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鱼,是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人家的一道名菜。「酸汤鱼」三个字,首先要提的是「酸」。
贵州人擅长制酸,亦喜爱酸食。贵州本土有句民谣:「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闹蹿。」
其次是鱼,苗族、侗族人民喜欢在稻田中放养鲤鱼,每年秋收时节便抓起来煮酸汤鱼,吃不完的便腌制起来,做成「酸腌鱼」。
△ 以黄骨鱼为料,番茄制酸所做成的贵州酸汤鱼·夏亦珺摄
若对酸汤的种类进行划分,有数十种之多,最主要是两种。
一是白酸,即用清米汤在酸汤桶中慢慢发酵而成,在温度稍高的地方静置一两日,色泽乳白、酸味纯正。
二是红酸,也是相对主流的一种酸汤,红酸的主要用料为毛辣角,也就是野西红柿,将新鲜的毛辣角洗净,放入泡菜坛中,再辅以各类作料静置15天,便拥有了酸味醇厚、色淡红而清香的红酸汤。
红油酸是红酸的一种,又名辣酸。制作时,需先将酸辣椒用油炒至见红,再加入野生毛辣角熬制去渣,其味酸辣相间,颜色鲜红,亦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口味。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
鱼与田
令许多人感到惊讶的是,贵州酸汤鱼虽然是苗家名菜,所用的鱼却从来不是名贵的品种——不用鲟鱼、鲈鱼,而是最普通的鲤鱼。这种选择的背后,隐藏着苗家人的大智慧。
其一,生态环保的观念。贵州境内多沟壑,山峦绵延,水流丰富,原始植被良好。因此,黔东南苗人天生就敬重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
选择鲤鱼作为酸汤鱼的主要食材,是因为鲤鱼不像其他名贵鱼类那般娇贵,一遇恶劣环境便死去;相反,鲤鱼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即使在稻田几厘米深的水域中也能生存,在35℃的高温季节一样存活良好,这就给稻田饲养带来了许多方便。
△ 黔东南的梯田·意匠摄
进一步说,鲤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即使不投放任何饲料,它依然可以靠昆虫、藻类、杂草维生。而且,鲤鱼的排泄物还是很好的有机肥,可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因此,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以田养鱼,以鱼养稻」,一方面可以改善稻田生态,另一方面可以带来美食,改善生活,这便是顺应自然所带来的回报。
其二,追求食材的新鲜。美国学者尤金·N.安德森指出:「食物是信仰体系的组成部分,在这个信仰体系中,追求质量、新鲜、纯洁及高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做酸汤鱼时,黔东南苗族人往往会选择一斤半左右的鲤鱼。
一斤半是很重要的标准,因为太小的鲤鱼刺多肉少,吃起来极不方便;而太大的鲤鱼肉老而腻,缺乏鲜味。只有一斤半左右的鲤鱼,不肥不瘦,不柴不腻,入口肉嫩,满口余香。
除此之外,苗族人做酸汤鱼都会去稻田中,提一个竹篼往稻田里网鱼。这种现抓现杀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食材的鲜美,煮熟后的酸汤鱼芳香四溢,色香味俱佳。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
其三,维持祭祀的传统。在苗族人看来,酸鲤是神灵在地府里的专用乘骑,能够引领死者的灵魂渡过冥河进入天界,或从天界回到人间。酸鲤能让祖先顺利到达彼岸,祭祀才算完整。
因此,鲤鱼在苗族中有较为神圣的象征意义。比如,在老人去世安葬三天后,必须用一对鲤鱼来祭供;家里小孩生病,求神焚香之外,也要用一对鲤鱼来敬供。
因此,对黔东南苗族人来说,酸汤鱼是招待贵宾的一道重要佳肴。
△ 吊脚楼是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意匠摄
汤与山
众所周知,西南一带最主要的饮食习俗便是嗜辣,如四川、重庆。但若要论及嗜酸,则非贵州人民莫属。
上文有句贵州民谣提到「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闹蹿」,后半句则是「顿顿若有酸,日行一百三」。
用酸溜溜、红辣辣、火热热的酸汤烹制而成的鲜鱼,不仅集中反映了贵州人民热情好客的风俗,其背后还有一套对食材味道进行取舍的价值体系——地理环境。
△ 「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这是宋代诗人赵希迈《到贵州》中的两句·意匠摄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地理能够帮助人们重新找到最缓慢的结构性的真实事物,并且帮助人们根据最长时段的流逝路线展望未来。」这段话直接点明了贵州地理结构对人民饮食习惯,乃至口味取舍带来的影响。
云贵高原自古便气候潮湿,空气湿度较大。长时间在森林、高山、峡谷、河畔等地生活,容易引发关节炎、风湿病等问题,而酸辣的食物在祛湿驱寒方面往往有较好的效果。
而且,贵州山地不易生产细粮,人们多以粗粮作为主食,如玉米、杂粮等,因此食用酸性食物还可以促进消化、健脾开胃。
在冬天,高山地区异常湿寒,人们通过烹饪酸辣食物,除了可以活血生津之外,还可以调节胃口,增加饭量,从而摄入更多的热量与营养,保证身体的抗寒能力。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黔东南人民的生活始终较为清贫和封闭,且严重缺盐。于是,每家每户都储备酸坛,少的一两个,多的可达几十个。
这些酸坛成为当地人民最主要的调味作料,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盐缸。在烹饪时舀一勺酸汤,既可以调味增进食欲,又可以补充盐分,维持营养的均衡。
可以想象,对世代生活在高山森林中的人来说,酸辣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口感,而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 黔东南街道景观·意匠摄
黔之东南
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提炼出「烹饪三角」,发现生与熟、自然与文化、常态与变态的二元对立,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人类饮食结构模型。
烹饪三角中包含生食、熟食与腐食,其中生食具备自然属性,而其余两种则具有文化属性。
对大部分地区而言,生与熟的对比非常普遍,但很少有地区将生与腐、熟与腐联系起来。
△ 意匠摄
在对腐食这一概念的诠释上,黔东南地区累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无论是将生食(各类菜蔬)转换为酸菜,抑或将熟食(各类剩菜)转换成䤃菜,都是贵州地区人民特有的、对食材进行文化转换的过程。
在深山峻岭、莽莽丛林之中,交通极为不便,将食材腌制成酸菜、泡菜,一方面易于长时间储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健脾开胃。
所以说,在对「腐食」的处理上,黔东南人民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反过来说,每一种食物形态的存在亦是人类自性的一种选择。
△ 以黄骨鱼为料,番茄制酸所做成的贵州酸汤鱼·夏亦珺摄

相较于生与熟转换的简单直接,能在「腐食」上做文章的民族,更显现出一种天然的耐心。
不可否认的是,对烹饪来说,耐心有时比技巧更为重要。因此,在这种生活模式下诞生出来的美食——酸汤鱼,有其不可替代的美味。
面对食物,有许多种可供选择的视角。这一次,让我们尝试一下自然主义的路线——酸汤鱼的美味,不仅仅是一锅红汤,而是山、林、河、田的集体馈赠。
 撰文 | 齐乎巽
本文节选自知中ZHICHINA
特集018《关于火锅的一切!》

点击下图

即可入手《关于火锅的一切》
 C O N T A C T 
商务合作及投简历请发邮件
☞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最全诗词入门!我们用一套书打通古今中外诗歌脉络
我们花了两年,为世界众神画像!
世界变局下,我们应该给孩子读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 👇
获取《太喜欢神话了!世界众神全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