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周末,都因为写其他文章,而影响了小五妈分享周末遛娃日常。
现在天气热了,一向坚持养“经济适用娃”的抠门妈妈,也不得不放弃野外放养活动,转战收费的室内游乐园。
但在烧钱方面,我一向不太擅长,所以就不多说了,还是回到亲子阅读的老本行吧。
没错,今天的文章,又是一篇实操性特别强的干货。
在孩子的启蒙方面,我目前最满意的成果之一,就是在识字方面基本上了道儿。
但我是坚决反对违背孩子的认知能力、强行教孩子识字的。低龄孩子读绘本,内容是王道,“无痛”是前提。
那怎么在“无痛”的前提下,在孩子快乐地读绘本的同时,提高识字能力呢?
我总结了一个“五步法”。
为了更方便理解,我选了大家小时候最熟悉的动画片《黑猫警长》为例。这套书是我5月份的时候开始给小五看的,现在她已经非常熟悉了,并且能自己流利读完前两集的内容。
01
第一步 看图讲故事
用任何一本绘本给孩子认字,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先让孩子喜欢上这本书。
孩子的天性是喜欢看图,我们第一步就是带孩子看着图画,围绕着图画展示的关键信息,把故事讲一遍。
注意,在这一步里,文字退后,戏精上场!
我们要调动语气、动作、道具等各种辅助方式,让孩子“沉浸式”地理解故事。
比如在黑猫警长的故事里,案件一般发生在深夜,我们讲到深夜的环境时,就要悄悄地低低地讲。讲到坏蛋出现时,用一个“突然”把音调提高。
比如讲黑猫警长开枪打坏蛋,就抓起家里的玩具枪,模仿着黑猫警长的动作和语气。
总之,让孩子先爱上这本书,这是后边所有步骤的前提。
那有人问了:如果孩子不喜欢这本书怎么办?
那就不要拿这一本来让孩子认字,换一本啊!
误区:一上来就读文字
一上来就读文字,是违背孩子天性的。
当孩子打开一本书的时候,所有注意力都在图上,根本没心思关注文字。大人在那里念文字,往往不等念完一页,孩子就已经没耐心听,直接往下翻了。
而且文字是书面语,孩子很多都理解不了,我们需要用口语来给孩子讲。
比如这一页里,我根本就不会去念“搬仓鼠吓得仓皇而逃”,而是指着图画,并用动作表演,让她理解搬仓鼠逃走的样子。
02
第二步 指读简单的常用字
当孩子喜欢上一本书以后,他会缠着妈妈反复地讲。
这时,我们就可以在每次讲的时候,稍稍增加点信息量,不要把一本书太快地读完。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讲每一页的故事时,把一些常用字给孩子指出来。一个特别有用的诀窍,是优先指那些能跟图片对应上的名词或动词。比如,“虫子”“妈妈”“孩子”“警铃”“开枪”等。
那些更高频的“的了我你”等字,虽然是抽象些,但孩子看的多了,也自然能记住。
一开始,我们给孩子讲故事,还是以看图画、用动作表情道具加上口语化的解说为主,只是每页指读几个字。
指读的节奏,一定要把握好,不要影响正常讲故事的节奏。
误区:从头到尾指读
孩子喜欢一本书,一开始是喜欢里边的图画和故事,所以孩子是不大可能耐心地听妈妈去读大段的书面语的。
如果妈妈试图从头到尾指读,就会发现,读到一半,孩子就迫不及待地翻下一页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贪多,每页指读几个字就够了。
03
第三步 自然停顿,孩子接读
当孩子已经对整本书特别熟悉了以后,她其实已经有能力自己看了,只是她还是会缠着妈妈讲。
到这时,我们就可以从以前的“演故事”向“读文字”过渡了。
我们可以用比较快的语速去指读全文,对那些比较高级的词汇可以先特别快地读过去,只当是给孩子磨耳朵了。
真正需要放慢语速的,是在上一步中已经重点指读过的字词。我们读到这里时,就可以停顿一下,指着字,等孩子接读。
如果孩子一秒之内接不上来,不要等,不要催,继续自然而然地往下读。
如果孩子接上来了,就大大地鼓励、拥抱,让孩子感受到认字的成就感。
比如,我指着一句念“他们不是小偷,是吃——”,小五接读“虫子”,我就说:“对了,太棒了!”
然后我会把这句话再重新念一遍“是吃虫子的鼩鼱”,并且会再念的时候重音读“虫子”两个字。
误区:不停地问“这个字念什么”
我在教小五读绘本的过程中,绝对不问“这个字念什么”,只是用停顿、孩子接读的方式。
孩子能接上来,就大大地表扬鼓励。
孩子接不上来,绝不追问,也绝对不说“还记得吗?”“再想一想”这一类的话。
因为我始终坚持孩子在低龄阶段要无痛识字,不能让她有任何压力。
04
第四步 认识高级字词
当孩子能够读出书里百分之七八十的字了,我就开始让孩子认那些高级字词了。
同样,认识高级字词,不能着急,每页勾出一两个就够了。
再次强调,认识这些词,千万不能着急,一定得等孩子会念其他大部分字了以后,并且在孩子已经听了很多遍、磨够了耳朵以后。
认识高级字词,同样是采用停顿、接读的方式,不催促,不给压力。
误区:看到高级字词就忽略
不敢给孩子讲
有的大人觉得,有的词跟孩子的实际生活体验太远了,担心孩子理解不了,就直接不讲了。
但是,孩子读绘本,其实一直会享受陌生化的体验。
我们每次循序渐进地给孩子一点新东西,即使他不懂,也不会影响到他对整本书的热爱。
比如在黑猫警长里,我就大胆地教小五读“铜的矿物质”——
05
第五步 流利诵读,无限拓展
前段时间,北京下大雨,我和小五坐在楼前的台阶上,我指着夜空里的闪电,对她说:“看,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在家里,我指着小五弄乱的玩具说:“你看,你是不是像搬仓鼠一样,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
在讲另外的绘本的时候,我也会说:“你看,葫芦娃把小妖怪打得仓皇而逃!”
这些词,都是黑猫警长这本书里出现过的。
另外,小五在读绘本的时候,第一次读“涌”字,念成了“通”,这说明她已经掌握了“秀才念字认半边”的规律。
于是我抓住时机让她认“涌”“通”“痛”等字,正好这几个字在书里都出现了。
误区:妈妈讲烦了,就把书藏起来
其实,在孩子小时候,啃透一本书,就可以学到大量知识,我们在把孩子的书藏起来之前,要想一想:这本书还有没有新的用法?
如果我们用孩子喜欢的书,来教孩子认字、学拼音、学部首、学其他知识,不是障碍要小得多吗?
当然,我也深深理解,大家读了几百遍快要读吐了的感觉。我的做法是,不停地停顿,让孩子越来越多地接读,不知不觉地“接管”阅读任务。
现在,当小五让我念黑猫警长的时候,我会痛快地回答“好”。但实际上我打开书以后就只是用手指,小五会自己读。
甚至后来出现这种情况:她说“妈妈你给我念吧”,我翻开以后,她却自己念起来,我要张嘴,她却捂住我的嘴说“你别念!”
我说“那你自己念吧”,她又说“不行!你给我念!”
“你给我念——你别念——不行,你给我念”,这个逻辑看似自相矛盾,其实是因为,在她心里,把“你给我念”和“你陪着我念”这两个概念混淆了。
她有能力自己念,但她希望妈妈陪着她啊!
小五妈的“大语文”世界
(部分图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