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原创:古原
来源:功夫财经(ID:kongfuf)
文章已获授权
在新学期开始后,双减政策中的对义务教育学校的严格管理手段,终于落地了。
但是,旧的学校考核机制去除了,新的考核机制在哪里呢?
也许不少的家长依然执著的要求自己的孩子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为人生目标,那他们依然会去采取各种手段去鸡娃。
1
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会上还通报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在新学期开始后,双减政策中的对义务教育学校的严格管理手段,终于落地了。
不得不说,重点班制造了大量的问题,也一直为家长们所诟病。
因为重点班意味着贴标签 ,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分到重点班的家长固然洋洋得意,但分到普通班甚至叫差班的家长们,则是心中难解的痛。
小孩那么小,就被贴个差生的标签,对儿童的心理发育肯定是有影响的。
考上重点班,让好老师教,被重点中学录取,被重点大学录取,这就是当代中国家长的鸡娃路径。
痛苦不?当然痛苦,这种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竞赛要持续到高三。
无数家长在这十二年中,都要经历各种焦虑、痛苦和劳心劳心。
不光是家长,所有的学校也是围绕着重点班来展开工作。
因为重点班才能出成绩,才能证明一个学校的优秀程度。
有多少学生考入重点中学,有多少学生考入重点大学,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奋斗的目标。如果一所学校被定义为好学校,那一定是他的教学结果足够好,考入重点高中的人数足够多。
相应的学校的领导们和老师们,才会获得各种各样的奖励。包括政府的经费、奖金、家长的感谢和礼物、所有人都找上门来要进学校的人情、以及社会地位等等。
这是一套运行了数十年之久的义务教育体系,还是一个名校诞生的秘诀。
用重点班来提升考入下一级好学校的比例,就是本校是否优秀的标准,只要考入数量够多,那就能吸引来更多的优质生源,学校甚至有权挑选生源。
同时,还能引入好的老师,好的老师也愿意去名校工作。
越好的生源,通过重点班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质量均等,教师可以聚焦在如何提升成绩上,而不用天天花精力去帮助差生补进度。
这样重点班的成绩提升就会更加迅速。
如此反复,名校,名师,优质生源,高比例的重点高中初中录取率就达成了。
取消重点班,意味着这一条路不通了。
北京市已启用校长、副校长和大比例的老师轮岗的制度,如果结合这两个制度,我们可以清晰的得出结论,这是要阻断名校的成长路径了。
名校将不复存在,所有的学校的教育结果,都将追求尽可能地平等化。
应试教育驱动下的重点班模式,是反人性的,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会制造大量厌学的孩子的,这一点是有着广泛共识的。
2
但是,旧的学校考核机制去除了,新的考核机制在哪里呢?

一个校长,把学校管理好的标准是什么呢?
我相信,教育部会配套出台更多的考核标准。
比如补课率,据说有些学校已经将学生补课率作为考核指标在推动了,学生补课越少,那意味着学校管理越成功;
比如素材教育相关指标,比如体能达标率,美术音乐课达标率等;
相关配套没出,我也只能是猜。
但家长心里的考核指标呢?
家长们会认为什么学校才是好学校呢?
我觉得考入重点高中的比率,依然还会是家长们心里对学校的考评指标。
这两个考核指标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呢?
高考指挥棒不调整,中考指挥棒不改变,那家长心里的考核指标可能很难发生改变。
教培行业千万级服务人口,其实都是家长这个心中考核指标的服务者。
我们当然可以批评校外教培依然是应试教育的配套服务者,也可以批评校外教培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焦虑,但焦虑的源头依然是高考指挥棒,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现在严格禁止校外学科类教培,有没有改变家长心中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呢?
不一定,也许不少的家长依然执著的要求自己的孩子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为人生目标,那他们依然会去采取各种手段去鸡娃。
也许是上网课,也许是自己动手教,也许是偷偷摸摸地找私教。
但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千万级的校外教培从业者他们即将面临失业。
经济学说,资本是异质的。
一项资本在他原有的价值消失后,并不是可以很容易转化为别的资本的。
校外教培训的课程顾问可以转去卖其他的产品,但那些资深的、以补课为职业十余年的老师们,可能就很难转型了,人生已到中年,所有的技能都是服务于家长的需求,上有老下有小,他们要进入其他领域那是非常困难的。
我想说的是,这样一个万亿级的行业倒下,是不可能悄无声息的。
昨天新东方的俞敏洪,在抖音发了一段颐和园的视频,引起网友轰动。
可见教培人,真的是不容易。
3
教改各项政策到今天 ,已经越来越明朗了。

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各种教育乱象,改变各种压力对儿童带来的伤害,改变家长们全力投入教育追求排名的现状。
但我们总归要面对现实,面对这些教改带来的新问题。
上千万教培人员何去何从?难道不需要为他们考虑一下吗?
新的义务教育考核标准到底是什么呢?能否达成和家长心中的考核标准的统一呢?
万一义务教育的老师进行放羊式教育怎么办?甚至他们将自己也当成羊了,怎么办?
什么时候,我们能真正面对焦虑的深层来源呢?我们的高考制度是不是也有修正的必要呢?
我们是要将教育当作筛选机制,还是要当作服务机制?如果是筛选,迟早不还是面临着被挑选、被淘汰吗?
这些问题,迟早需要面对,也迟早会出现。
教育改革早就该进行,教育改革也一直在进行,但多次改革始终未能解决所有问题。
教育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无数人的就业,一个新的改革,可能改变了原来的问题,但也有可能制造新的问题。
不从源头上做彻底改革,我们可能就会面临改革失效,甚至不停地补漏洞的状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