼位)的识别,都是重点。棋手思维中的局部与全局焦点、目标的转换,也是计算机围棋研究的重要课题。
形状的识别与判断是围棋的核心之一。围棋棋谱库是个海量的数据库,每张棋谱都包含几百个全盘围棋形状。棋谱库中又包含几十万张棋谱,即包含上亿个全盘围棋形状,以及难以计数的局部围棋形状,所以对盘面的理解依靠的是信息量。
不过围棋的信息并不完全在对弈本身。棋盘之外的信息也有重要的意义。将来也会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黑漆棋桌(打开状)·明·故宫博物院藏
目前,对计算机而言,准确计算围棋中的每一着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较优劣」也就是在判断形势时,通过对形状的比较鉴别黑白之间的优劣。
使用「比较优劣」的方法,既可以避免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仍然可以找出应对的最优着法。
每局围棋都有一个「面最优值」,即对弈双方都采用完美走法的情况下,该局棋的最终盘面。实际上,因为数据庞大,计算机目前仍无法得到最优值。而对整个可能性空间进行某种采样,然后通过统计估值的方法逼近这个最优值,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 玉围棋子·清·故宫博物院藏

知中:人们高度关注人机大战,胜负成了最大的焦点,你怎么看待人机大战的成败和高下?
刘知青:计算机在下棋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赢棋,它是一个理性的计算结果。计算机非常理性,任何落子点它都可能使用,甚至人想象不到的地方它都会使用。
因为它有一个非常理性的目的, 就是「赢得这盘棋」。任何棋子它都可以放弃,以达到它的目标,它把胜负看得最重要,胜负之外它没有任何「感情的牵挂」。
围棋远不只是个博弈游戏,研究计算机围棋也不仅仅是为了战胜人。在人工智能框架内进行的计算机围棋研究,其直接目的是认识计算机智能的界限与找到实现它的途径。
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最终还是为了帮助人类认识自己,认识人脑的认知机制、思维方式,以及智力界限。
如果研究围棋文化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从文化上认知自己,认知孕育了我们的中华文明,那么人工智能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我们从科学上认知自己。二者互补,殊途同归。认识了自己,知道了我们是谁, 我们的生活就可以从容自信、心安理得。
△ 《重屏会棋图》·五代十国·周文矩·故宫博物院藏
知中:所以人和机器的关系可以从多重维度来理解,计算机也可以反过来教会人类很多,是吗?
刘知青:做一件事情很可能是下意识的,而计算机告诉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时,可能会更理性化一些,或许会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可能。从这个方面 看,它或许能够帮助人更清楚地认识自己。通过发展计算机技术,人类可以突破自身的局限,对智能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人的潜能还没有被充分挖掘,这个观点在生命科学研究专家那里也得到了认同。
人类可以借助机器更清晰更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发展历程。同时,人类可以借助机器的力量把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发掘出来,从而更充分地实现并超越自我。
△ 吴清源用过的棋
知中:围棋有竞技性。两人对弈,没有人是为了输棋而下棋,不过,就像周俊勋所说的那样——「顶尖高手,最后较量的是心理素质」,围棋对局其实也 是人心和人心的抗争。人类跟机器对弈,背后是大数据和胜率,会不会失去了围棋在竞技这一层面上的比较核心的东西?
刘知青:前博弈时代的围棋,古人想获得的结果,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如果能接受「围棋起源于对天体运行的观测和阴阳的占卜」这一观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围棋的原始意义本与博弈的胜负无关了。正如吴清源说过的,占卜者并不在意胜负。
举一个例子,吴清源的围棋成就很高,但他的弟子不是很多。他有一个弟子叫林海峰,是个天才,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下围棋,后来从台湾去到日本, 师从吴清源。
林海峰23岁时,与坂田荣男争夺名人头衔,第一局败下阵来。怀着焦灼心情的林海峰便赶到小田原请教老师,希望他能指点自己。吴清源并未说具体的对策,只说了一些典故,并教给他三个字——平常心。
平常心是现在很多围棋手都在追求的境界。该如何来认识它呢?我觉得可以从前博弈时代的围棋思想来进行思考。即不要去争胜负,因为如果回到前博弈时代,两个人下棋,你在下黑棋我在下白棋,那么,我们只不过是在试图反映这个世界的规律,结果已经被上天定了。
我们只是通过我 们的这个过程,把上天选定的这个结果反映出来。具体的结果,不是我们两个人能够控制的,我们只是作为工具,只是实现占卜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下棋只是反映了这个过程,其实结果已经由第三方的力量定下了。
这就是所谓的「平常心」,就是前博弈时代的基本围棋思想。
△ 吴清源与助手牛力力
知中:人类制造了机器,再去挑战机器,这里面当然有积极的部分。但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是一种隐患 吗?霍金在2014年接受BBC釆访时说:「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将宣告人类的灭亡。」你怎么看待霍金所认为的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以及「而言之,成功创造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刘知青:霍金的论断,即「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是完全正确的,但人工智能是否会如霍金所预测的那样,完全控制或灭绝人类,还需要进一步讨 论。
虽然计算机将会拥有更高的智慧,但现在还无法确定计算机将来是否会拥有类似于人的动机而主动去做事——动机是人与计算机最大的区别。人的动机来自人类的繁衍方式与生命周期,与机器的生命过程仍有本质差别。
在具有独立、完整的动机之前,人工智能虽有能力,但没有主动意愿去完全控 制或灭绝人类。相反地,人工智能可能需要人来维持自身的发展。
霍金对人工智能的论断,事关的尊严,他的表述清晰说明,他自身的尊严并不是来自他瘫痪的身体,而是来自他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如果没有思考,没有贡献,人就如同行尸走肉,无论身体是否瘫痪。
霍金的尊严其实就是现代文明社会中,每个有自由意志的人的尊严。
知中ZHICHINA重点书上市
《太喜欢诗词了!》
📚已在天猫、当当、京东正式发售📚
点击下图👇有惊喜!
 采+文 | 刘小荻
本文节选自知中ZHICHINA
011特集《宇宙之道,就在围棋》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 O N T A C T 
商务合作及投简历请发邮件
☞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最全诗词入门!我们用一套书打通古今中外诗歌脉络
我们花了两年,为世界众神画像!
世界变局下,我们应该给孩子读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
快速获取《宇宙之道,就在围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