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距离「寻谣计划2019·杭州站」已快一年了。去年杭州站有很多可爱的志愿者,佳妮便是其中的一位。
初次遇见佳妮是在「第五回」的天目山上,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喜欢笑,她仿佛拥有纯天然的亲和力:无论是说话时认真的神情还是笑起来好看的虎牙,都让人十分放松。

后来得知,佳妮基本全程都参与着「寻谣计划2019·杭州站」:不仅作为志愿者去寻找童谣,还给每一场的老人都画了肖像画,是杭州站的「老成员」了。
长期参与「寻谣计划」是怎样的感觉?这次佳妮则与我们分享她的所见所思。
这个夏天是我经历最丰富的夏天了。说是人生的转折点也不为过。因为有了童谣,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温柔了许多。
我毕业后的身份一直是一名编辑,六月份的时候鼓足勇气提了辞职。自由职业好像是从小可望不可及的一个梦想,当我发现自己如果勇敢就可能实现的时候,我终于没有辜负自己内心的声音。
辞职流程很顺利,以至于一时间我竟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了。在一个周末,无所事事的我参加了“寻谣计划”的发布会。本来是以为有小河的演出才去的,但在那个发布会上,我被胡同童谣深深感动到了。印象深刻的两首歌《卢沟桥》《我们又长大一岁》仿佛一瞬间把我带进了一个充满了温情和希望的发着光的世界,在观看纪录片时几乎感动得流泪——原来童谣有这么大的力量。所以当即便决定成为寻谣的志愿者,把寻谣当作辞职后的第一件事。在家乡的土地上,找到一些温暖的旋律。
「寻谣计划2019·杭州站」发布会 
第一次寻谣,是跟小河团队,还有苏苏等其他志愿者一起到了拱宸桥附近。上午的阳光有些刺眼,那好像是高温前最后一天。凉亭里有许多阿姨拿着蒲扇,抱着小宝宝在乘凉聊家常。我们过去询问的时候,她们都十分友好和热情。
说起童谣,她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摇啊摇”,这首脍炙人口的江南童谣,大概是人们最深刻的记忆。经过小河提醒,阿姨回忆到了儿时跳橡皮筋的旋律,轻快好听,几个阿姨一起哼唱了起来,甚至想起了跳皮筋的动作。这时大家发现抱在怀里的宝宝也高兴得手舞足蹈!这就是童谣旋律的魔力,刚刚开始感知世界的小宝宝,也能感受到童谣里的快乐因子。
寻谣志愿者:佳妮、苏苏
寻谣地址:拱宸桥

寻谣日期:7月18日
当天下午我便回到家乡桐乡,开始了在桐乡的寻谣计划。这个过程,艰难又有趣,像侦探破案一般,找一条线索,再顺藤摸瓜找下一条线索。一切也顺利进行着。但是没过多久,又发生了意外的事情——生病了。
本来只是做一个微创手术,我以为很快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工作,没想到医院打电话过来,要尽快进行扩大手术。所以过了没多久,又住院了。突然又变成了婴儿,重新学习吃穿坐卧。能够自己用勺子吃饭就会被表扬,能自己行走了家人脸上也都是欣慰。很奇怪的是,手术住院的那几天,脑子里全是节奏欢快的旋律,一首接着一首地在心里播放。所以出院的时候,尽管半个身体满是伤口,身上还插着两个引流管,也没有什么沉重的心情。回家后,每天呆在空调房里防止出汗,也慢慢做一些康复训练,每天都比前一天长进一些,就像童年成长的回放。
没过几天,“寻谣计划·杭州站”的第一场现场活动就在拱宸桥边举办了。我顺利地拔掉了引流管,就特别想参加那一次活动。家人也希望我能有好的状态,就让我去了。刚刚落座的时候,还有些许心绪不宁,毕竟无论多乐观,疾病总是会在人心里或大或小地放一块石头的。但没过多久,我就像在发布会上一样,仿佛被包裹进了一个温柔的世界。
第一首是《糖糖糖》,是五位超级可爱的阿姨带来的一首甜甜的歌。观众席上大家都投入地唱着,身边的人们脸上都是孩子一样的笑容。第二首《火萤虫》,杨奶奶的声音让我们看到了微微亮光的小萤火虫,柔软的旋律让大家都沉醉在里面。好多人都低声悄悄地说:太好听了!在大运河边的歌声里,没有生活的困顿和工作的烦恼,只有小朋友吃糖果一般的快乐。
点击图片解锁现场
盛夏的杭州是热烈的。纵然童谣轻快,回家之后,我发现还是出了一身汗。放下包,立马处理伤口,但我兴奋得停不下来,和家人描绘着那一上午悦耳的旋律以及大家一起无忧无虑地歌唱的那种珍贵的氛围。他们也能感受到我的快乐,所以他们也开心。童谣的旋律一直在心中盘旋了很多天,无意识的哼唱也总是这两首歌。身体一天天在恢复,总觉得,是童谣里的孩子气变成了积极生活的能量在让我每天都变得更好一点。
在这之后我对自己也不再有所谓成功的苛求,我突然发现,能像孩子一样保持健康快乐,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事情。我曾经说:“专注于寻谣的几天,手机变成了录音笔,暂停接收纷乱的消息,只录入有趣的声音。童谣永远像一个让人有安全感的怀抱,无论多大的年纪,经历过多少人间烦恼,想起童谣中的星星、小猫咪、花扇子,都好像被拥抱,能够得到片刻的温暖和希望。”我仿佛是被童谣治愈了。
后来,我一边休息,一边闲不住地做了包括寻谣的更多事情,在家乡,有不少人知道我在寻谣,会告诉我一些线索。第二次活动遗憾没有到现场,但听闻是两位桐乡的叔叔阿姨,尤其是曾见过面的朱老师,唱了家乡养蚕的歌曲。听养蚕的表姐说,那几天正是蚕宝宝上山的时候,于是觉得很美妙。这感觉也是让家乡唱出了声,心里是满满的高兴。
点击图片解锁现场
第三次活动,在秋光里。叶子绿的黄的,阳光温暖不再刺眼,由于台风过境,天上的云都是迷人的形状。气场强大的魏奶奶唱了一首哄宝宝睡觉的歌,穿着民族华服的畲族朋友们唱了一首放牛仔的歌。说来也奇怪,现场学不太会畲族歌曲,第二天竟然反而会唱了。现场还遇到了第一次活动时的几位阿姨,听说我是给她们画过漫画的姑娘,都开心地和我拥抱。收获了可爱阿姨们的夸奖,心里都快有蝴蝶飞起来了。那个下午,大家坐在草地上,在第一缕秋光中吟唱着歌,度过了一个温暖的下午。
点击图片解锁现场
第五次活动,是在安吉云半间,一个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一次的寻谣现场更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新昌的杨爷爷给了我特别大的感动和鼓舞。爷爷带来了一首88年前,他两岁时习得的《摇摇小铃》。一首童谣串起的是远近不同的时空,是各式各样的人们。爷爷不仅是一位音乐和美术教育工作者,也是方言研究学者,新昌话、上海话无缝切换。所以他对于寻谣的意义更加又深切的感受。
点击图片解锁现场
在云半间,我大部分是时间都在和爷爷对话,他就是一座真人图书馆,交谈间,仿佛在阅读一本厚厚的大书。爷爷对我说:“每天都要有新的知识进账。”90岁高龄的他,依然这样要求着自己。我们互相交换了一幅速写,是这一次寻谣最珍贵的纪念品。
云半间的第二首歌,是畲族蓝奶奶唱的《四鸟歌》。奶奶的声音清亮悠扬,在连绵不绝的翠山竹海中,真如天外之音。奶奶可能从未在这么多人前唱过歌,她的歌声被我们听到,让我们学习,这不仅是她难得的体验,更是我们巨大的幸运。
点击图片解锁现场
“寻谣计划·杭州站”已经接近尾声,我觉得有很多舍不得,无论是寻谣的过程还是现场的呈现,都是充满美好的意义的。
在寻谣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人们,有媒体工作者,有地方文化研究者,有地方艺术传承人,也有小学老师、村里的小戏班……提起童谣,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表现了他们的热情,觉得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应当被想起,被保留的声音。他们在我寻谣的过程中,都曾毫无保留地提供过帮助。我觉得非常感动和感谢。
而活动的现场,正如小河所说,是一个音乐从有到无“发生”的现场。这里不再有舞台和观众的距离,也不再有老人、大人、孩子的距离,而是每个人,都是音乐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送出了自己的音符。
对大人而言,如孩童般沉浸在一个欢乐的时空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寻谣活动的现场却真的让很多人都体会到了像孩子一样 “专心地快乐”。童谣是有力量的,生活给的磨难,在童谣的世界里都会化作乌有。
纪录片里小河的话让我很有感触“我希望我的生命有成长,我希望我的生命朝向光明,我希望我的生命越来越好。这样才有力气帮别人过得更好。”歌唱童谣的时候,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但童谣却给了我很大的信念。相信世界上美好的事物,相信花,相信萤火虫,相信糖果,相信桑叶。我很庆幸我的疾病并不那么严重,我已经开始积极的治疗,也可以让它不影响我的生活。我比以往更有活力的样子让家人放下了夏天的时候悬着的心,我想这就是童谣让生命向着光明,也让他人过得更好的意义。
真心的,感谢童谣,感谢小河,感谢所有心里有童谣的人。
【查看往期】
钱塘寻谣记②
钱塘寻谣记①
插画文字 ☻ 佳妮 
编辑 ✐ 旷四旬
摄影 ✄ PonyBoy
项目统筹 ☁️  刘睿
  演耳  
於聲聞處   自覺覺他
  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