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才姐
最近遇到个朋友,见面就是一通暴走,疯狂吐槽自己的亲弟弟太不让人省心了,大好年纪不肯谈恋爱,简直愁死个人。
为了他的终身大事,她已经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不仅布下了相亲的天罗地网,连队友都上阵充当了说客。
这位中国好队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跟小伙子促膝谈心几小时,自以为发挥不错,结果人一边点头一边说:
姐夫啊,你说得都对,但是我不会听。
姐夫差点当场被送走。
我感到有点好笑,又有点不可思议
这位朋友从留学到成家,已经在德国待了十几年,早已入乡随俗,绝非一般意义上爱管闲事的七姑八婆;而她的队友是位高级工程师,不善言辞,天知道怎么也干起了催婚的活儿,还能一说几小时。
要知道,我认识他这么多年了,他跟我说过的话加起来都不到一小时好吗!
这位弟弟我也略知一二,也在德国生活了好些年,母胎solo,一个人安逸得很,对恋爱成家没什么想法。
在这个爱怎么浪就怎么浪的国家,不婚族丁克族多了去了,早就见怪不怪,倒是干涉别人的私生活显得非常违和。
所以我下意识地劝她,算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
谁知她一听就急了:
要是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我都会说单身也挺好,爱咋过咋过,政治正确谁不会啊?
可是这是我亲弟弟啊!我怎么忍心看着他孤独终老!
看着她深深地叹气,我感到有些怅然,心底好像有什么已经在慢慢地松动。
我是独生子女,对姐弟情深还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似乎开始有点理解催婚这件事了。
虽然催婚的形式让人讨厌,效果也很差劲,但你不得不承认,催婚背后有一种亲密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的关切之情。
更有一种,只有到了一定年纪才会形成的行为动机。
对身体衰老的感知,对生死无常的目睹,都会改变一个人对人生的看法。
把婚姻视为累赘的人,可能会在一场大病之后突然发现执子之手有多么可贵;
把孩子视为麻烦的人,也有可能在历尽繁华之后发现无牵无挂是多么可怕。
中年人,就站在这样一个时间的节点上
无论以前经历过怎样的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走到了这个节点,心里都会生出些许迟疑和惶恐。
那些曾经憎恨过、不屑过、反抗过的“世俗观念”,再次审视的时候,连自己都有点疑惑了,竟然。。。还觉出了几分道理来?
当我们发现自己也会像父辈一样老去时,终于也开始懂他们了。
就算内心是拒绝的,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他们
前段时间,我喜欢的集知性、洒脱、犀利于一身的女博主美亚突然发了篇文章,说自己对三胎政策有了些奇怪的想法。
原本对劝人家生孩子这种事多么不屑一顾啊,现在却隐约觉得多子多福挺有道理的。
来源:美亚在港村
转折点发生在家中老人离世时,她看着父母辈们相互扶持,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办理丧事,孙辈们声势浩大地聚在一起,葬礼办的风风光光,顿时觉得心中的痛楚和内疚有人分担是何等幸运。
而她自己是独生子女,想起自己父母的晚年难免愁绪万千。
作为唯一的孩子,遇到疫情这样的不可抗力,内心只有深深的无助和恐惧,害怕出现任何闪失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其实,这种提心吊胆早就贯穿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只不过主体一直都是她的父母。
因为害怕发生意外,直到成年她都不被允许骑自行车。
当她大学毕业后非要骑车上班时,父亲竟然紧张地开着车偷偷跟了一路。
因为独一无二,所以不敢失去
这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让她十分感慨,所以在自己生育的时候选择了二胎,潜意识地分散风险。
而且最近几年,她发现自己开始喜欢上了家族聚会,喜欢热热闹闹一桌人,逗逗孩子逗逗乐子,翻点陈芝麻烂谷子。
这些年轻时烦得不行的俗事,竟然给了她前所未有的踏实
来源:美亚在港村;作者:美亚
看到这段文字时,我感到十分意外,因为和心中对她的想象相去甚远,可是仔细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岁月让人松弛的不仅是皮肤,还有心态,再如何擅长凹造型的文艺女青年,最终都要面向人间烟火的真实,从扬起脸脸享受孤独,到低下头承认自己害怕孤独。
只因为走到了时间的节点上。
无独有偶,最近我关注的一位财经男博主也发了篇文章,毫不避讳地“鼓吹生二胎”。
这位左手房市右手股市,开口闭口都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知识男性,竟然苦口婆心地劝大家生二胎,画风显得有点清奇。
当然,文章还是理性的,分别从教育、工作、养老三方面阐述了独生子女的困境和二胎的优势。
简单地说,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更容易产生教育焦虑、独生子女的就业选择更少、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更大。
这篇文章并不算他最好的文章,但我相信一定是他最真诚的文章之一
因为他已经身体力行生育了二胎
来源: 功夫财经;作者:陈兴杰
原文标题:《我为什么一直鼓吹生二胎》
一个男人步入中年,不再一味迷恋金戈铁马的江湖,开始体会到幼子绕膝的静好,这又何尝不是时间的魔法
文章开头那位姐夫,之所以愿意花几个小时去劝说自己的小舅子,相信也是同样的心情吧。
不过,这番好意年轻人根本不想领。
评论区刷下来,几乎只看到一个声音:
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我们不生不生就不生!
在年轻人面前,中年人的口舌就是用来白费的。
前浪的掏心掏肺最后感动的只有自己,殊不知,后浪的白眼早就翻到天上去了。
去年曾经有篇热文讨论老年人在数字化发展中的困境,呼吁全社会关爱那些不会打车、不懂移动支付、连健康码都不会申请的老人,引起了我们读者群的讨论。
当中年朋友们都心有戚戚的时候,一位年轻读者跳出来,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
活到老学到老,谁让他们放弃了学习,不去主动接受新事物?
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辩驳。
如何去和年轻人解释衰老这件事呢?他们又没有老过。
还记得十多年前,当我发现我妈连一张简单的表格都填不周全的时候,还在心里笑话她真是个学渣,庆幸自己的智商继承了我爸。
直到最近几年,当我惊恐地发现学霸的脑容量也会急剧变小的时候,才明白什么叫做“年纪大了”
五岁的时候,我被大人浮夸地称为神童,可以心算七八位数的加减法,速度惊人,可现在呢?三位数已经是脑力极限,买菜的时候常常拿张大票让对方找,借此逃避算账的压力;
曾几何时,所有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都是记在脑子里的,是行走的电话号码簿没错了,可现在呢?女儿手机已经用了一年了,号码我都没记全,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亲妈;
读书的时候出了名的过目不忘,人名地名年代事件如数家珍,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可现在呢?基本上都成了马冬梅和孙红雷,那个啥和那个谁。。。
在镜子里发现人生第一根白头发的那一天,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人会沉迷于芝麻核桃无法自拔,默默拿出我妈准备的存货,老老实实吃了起来。
岁月这把杀猪刀只有架到脖子上,才会知道反抗。
嘲了好多年的家庭群养生帖,我开始偷偷看了。
对了,德国某知名品牌的保健品也已经愉快地吃了起来,这种事我会说?
当年轻人不屑地说保健品就是骗钱的时候,他们真的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被“骗”吗?
衰老是一场可怕的战争,手边能够抓到的一切都是武器啊!
就算没什么用,壮壮胆总好过手无寸铁吧?
即便有了如此深刻的体验,我仍然不知道如何跟年轻人解释“人都会老”这件事。
马尔克斯曾经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对衰老进行了极其细致又极其震撼的描写,书中每一个人都怀着对年龄的恐惧默默地变老,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
“五十岁前,他从未感觉过自己各个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状态。但五十岁后,慢慢地,每天午觉后他闭着眼睛躺在那里,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感觉到他们存在于自己体内,甚至能感觉到他那不眠不休的心脏的形状,以及他那神秘的肝脏和密封的胰脏。”
如果早个几年读到这段文字,我多半只是一扫而过,不会多停留一秒。
可是如今,居然产生了一丝悲壮的代入感
尽管目前还没有感觉到各个内脏的存在,但是我已经清楚地感觉到了腰的存在,肩颈的存在,关节的存在,明白自己要加倍小心地把它们伺候好。
有一些感悟,是一定要走到时间的那个节点才会有的。
只有走到这里,你才会明白父母唠叨的“不要熬夜”“不要久坐”“不要成天玩手机”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是这些,你让睡一觉就能满血复活的年轻人怎么懂呢?
乌尔比诺医生年富力壮的时候,会想到自己年老后连洗澡穿衣都需要帮忙,像婴儿一样被妻子摆弄吗?
当年轻的费尔明娜像小鹿般轻快地行走时,会想到自己有一天步履蹒跚到差点摔倒在门口的台阶上吗?
当他们的婚姻几次经历危机,险些分崩离析的时候,会想到最终会像连体婴一样相互搀扶依偎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失去对方时竟那样痛不欲生吗?
截图来源: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
那些在变老的过程中产生的人生感悟,对伴侣的依赖,对血脉的珍视,如何才能让年轻人体会得到呢?
人类的悲欢本就并不相通,更何况,还隔着岁月的鸿沟呢?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需要依靠谁,以为父母也永远不会老,不需要依靠我们。
因为年轻,大可以自私地生活,自在地生活
恐婚恐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恋爱意味着磨合,意味着妥协,意味着牺牲,结果却不可预知,很可能痛苦一场,最后仍然挡不住缘尽人散,各奔东西;
婚姻意味着团队合作,家族融合,有着更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应付,更多的人情世故要处理。可是在如今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婚姻能否善终也并非一人努力就能决定,万一失败,财产分割和抚养权的争夺也足以让人脱一层皮;
养娃就更麻烦了,所有时间和金钱的投入都是看得见的,只看到成本不断沉没,未来的受益却又是不确定的,养儿防老谁也不敢指望,可是既然指望不上,又养来干嘛呢,似乎也是想不太通。
婚恋的磨合期,养娃的焦虑期,都过于漫长了。
年轻的时候是辛苦的耕种期,个人空间的压缩,生活质量的下降,无穷的压力和烦恼,都集中在这一时期,收益期却又那么遥远,“过来人”说得再好也是看不见摸不着,谁知道是不是忽悠呢?
年轻人喜欢活在当下,这么长期的项目对他们来说自然没什么吸引力。
老实说,恐婚恐育我也有过。

在决定领证前,我在诊所里碰巧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目测八九十岁的老人看完病颤颤巍巍想要离开,在楼梯口徘徊着,几次鼓足勇气下楼都没有成功,最后只能向护士求助。
那一刻我被击中了,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老年生活进行了具体的想象。
我热爱自由,喜欢独处,那是因为只要我不想独处了,身边有可以说话的人,有随时可以搀扶的手,对于真正的孤独,我并没有体验过。
真正的孤独是孑然一身,孤立无援。
想清楚这个问题后,我明白了一件事:
我并没有勇气去面对真正的孤独,而要避免未来的这种孤独,需要现在拿出一些东西去交换
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陪伴,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先去付出,把缘分修满
所以,虽然是个文艺女青年,我还是不可免俗地领了证,生了娃,还一生两个。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可以独自绽放的生命,不需要婚姻也不需要后代,只不过我不是。
而大多数年轻人的问题在于,一直坚信自己可以,最后才发现自己不可以
可是那些错过的人和事,还能再追回来吗?
写了这么多,只是想抒发一些内心的感慨,没有想要说服任何人的意思。
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获得任何教训。
人生也是一样。
过来人的经验哪怕再有用,年轻人也未必会借鉴。
在我的内心深处,大概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上充满烟火味的普通生活的吧,与世界狠狠地纠缠,获得属于自己的缘分。
可如果她们就是想要独自绽放呢?
我会像文章开头的朋友那样焦虑万分,忍不住去干涉吗?
现在的我还不知道,因为还没有走到下一个时间的节点上。
想了又想,目前能做的唯一的事,就是努力做一个不让她们那么讨厌的“过来人”吧
只要还不讨厌,就还有机会吧。
话题TOPIC
对于催婚,你怎么看?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联系小助手微信:wucai6de01。
往期回顾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1
08-2021
“标准答案”
04
08-2021
这爹味,忒冲鼻子
28
07-2021
戳破光环,看清人性
21
07-2021
是时候自行断奶了吧?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