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龄人都觉得我们似乎是最理解父母、最会换位思考的一代,然而最近发生的事情让我对我的父母和他们这一代人有了新的认识。
凌晨一点多突然醒了,作为“社畜”的自己照常在第一时间拿起了手机划了起来。傻笑了没几分钟后,刷到了即将上映的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的片段:
(请放大后观看)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仅仅是这样一个花絮片段,让巨蟹座的我直接戳破泪点。于是我把它分享给了我的发小,她直呼:
我一直觉得“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无数子女心中无法言说的痛,然而我们每次想这些的时候都是:我们的爸妈假若离开我们,让我们有多么的痛苦,却从未想过爸妈的父母离开他们的时候,对他们有多大的影响。
我的父母各出身于两种“极端”的家庭,一个从小养尊处优从不吃苦的我妈,一个是出生于十分贫穷且养育着六个孩子的农民家庭的我爸。
看起来毫无共同之处的两个人,其实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
我妈,家里的小女儿,从小到大没吃过苦,身边一直撑着“保护伞”——姥爷和舅舅,结婚后又增加了我爸。
我爸,虽说家里十分贫穷,但家里不管是生活资源还是教育资源都向他一人倾斜,是那个年代很多穷苦家庭会做出的选择,可以说对他也是一种“宠”。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都被不同的“宠”的成长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经历了我们家四位老人的离开,而他们当时的年龄和我现在几乎一样大。
他们也是孩子啊!
对于我们来说失去了祖父母还有父母,而对于他们来说,失去了父母就真的再也不是孩子了。那种孤独感是我们目前无法理解的。
想到这里,我不禁背后发凉,发现自己离面对这些时刻越来越近。近几年和发小的聊天中,也慢慢的从“哈哈哈”的中二言论变成了开始讨论这些沉重的话题。
每一次和她的讨论都让我们觉得自己,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能理解父母。直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直接戳破了我所谓的“成熟”与“理解”。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会接触到很多在青春期的学生。最近刚认识一个前来咨询的学生,他的一些情况和刚出国时的我几乎一模一样:
觉得原生家庭对自己影响太大了,无法正常的思考与学习,于是停止上课,每天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
觉得父母总是把钱看的比自己重要,每每聊天都是“你怎么又花了这么多!”,再一次加深了自己的“痛苦”;
觉得此刻全世界自己是最惨、最可悲的,甚至不如电视剧或是二次元里的这些人物生活来的幸福;
......
“我的家庭其实很一般,也算是爸妈倾全家之力供我出国,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就在我刚要因为他的懂事而觉得欣慰时,他又说到:
“我在国外的时候有一次一个月花了6k欧元(折合人民币46200元人民币),我妈直接一整个发飙把我骂了一顿,我当时一个人在国外已经很难受了,花钱购买的东西和服务能够让我至少缓解一下,我觉得很委屈,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
可能就是因为我有过相似的经历,当听到这些时候的我能理解却并不认同:觉得他不能像我当时一样过多的内耗,他应该成熟一点,而不是花着爸妈的钱还要怪他们不理解自己。
之后,我把我这些愤慨的想法和我爸以及一个上海爸爸说了一下:
“我觉得他好不懂事、好不成熟,一面说着很感恩父母,一面花着父母的钱还要怪父母不理解自己。”
我本以为他们会对我的“反思”加以肯定,然而他们的反应却出奇的一致的出乎我意料:
这是很正常的,这是两码事。孩子是懂得感恩的,但现实是人都有自己的欲望,会多花钱也很正常,没必要觉得花多了钱就是不懂感恩了。”
刹那间,我仿佛以为我听错了。
中国的父母在感情表达方面真的是世界倒数且人人都是“口嫌体正直”:说的是“养不起你了”“白眼狼”“怎么又花那么多钱”,但只是想让你学会花钱和节约。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或许那个学生会像我一样,开始思考,可以真正理解父母更多。只是在当下的年龄里很多事理解不了,等到后来理解了总是觉得有点晚了。
周围开始出现同龄人的父母离开的信息,让我和我的发小有些焦虑:
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里有一句话:我们对父母最大的误会,是以为他们会永远陪在我们身边。”
我觉得说的不够准确:
这不是我们对父母的误会,而是我们对现实的逃避。我们其实都知道父母不会永远陪在身边,但我们一直觉得这事离我们很远,远到我们觉得当下不必去考虑这件事,然而这“离开”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近,且越来越近。
内容、编辑:Luc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