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4年5月16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钟声响起,敲钟的是31岁的陈欧,他成为了这个200多年历史的纽交所,最年轻的一位CEO。
随后在短短的3个月内,聚美优品的股价暴涨至379美元一股,这家成立仅仅4年的公司,市值达到了惊人的58亿美金。
敲钟回来的陈欧意气风发,再加上他帅气硬朗的外形,亲自上阵成了聚美优品的形象代言人。
一句:“我是陈欧,我为自己带盐”的广告语,火遍大江南北,给聚美优品带来了无尽的廉价流量。
然而,好景不长,聚美优品很快就陷入假货风波,遭到国外的浑水机构疯狂做空。
聚美优品的股价迅速崩盘,2017年,其市值从最高的370亿,一路暴跌至不足30亿。

流量网红CEO陈欧一朝跌落神坛,看着美妆业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焦虑万分,急于寻找一个新的业务,以挽救聚美优品的颓势。

彼时,共享经济成为一个超大风口,资本趋之若鹜。
一时之间,各种各样的共享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

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板凳,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创业者共享不到。
在这场共享经济大浪潮中,陈欧似乎发现了解决聚美优品的困境之道。

2017年3月,聚美优品以3亿元现金,投资以共享充电宝为主业的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一举拿下了60%的股份。

陈欧亲自上阵,担任街电的董事长。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共享经济,也不是每个独角兽都走到了最后。

上千亿的资本砸向共享汽车,烧出来了一个滴滴出行;几百亿的资本烧向共享单车,换来一个始终无法盈利的摩拜单车。
共享经济无法盈利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共享项目头上。
02
2017年的王思聪,和陈欧一样,是青年才俊;凭借着王健林8年前给他的5个亿,四处投资,赚到了40个亿。

5月份,还在不断寻找投资项目的王思聪,看完共享充电宝项目之后,发了个朋友圈: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看到小自己5岁的王思聪,公然唱衰自己押宝的赛道,陈欧敢怒不敢言,颇为客气地说:谢谢思聪监督,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成,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
陈欧之所以忌惮王思聪,是怕他背后的万达广场,不让街电入驻。
嘲笑完共享充电宝,王思聪转头就投资1亿元给乐视体育。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贾跃亭避走美国,乐视系的企业一夜崩盘,王思聪的1个小目标,也打了水漂。

不少人与王思聪一样,并不看好共享充电宝。

有的人认为,很多人都随身携带充电宝,根本不会花钱去借充电宝;有的人认为,电池容量越来越大,手机续航时间越来越长,充电宝都会消亡,更不用说共享充电宝了。

然而,这个看似使用频次很低的共享充电宝项目,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占领各种公共场所。
高铁站、机场、KTV、商场、足浴店,曾经不起眼的充电宝,变得触手可达。
那些质疑共享充电宝,发誓不会使用共享充电宝的人,在手机没电却没有备用电源,四处找不到充电设备的情况下,只能掉头去借共享充电宝,成为一个个新增用户。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街电在2018年就实现了盈利,2019年营业额达到了8.79亿元,成为了聚美优品的支柱业务。

2020年,陈欧以2美元一股的价格,将聚美优品私有化,从纽交所退市,街电的营业情况便无从考据。
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形成了“三电一兽”的格局,分别是街电、来电、小电和怪兽充电,四家承包了共享充电行业96%的市值份额。

2021年4月1日,成立仅4年的怪兽充电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怪兽充电的发行价达到了10美元,市场一度站稳20亿美金。

最近,怪兽充电发布了财报,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了9.7亿元,净利润1720万元。
由此可见,原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已经成为妥妥的大生意。
虽然上市之后,怪兽充电的股价就破发,目前已经跌去了将近70%,二级市场上的投资人亏损累累。

但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人来说,上市则带来了套现的机会。
从风险投资的角度上来说,怪兽充电上市,意味着共享充电宝这个项目,就已经做成功了。

当时立帖为证,共享充电宝做成了,就要吃翔的王思聪,是时候要兑现他的承诺了。
03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这个项目,最终能够做成功。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的成本非常低,入行的门槛也非常低。
有人做过调查,一个5000mA的充电宝,成本不超过30元。如果订购数量一次性超过1000个,出厂的成本可以做到23元。
一个充电宝,循环使用的次数可以达到500次;假设一个充电宝的成本是30元,循环使用的次数是300次,那么每次使用的成本是0.1元。

现在借一个共享充电宝,价格已经涨到了3元一个小时。只有使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有可能把手机的电充满。
使用一次成本是0.1元,却能收到3元,这是一门30倍暴利的生意。
试问,现在哪里还有这么暴利的生意。


租金只是共享充电宝的收入来源之一,它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收入,就是售卖充电宝。

一般共享充电宝,24小时的封顶是30元,总封顶是99元。


某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
有些客户,借了充电宝之后,需要离开归还点,导致超过了时间。过了三天之后,如果再去归还,就要99元。有些客户,索性就不归还了,相当于花99元,买断了这个充电宝。
成本只要30元的充电宝,出租了一段时间之后,成为二手货,还能以99元的3倍高价,卖给客户,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让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是,除了租金和销售充电宝的收入外,共享充电宝企业,还有大量的广告收入。

像怪兽充电号称有2.5亿用户,街电和搜电合并后,用户数达到了3.6亿。

这些手握大量用户的商家,在独立APP上、充电宝柜子以及小程序上,都会插入广告,它们有海量流量,做起了流量变现的生意。

某共享充电宝的开屏广告
由于共享充电宝采用的是与商家收入分成的模式,一般55或者46分成,人流量越密集的地方,商家的议价能力越强,分成比例也更高。
可以增加额外收入,商家很欢迎共享充电宝入驻,有人流量大的地方,有些商家光分成收入,就能月入过万,可以大大减轻房租的压力。
这种双赢的商业模式,让共享充电宝扩张非常顺畅,势如破竹。

大量的共享充电宝上线之后,俘获了更多的用户,但一涨再涨的租金,让客户的体验并不算好。
起初共享充电宝刚普及的时候,前半小时免费使用,1个小时只要0.5元。

经过几次调价后,现在借用1小时得3元,如果运气不好,遇到性能差的充电宝,1个小时还充不满。使用一次,起码得6元起步,已经贵得离谱。

为了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间,多获得收入分成,一些不良商家,耍起了小手段。

当客户借走充电宝之后,有些商家会立马再补充上去一个,当客户使用完毕要归还的时候,发现根本没有插槽归还。

如果客户此时有急事,只能带走充电宝,等忙完再归还的时候,租金早已达到几十元,甚至达到了99元的封顶价格。

为此,客户不得不变相买下这个充电宝。
有些网友宣称,家里已经买下几个这样的共享充电宝了,经常遇到借用之后,就找不到归还充电宝的插槽。
如果这是商家玩的套路,借此坑消费者,难免存在强买强卖的嫌疑。
04
从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在资本的催生下,已然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生意模式。
共享充电宝成为了共享经济中的一个成功典范,相比曾经风风火火后来一地鸡毛的共享单车,为客户实实在在地创造了价值。
但资本是吸血的魔鬼,给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它也会变得更加贪婪。

不断涨价的租金,以及变相强卖充电宝给客户,都是资本向客户伸出的黑手。

这个黑手会越伸越长,吃相会越来越难看,如果资本不掌控好尺度,便会引来监管的强势介入;如果伤了客户的心,也终将会被客户所抛弃。
被资本反噬的行业,已经有太多太多,希望共享充电宝,不要成为下一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