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2001年,美国以反恐之名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仅仅数周之后,美国就推翻了塔利班政权。
这非常符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理念——要在阿富汗打一场经济适用型的战争。
一切看似都非常顺利。
然而,谁能想到,这场战争一拖就是20年。
在此期间,美国在阿富汗累计耗费了超过2万亿美元(军事支出+重建费用),士兵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
在阿富汗的投入,就像是个无底洞,不断地消耗着美国的国力,也让美国下定了撤军的决心。
讽刺的是,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阿富汗前政府,只坚持了10天,就被塔利班武装分子推翻。
阿富汗又回到了塔利班政权。
“帝国坟场”的诅咒,也再一次地降临在了入侵者的头上。
英国、苏联和美国,为何都在阿富汗遭遇了巨大的挫败?
阿富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又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结合阿富汗的历史脉络,来向你解释这些问题。
注:全文1.4万字,建议抽一整段时间阅读。
01
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历史很短,一直到1747年才建立起了第一个独立王国——杜兰尼王朝
那一年,中国已经处于乾隆年间,而阿富汗的国家构建才刚开始。
在此之前,阿富汗更像是一个地理概念。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波斯人、古希腊人、大月氏人、嚈哒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人……
阿富汗的统治者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他们都并非起源于阿富汗,而是外来政权在崛起之时,趁势扩张到了此地(初唐时,统治阿富汗北部的吐火罗国曾向唐朝称臣寻求保护,唐朝随后在当地设置月氏都督府)
(图源:地图帝)
那么,为什么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阿富汗都没能建立起强有力的本地政权?
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阿富汗的地理条件(在《极简缅甸史:沉重的历史包袱》一文中,我们也详细论述过地理条件对国家历史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
阿富汗全境多山,山地高原的比例高达80%,中间又被兴都库什山脉(平均海拔5000米,最高峰海拔7690米)斜穿而过,交通极为不便,国土也被山川分隔成了一块一块的碎片。
而剩下那20%的平原地带,又有相当一部分是戈壁和沙漠,再加上阿富汗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仅为240毫米,天然就不具备孕育出农耕文明的条件(中国的长城大体是沿着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建造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被视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界线)
对于阿富汗人来说,他们的生活环境,就是被大山所包围,而这样的自然环境,又会塑造出大大小小的部落势力各自占山为王的政治格局。
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直到今天,阿富汗都没能摆脱传统的部族主义,这也是阿富汗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先天劣势。
而对于古代王朝来说,想要在这样的地方建立起一个大国政权,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这个地方没能建立起本地政权才是正常的,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出现,反而带着一丝偶然的色彩。
18世纪,阿富汗出现了一名战神级的人物——艾哈迈德·沙阿·杜兰尼
(艾哈迈德)
艾哈迈德出身于普什图人的一个部落首领世家,年幼时曾被敌对部落俘虏。
1738年,波斯皇帝纳迪尔沙攻占当地后,释放了他,并让他组织本部落的骑兵成为皇帝的一支近卫军。
艾哈迈德这个人其实野心很大。
1747年,波斯发生内乱,纳迪尔沙遭到刺杀,艾哈迈德试图趁乱夺取波斯皇位。
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他还是从波斯的皇宫掠夺了大量的财宝,并率领着一支4000人的骑兵队,回到了老家。
之后,艾哈迈德凭借其军力(4000骑兵组成的私兵队)、财力(从波斯抢来的财宝)和家族地位(世袭的阿布达利部落酋长),被推选为普什图人的领袖,并建立了阿富汗的第一个本地政权——杜兰尼王朝
普什图族是阿富汗的主体民族,阿富汗这个名字在普什图语中的意思为“普什图人的地方”。
杜兰尼王朝初建时,其领土范围就仅限于普什图人聚居的兴都库什山脉以南地区,而山北居住的则是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土库曼族以及其他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分支和后裔。
山的南北两边,民族不同,习俗不同,交通不便,所以原本兴都库什山脉极容易形成天然的国境线(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外来征服者里也鲜有能同时统治阿富汗山南和山北两片土地的政权,贵霜帝国是唯一的例外)
然而,艾哈迈德这个人实在是太能打仗了,不仅征服了山北的游牧民族,还向西攻打波斯,向东侵略印度,甚至两度占领了印度(当时是莫卧尔帝国)的首都德里
在艾哈迈德的南征北伐之下,杜兰尼王朝急剧扩张,其鼎盛时期的领土范围相当于今天的阿富汗全境+巴基斯坦全境+伊朗、印度和中亚斯坦国的部分领土,成为18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第二大强国(第一是奥斯曼土耳其)
(鼎盛时期的杜兰尼王朝)
他的征服,为今天阿富汗的领土范围奠定了基础。
所以艾哈迈德也被普什图人奉为阿富汗斯坦的国父。
02
有一句话,叫“出道即巅峰”。
阿富汗就是如此。
杜兰尼王朝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急速扩张,但这种统治不具备可持续性,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当时的阿富汗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其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通过战争来掠夺战利品。
一旦停止对外掠夺(比如战争失利,或者扩张停止),阿富汗内部就会因为经济问题而产生利益分配上的矛盾。
二是当时的阿富汗并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式国家,它的本质更接近于一个部落联盟。
这个联盟依靠艾哈迈德极高的个人威望被凝聚在了一起。
这也意味着一旦艾哈迈德去世,联盟就容易出现继任者危机。
事实也是如此。
1772年,艾哈迈德死后,王室内部随即发生混战。
虽然其子帖木儿·汗在王位争夺中获得了胜利,但反对者也会拥护其他的皇室子弟,然后你推翻我,我推翻你,各部落之间也趁机相互吞并,杜兰尼王朝分崩离析。
在艾哈迈德死后的五十多年里,阿富汗一直陷于动乱之中。
直到1826年,一个叫多斯特·穆罕默德的部落酋长,重新统一了阿富汗,并开创了巴拉克宰王朝
相较于杜兰尼王朝时期,巴拉克宰王朝的领土已经出现了明显缩水(相当于今天阿富汗全境+巴基斯坦部分地区),并且注定再也没有机会重现昔日的辉煌。
原因是殖民者来了——阿富汗的地缘处境已然改变。
今天的阿富汗疆域,其实就是在英俄两国的博弈中确定下来的。
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和沙俄一南一北,对阿富汗形成包夹之势。
(图源:地球知识局)
由于担心沙俄借道阿富汗南下,英国率先派使者前往喀布尔(阿富汗首都),希望能和阿富汗结盟,以遏制沙俄势力的扩张。
而阿富汗提出的条件是,希望英国能帮助自己收复白沙瓦(白沙瓦是普什图人的聚集地,巴拉克宰王朝时期该地被锡克帝国占领,今天已属于巴基斯坦),但这一要求遭到了英国的拒绝,因为英国人觉得锡克帝国比阿富汗更难对付,不划算。
不久后,沙俄也派出使节前往阿富汗寻求结盟,并承诺帮助阿富汗收复故土。
这一消息让英国人大惊失色。
英国对阿富汗发出通牒,要求他们和沙俄划清界限。
阿富汗果断拒绝了这一要求,英国随即发布《西姆拉宣言》,对阿富汗宣战。
而沙俄这边,也并非真心要帮阿富汗,所谓的支持收复白沙瓦只是他们随口开的一张“空头支票”。
沙俄的这种做法,自然是遭致了阿富汗的不满。
双方关系破裂后,沙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联合波斯一起进攻阿富汗的西部重镇赫拉特。
这就是在列强包夹中的小国悲剧。
1939年3月,英军沿奎达-坎大哈-加兹尼一路北上,第一次英阿战争正式打响。
在洋枪大炮对大刀长矛的降维打击下,英国于同年8月轻松占领了喀布尔,阿富汗国王多斯特·穆罕默德仓皇出逃(后来他又带兵反攻英军,失败后被英国俘虏,并被带到了印度)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在入侵阿富汗时,并不承认自己的侵略者身份。
他们特意带上了流亡到印度的阿富汗前国王(沙阿·舒亚·杜兰尼),以帮助他恢复王位为借口,在阿富汗建立英国的傀儡政权(后来的苏联和美国,也是类似的操作)
为了帮助傀儡政权维持统治,英国还留下了8000士兵常驻阿富汗。
但这一行为被视为英国要在阿富汗的领土上永久驻军,这极大地激发了阿富汗人的抗争意识。
他们奉老国王的儿子阿克巴尔·汗为领袖(当时老国王已经被英国人软禁在了印度),在各地发动起义,并通过游击战和暗杀的方式,让侵略者头疼不已。
(阿克巴尔·汗)
英国也一度试图通过砸钱贿赂各酋长部落,以平息动乱(美国占领阿富汗后,也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收买过各路军阀)
但1841年该项预算缩水之后,反抗活动变得更加激烈。
同年11月,起义军击败驻守英军,夺回了喀布尔,还俘虏和杀掉了数名英军高层。
眼看阿富汗的局势不断恶化,英国派人私下联络阿克巴尔·汗,提议推举他当维齐尔(类似于宰相职位),以换取他同意英国在阿富汗驻军。
阿克巴尔·汗则假装同意,并邀请英军指挥官麦克诺顿进行面谈。
1841年12月,当麦克诺顿带领人马出现在谈判现场后,被反抗军当场击杀,其尸体还遭到了肢解,并被带到了喀布尔的大街上展示。
麦克诺顿的遭遇,极大地动摇了英国人的士气。
1842年1月,埃尔斯芬通将军(这人参加过滑铁卢战役,被派往阿富汗之前曾被给予厚望)带领残余的4500名英国士兵(其实大部分是从印度征召的士兵,队伍里真正的英国籍士兵不到700人)和12000名随军人员(家眷和后勤服务人员)撤离阿富汗。
临行前,英军和反抗军达成协议:英国同意撤出阿富汗,而反抗军则保证不对英国人进行追击。
然而,英军在撤退途中,还是遭到了阿富汗人的伏击,并被缴获了大量的火器。
最终这支1万6千多人的队伍,仅有1名叫威廉·布赖登的医生逃回了印度。
据传当威廉·布赖登被救起时,曾被询问大部队在哪,而他的回答是:我就是整支部队。
当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英国后,愤怒的英国人决定进行报复。
1842年8月,英军再次入侵阿富汗,并于1个月后攻占了喀布尔。
但这一次,英国人心有余悸。
他们不再追求在阿富汗驻军,而是一把火烧掉了喀布尔,然后带着被解救的人质一起撤出了阿富汗。
第一次英阿战争就此结束。
英国人消耗了大量的军力和财力,最终只换来了阿富汗人对他们的憎恨。
03
1878年,英国发动了第二次英阿战争。
原因也和上一次一样,都是担心阿富汗成为沙俄势力南下印度的跳板,于是干脆先下手为强。
这次英军在前期同样是非常顺利,2个月拿下了喀布尔,并逼迫阿富汗签署《甘达马克条约》,成为自己的附庸国。
但随后阿富汗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反抗军在迈万德会战还击溃了英军的一个旅,迫使英国调集大量部队前往阿富汗控制局势。
但各地的反抗运动依然此起彼伏,英军刚扑灭了这里的反抗,那里又出事了,好不容易把那里的反抗镇压下去,又有新的地方发生了起义。
而且因为阿富汗是个山地比例极高的国家,反抗军一旦躲进崇山峻岭,英军根本追不上。
对于入侵者而言,阿富汗就像是个黑洞,想要维持住当地的统治,就要源源不断地往里投入资源,而且看不倒头。
这样的局面让英国人意识到了一件事:
你可以打赢阿富汗,但你永远征服不了阿富汗人。
1881年,英军主动撤出了阿富汗。
但这次英国并非没有收获。
虽然英国放弃了霸占阿富汗的企图,但同时也和阿富汗签订了和解协议。
根据协议,阿富汗统治者享有内政的自主权,但外交交由英国控制。
这份协议其实主要还是写给沙俄看的,相当于是英国对俄国亮明了态度——不得打阿富汗的主意。
在英国和沙俄的博弈下,阿富汗最终成为了列强中间的缓冲地带。
阿富汗的国界,也成为了英俄两大势力的边界线。
换言之,正是当年英俄之间的博弈,确立了今日阿富汗的领土。
在此后的40年时间里,阿富汗终于获得了一夕安宁。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民族解放意识开始在全世界兴起。
次年2月,阿曼诺拉继承了阿富汗的王位。
新国王一上任,就宣布阿富汗独立,收回全部主权。
同年5月,英国再次组织军队入侵阿富汗,第三次英阿战争打响。
这一次,英军甚至用上了飞机这样的新式武器。
但由于阿富汗军队奋勇抵抗,再加上印度殖民地爆发了反英起义,尤其是印阿(印度-阿富汗)边境的普什图人反抗十分激烈。
英国终于彻底放弃了对阿富汗的一切企图。
战争打响后的第二个月,即签订了停战协议。
1921年,双方签署了正式协议,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
第三次英阿战争拉下了帷幕。
英阿战争也成为了之后数次阿富汗战争的缩影,即:
外来的大国总是能够在正面战场上顺利击败阿富汗的军队,他们可以轻松夺取阿富汗的首都和各大城市,但一旦这些大国有了在阿富汗驻军的打算,就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帝国坟场”的诅咒随之开启。
英国是,苏联是,美国也是。
04
独立后的阿富汗,一度进入到了现代化的快车道。
早从公元8世纪开始,阿拉伯人把伊斯兰教带到了阿富汗,这个国家已经被伊斯兰教浸润了上千年。
再加上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导致阿富汗人、尤其是大量的农村人在思想上非常保守闭塞,伊斯兰教法就是他们的行为准则。
新国王阿曼努拉虽然成功带领阿富汗人实现了国家独立,但他也清醒地看到了阿富汗和西方国家的差距。
这让阿曼努拉下定决心要进行现代化改革。
怎么改?
学土耳其。
奥斯曼土耳其曾是伊斯兰世界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后来因为输掉了“一战”而遭到肢解。
1919年,在国父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击退了入侵者,开启了现代化改革。
(凯末尔)
阿曼努拉以土耳其的改革为范本,颁布了阿富汗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而且这部宪法也大量借鉴了土耳其的宪法)
这件事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它意味着世俗法律在阿富汗首次超越了伊斯兰教法。
此后,阿曼努拉又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包括开办世俗学校(包括女子学校)、发展文化教育、扔掉罩袍改穿西服,禁止贩卖奴隶(在此之前阿富汗还是个半奴隶制国家)、修筑公路、建立电台等等。
(王后的着装引起了宗教保守派的强烈不满)
诸如此类的改革,不仅触怒了国内的宗教保守势力(认为这些改革是在亵渎他们的宗教传统),还触动了部落长老和地主阶层的利益。
举个例子。
阿曼努拉曾打算在国内修建大型水利设施来解决灌溉问题,这对于缺水的阿富汗来说,毫无疑问是一项惠民工程。
但这项工程在推动过程中却遭到了村民的大量反对。
为什么?
因为它触动了米拉布(Mirab)的利益。
米拉布翻译过来就是“分水人”的意思。
在过去,阿富汗不同村落之间常常因为争夺水源而发生互殴。
但老是打架伤亡太大,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
所以后来阿富汗的村落之间就自发形成了一种机制——推举德高望重者,也就是米拉布来进行协调。
这些拥有水资源分配权的人,自然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
而一旦国家开始修建水利设施,水资源的分配权就落到了政府的身上,这相当于直接剥夺了米拉布这个阶层的权力。
于是这些既得利益阶层就开始搞事了,什么你家村子的水比以前少了,隔壁的村子水更多了,还不如不要修建水渠啊等等,反正就是想方设法挑唆村民反对政府修建水利设施。
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社会改革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哪怕改革符合国民的整体利益,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但实施过程中,依然可能会遭到既得利益阶层的反扑,而那些原本可以因为改革而受益的民众,甚至可能会被反对者利用,成为反对改革的炮灰。
偏偏阿曼努拉这个人在改革这件事上执念很深,因为嫌改革进度太慢而变得越来越激进。
这进一步加剧了反对者的不满。
1928年底,反对他的部落在宗教保守势力和地主阶层的支持下,发动了叛乱。
阿曼努拉派王室的军队前去迎战,但因为过去这些年他一心只想着改革,疏于对军队的训练,王室部队很快就输给了叛军,甚至大规模地向叛军投降。
阿曼努拉逃离了王宫,并辗转经印度前往欧洲。
之后的三十年,他一直在欧洲流亡,并最终死于瑞士,享年68岁。
05
阿曼努拉流亡后,阿富汗经历了短暂的动荡,直到纳迪尔继承了王位。
纳迪尔同样主张走现代化路线,但有阿曼努拉的前车之鉴在,他的改革变得温和了许多。
比如,阿曼努拉要求女性扔掉罩袍,改穿西式的服饰,甚至还在城内划定了“无罩袍区”。
而纳迪尔则不再去挑战类似的传统习俗,而是把改革的精力放在经济、基建和教育方面,包括修公路,建银行,还开办了阿富汗的第一所大学——喀布尔大学
但即便是这样,纳迪尔依然遭致了传统保守势力的反对。
(纳迪尔)
1933年,纳迪尔在出席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时,遭到了枪杀,当时19岁的王子查希尔在现场目睹了一切。
几小时后,查希尔被推举为新一任阿富汗国王,他也是阿富汗历史上的最后一任国王。
(查希尔)
在这位末代国王的治理下,阿富汗进入了难得的“黄金四十年”。
由于年少时就曾被父亲安排到法国留学,查希尔在对外交流上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在执政期间引入了大批的外国顾问和技术人员帮助建设阿富汗,他主张建立一个包容、开明、现代化的阿富汗。
查希尔还有一个搭档,即他的堂兄达乌德
达乌德是个激进的维新派,主张土地改革、妇女解放、发展工业和经济建设,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1953年,达乌德被任命为首相后不久,就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农业和基建。
(达乌德)
搞项目钱不够怎么办?
达乌德上演了一个骚操作。
由于当时美苏两国都想拉拢阿富汗,达乌德先是跑到苏联去要了1亿美元的贷款,紧接着又飞去美国,索要修建坎大哈国际机场的资金,而且还真的被他拿下了这笔贷款,一度在美苏两边左右逢源。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达乌德重新启动了阿曼努拉未能成功的社会改革,他鼓励妇女摘掉面纱,支持男女生一同上学,引入西方文化,打破陈习陋规。
在达乌德担任首相期间,阿富汗的现代化改革有了明显的进展,那十年也被称为“达乌德的十年”。
但达乌德同时也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习惯于独断专行、不容异议,树立个人权势,也威胁到了查希尔国王的地位。
在外交上,达乌德也越来越倒向苏联(苏联给的援助比美国更多,而且他在执政理念上也更倾向于苏联模式),逐渐背离了阿富汗的外交中立原则。
1961年,达乌德又因为和巴基斯坦的领土纷争,粗暴地关闭两国边界。
而在冷战时期,巴基斯坦曾是美国的盟友(双方于1954年签订了双边防御协定和援助协定,直到苏联解体前夕,美国停掉了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双方关系急转直下)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交恶,让美国对阿富汗愈加不满,并撤走了援助阿富汗的技术人员。
查希尔国王正好借机向达乌德施压,要求其辞去首相职务。
达乌德辞职后,发表了《告国人书》,称“向普什图族的同胞们致以最诚挚的同情”和“希望普什图人民胜利地实现他们神圣的民族愿望”。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达乌德辞职是不情不愿,他还有宏图大志尚未完成。
而查希尔国王则立即组织修订了宪法,仿照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限制国王的权力,并禁止王室成员参政和在最高法院任职。
你可以把这次的修宪视为进步的政治改革,但对于达乌德而言,这是从法律上堵死了他复出的可能。
此后,达乌德蛰伏了整整十年,实则暗中积蓄力量。
直到1973年,他趁查希尔去意大利治病和休养的契机,发动了7.17武装政变。
政变成功后,达乌德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阿富汗共和国,并由自己担任国家主席兼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最高经济委员会主席,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之后,达乌德启动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限制王室特权(为了表明决心他还取消了自己的亲王封号),推动国有化改革和土地改革,制定劳动法保护工人权利,限制农村高利贷,以及进一步推动政教分离。
这一系列的改革同时触动了王室利益、民族资产阶级利益、部落长老和农村大地主阶层利益以及传统宗教势力的利益,相当于把能得罪的群体全都得罪了个遍,自然遭到了既得利益群体的疯狂反扑。
尤其是部落势力和宗教势力,他们联合起来发动了“穆斯林抵抗运动”,实则是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和中央对抗。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达乌德也变得越来越独断专行,并以高压手段镇压反对他的人。
最终,这场以实现现代化为目的的政治改革,由于步子迈得太大,反倒让阿富汗陷入到了持久的动乱之中。
此起彼伏的叛乱让达乌德开始反思,自己的改革是否过于激进,他的政治主张也因此开始“右转”,并开始寻求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
达乌德的转变引发了苏联的极大不满。
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亲苏联的左翼政党)的武装分子杀进了总统府(即旧王宫,达乌德全家都住在那里),达乌德全家30多口人除了一孙女外,全部被当场打死。
外界普遍认为,这场政变的背后,有苏联的支持。
06
人民民主党上台后,其党首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阿富汗民主共和国(上台的时候顺带把国家名字也改了)最高领导人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此人是勃列日涅夫(苏共第5任总书记)的学弟,极端亲苏,执政后更是对苏联言听计从,阿富汗彻底沦为苏联小弟。
但他的亲密副手哈菲佐拉·阿明认为,塔拉基的做法是对苏联的投降主义,阿明主张重新平衡和美苏的关系,让阿富汗走上一条独立的民族主义路线。
(哈菲佐拉·阿明)
两人的关系也由此破裂。
阿明的存在也让苏联非常不满。
苏联和塔拉基联合策划了对阿明的暗杀行动,却被阿明逃过一劫。
死里逃生的阿明干脆反过来推翻了塔拉基的政权,由自己来担任一把手。
阿明上台后,立即召见了苏联大使,就暗杀事件对苏联发出警告,并要求苏联别再干涉阿富汗内政。
此后,阿明又对国内的亲苏势力进行了清洗,并限制苏联在阿富汗的渗透。
一个月后,一不做二不休的阿明,干脆把苏联策划暗杀他的整个过程公之于众,引发国际舆论哗然。
这也让苏联恨死了他。
1979年12月底,即阿明上台后的第3个月,苏联发动了对阿富汗的武装入侵。
阿富汗战争(苏阿战争)又一次打响,帝国坟场的诅咒也再一次应验。
此前苏联曾计划,通过数周的时间推翻阿明的政权,然后在阿富汗扶持一个亲苏的新政权,然后就可以速战速决了。
谁能想到,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十年。
而战争的进程则和一个多世纪前的英阿战争非常相似,即入侵者能够非常轻松地占领阿富汗的各大城市,但随后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为了抵抗侵略,阿富汗人源源不断地加入了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在崇山峻岭之间神出鬼没,由苏联扶持起来的傀儡政府根本控制不了国内局势,这让苏联不得不派兵驻守阿富汗。
而且,阿富汗的地形使得苏联的机械化部队无法展开,导致“剿匪”工作进展艰难。
另一边,美国、沙特和巴基斯坦,也纷纷介入阿富汗局势。
前面说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存在领土纷争,这主要是英国留下来的后遗症。
阿富汗是以普什图人的聚居地为起点建立起来的国家,但英国殖民者到来后,强行在他们的领地上划了一条杜兰德线,并把杜兰德线以东的领土,划给了英属印度。
后来印巴分治的时候,这片土地被巴基斯坦所继承,但当地的居民依然以普什图人为主。
所以当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有上百万的阿富汗难民,逃往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带。
当地的普什图人出于民族情感,也愿意接收这些阿富汗难民。
这些难民营后来成为了培养阿富汗“圣战者”的大本营。
那么,巴基斯坦政府为什么会同意呢?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
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引起了全世界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联合国通过了《要求外国军队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决议,并为阿富汗难民提供免费的水和食物。
如果拒绝这些难民,显然违背了人道主义。
更重要的是,美国希望巴基斯坦收留这些难民(再解释一遍,当时的巴基斯坦是美国阵营的),并将其作为训练“圣战者”的基地。
十年前的越南战争让美国吃尽了苦头,所以当美国看到苏联主动跳进阿富汗战争的泥潭后,正是求之不得。
游击队对苏联的反抗越激烈,越持久,就越能帮助美国削弱苏联。
于是美国不仅派出军事人员帮助训练这些“圣战者”,还为他们提供了先进的美式武器。
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甚至还亲切接见过他们。
而这些抵抗势力之所以被称为“圣战者”,还有一方面原因是来自沙特。
沙特这个国家我之前专门写过(详见《从沙特的待遇看国际关系的真相》一文),他们的国教是伊斯兰教逊尼派下面的一个分支——瓦哈比教派。
这是个非常极端的原教旨主义教派,具体表现在:
1.要求信徒完全按照《古兰经》和圣训中的教诲去生活。
2.极端排外。
3.动不动就要发动圣战,导致盛产恐怖分子
沙特出于传教的目的,在巴基斯坦的难民营开办了免费的宗教学校。
再加上当时的巴基斯坦政府不允许难民乱跑,于是大家没事就跑去宗教学校听课。
就这样,这些宗教学培养出了大量的瓦哈比教派信徒,尤其是那些在难民营长大的孩子,他们从小接触的就是极端宗教思想,这为后来塔利班的掌权,奠定了民意基础。
综上所述,当时的情况就是,美国出人(教官)出武器,沙特出钱办学校,巴基斯坦提供训练基地,为阿富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圣战分子,去抵抗苏联。
而苏联也只能源源不断地向阿富汗投入资源,才能暂时控制住局势。
关键是,在阿富汗的投入根本看不到头,就好像在苏联的身上划了一道持续掉血的伤口。
无奈之下,苏联于1988年启动了撤军行动,并于1989年彻底退出阿富汗。
整整十年,苏联经历4任领导人,累计向阿富汗派遣了62万人次(其中死亡1.4万人,伤残5.3万人),还耗费了450亿卢布,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场战争的失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帝国坟场的名号,响彻全球。
07
苏联撤出后,阿富汗人民又一次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内战。
当初美国和沙特共同训练出了大量的圣战分子,这些圣战分子没什么文化,只会打仗,手里还握有武器。
一旦外部的敌人消失后,迅速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各路军阀。
这些军阀先是用了三年时间合力推翻了苏联留下了傀儡政府。
之后,彼此为了争夺资源和权力,就开始相互厮杀。
从1992年开始,几股势力围绕着首都喀布尔进行争夺,而且动不动就用火箭弹往城市里轰,导致阿富汗的国家博物馆被炸,大量无辜平民死亡。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在发生。
这让阿富汗普通老百姓对军阀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尽早建立起一个安全、稳定的国家。
这样的局面,也让一个叫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的虔诚信徒非常失望。
奥马尔曾参加过反抗苏联的“圣战”,并且因为作战英勇,曾4次负伤,并失去了自己的右眼。
(奥马尔)
苏联撤军后,奥马尔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宗教学校的校长。
1994年,当地的一个小军阀袭击了奥马尔的学校,并劫走了数名女学生。
奥马尔带领着追随者对军阀展开追击,成功击毙了他们,还把女学生给救了回来。
这件事在阿富汗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奥马尔和他的追随者们自称“塔利班”。
塔利班在普什图语中是“塔里布(Talib)的复数形式,而塔里布意为伊斯兰宗教学校学生,所以塔利班相当于“学生们”的意思。
塔利班出道后即宣称要将阿富汗从军阀和腐败中解放出来,并建立起一个纯净的伊斯兰教国家。
这样的政治口号很快吸引了渴望统一的普什图族民族主义者和宗教保守势力的青睐。
尤其是那些曾经接受过美国训练的“圣战分子”,奥马尔的宗教理念和他们一拍即合。
于是这个最初只有800人左右的组织获得了迅速壮大,并吸引力大量圣战分子的加入。
并且,这群人纪律非常严明、生活也很朴素,作战还非常英勇,获得了民意的支持。
1996年,塔利班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夺取了喀布尔,并占领了阿富汗90%的领土。
然而,当塔利班真的执掌政权后,很多曾经支持他们的人们懵了。
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想建立“纯净的伊斯兰教国家”,塔利班的支持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以为这只是一个口号而已,没想到奥马尔居然是认真的。
在塔利班政权的统治下,阿富汗回到伊斯兰教极端传统的生活方式:男人必须蓄须,女性必须穿黑袍戴面纱,只能露出两只眼睛,并禁止与家人以外的男性接触,也不允许老百姓看电影电视和听音乐,甚至连放风筝都不被允许。
反正就是完全按照《古兰经》和圣训中的教诲去生活。
阿富汗一夜回到了神权体制。
(200年3月,塔利班又不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反对,炸掉了巴米扬大佛)
08
2001年,9·11事件爆发后,美国曾要求塔利班交出本·拉登,被奥马尔一口拒绝。
塔利班称,除非美国能够拿出确凿的证据,否则他们不会交出这位尊贵的客人。
为什么塔利班要力保本·拉登
原因可能主要为以下两方面:
一是本·拉登也是极为虔诚的瓦哈比教派信徒,他和奥马尔在宗教理念上志同道合,两人“惺惺相惜”。
二是本·拉登曾大力支援过阿富汗抗击苏联(作为沙特的一个贵族子弟,本·拉登曾亲赴阿富汗战场,参与对苏联的反侵略战争),也曾在塔利班夺取政权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援助。
可以说既是金主,也是恩人。
除此之外,还有传言说,两人互相娶了对方的女儿,互为岳父。
塔利班的拒绝正好给了美国以借口。
2001年10月,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美阿战争)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表示,要在阿富汗打一场经济适用型的战争。
战争最初的走向也的确如他所愿,仅仅数周之后,美军就攻占了喀布尔,推翻了塔利班的统治。
或许是因为正面战场赢得太过顺利,让美国开始有了新的打算:
如果连阿富汗这样的帝国坟场都能被改造成美式民主国家,那将在全世界树立起一个榜样,并向世界证明美国制度的优越性。
于是,美国开始了对阿富汗的重建计划(民主化改革)
在美国的扶持下,卡尔扎伊于2004年成为了阿富汗首位民选总统。
(卡尔扎伊)
然而,2006年,塔利班卷土重来,并与政府军发生了激烈交锋。
美国随后就发现,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民选政府,完全不是塔利班的对手,不得不向阿富汗增兵。
早在2003年的时候,美国留在阿富汗的部队数量仅剩8000人,但奥巴马上任后,为了速战速决,于是派遣大量美军前往阿富汗,巅峰时期的驻阿美军一度超过10万人。
然而,大量的增兵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效。
因为塔利班成员可以在农民和武装分子之间无缝切换,难以辨认。
好不容易发现了他们,对方躲进山里你又追不上,等你松懈了,他们又跑出来打游击。
更讽刺的是,阿富汗政府军内部也遭到了塔利班的渗透,有些人甚至在美军行动前偷偷向塔利班通风报信。
反倒是巴基斯坦那边,海豹突击队于2011年发现了本·拉登的踪影,并成功将其击毙,结束了长达十年的追捕工作。
撤,还是不撤?
如果撤,那过去这些年美国在阿富汗的投入都将成为沉没成本,但如果不撤,你不知道对阿富汗的投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奥巴马还是想撤。
反正本·拉登已经击毙了,他不希望美国继续在阿富汗投入资源。
但美军不同意。
他们的理由是,一旦美军撤离,阿富汗的民选政府就将倒台。
这个判断当然没错,但军工复合体作为美国对外战争的受益者,自有利益在阿富汗。
2014年,奥巴马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但直到他卸任时,美军都没能撤离。
特朗普上任后,同样喊着要撤出阿富汗,但军方和共和党的建制派依然不同意,原因同样还是出于利益。
2019年开始,特朗普政府先后与塔利班进行了9轮谈判,并于2020年2月达成协议,约定美军将于14个月内撤离阿富汗。
拜登上台后,将撤离时间改为9月11日之前。
这个日子正好是9·11事件的20周年纪念日。
2021年7月,美军的大部队撤出了阿富汗,并将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移交政府军。
在此之前,拜登曾信誓旦旦地表示,阿富汗有30万训练精良的部分,塔利班也不是北越,塔利班重掌政权极不可能。
随后就遭到了塔利班啪啪打脸。
从8月6日,拿下第一所省会城市(扎兰季市)开始,塔利班只用了10天时间,就拿下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并于8月19日宣布建国(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回顾这场战争,“美国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历任4届总统,耗费2万多亿美元,损失2000多名士兵,最终成功地把阿富汗的政权从塔利班换成了塔利班。”
帝国坟场的诅咒,又一次应验了。
09
从大英帝国,到前苏联,再到今日的美国,为什么阿富汗总会成为帝国的坟场?
我认为关键还是统治成本的问题。
从历史上的三次阿富汗战争可以看出,想要攻占阿富汗的首都和大城市并不难,但难就难在维持对阿富汗的统治。
对于外来入侵者而言,他们必须源源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勉强控制住当地的局势。
这就相当于阿富汗在入侵者身上划下一道无法治愈的伤口,让对方持续不断地失血,消耗他们的国力。
直到这些入侵者认清形势,接受所有的投入都只会变成沉没成本,然后仓皇离去。
英国是,苏联是,美国也是。
这些惨淡的现实,最终成就了阿富汗“帝国坟场”的名号。
这个名号听起来很厉害,但是反过来,帝国坟场既是对入侵者的诅咒,也是对本国的枷锁。
因为统治成本高的另一面,是这个国家的治理难度非常大。
所以你会看到,阿富汗的历任统治者和改革者,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极左政权、神权政治、美式民主制,但这些尝试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阿富汗的历史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当我们在讨论国家的治理时,应该要认清一点——并不是每个国家的发展难度都是一样的,所以还是要因地制宜。
而阿富汗正好是属于“地狱级”的难度。
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地理条件过于恶劣
阿富汗这个国家,山地比例实在太高,导致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被大山分隔成了一块又一块的碎片。
而这些碎片又被大山所环绕,交通不便,环境闭塞,天然就容易形成一个又一个的部落。
每一个部落又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强烈的部落认同,这就导致了不仅是外来势力的影响力很难渗透进来,本国统治者想要搞现代化改革,同样非常艰难。
当然,山多带来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适合打游击战。
先进的机械化装备难以在山地展开,而本地人因为熟悉地形,往往神出鬼没,这也是阿富汗人无法被彻底征服的一个重要原因。
2.地缘环境过于凶险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亚洲的十字路口。
(图源:地球知识局)
对于19世纪的沙俄而言,一旦拿下阿富汗,就有机会打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而对于当年的英国而言,拿下阿富汗,就可以成为拱卫印度的屏障,并遏制住沙俄势力的扩张。
到了苏美争霸时期,阿富汗直接和苏联接壤,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必然会想方设法避免阿富汗倒向西方,甚至不惜为此发动战争;而对于美国而言,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又正好成为了消耗和削弱苏联的契机,所以美国联合沙特和巴基斯坦,源源不断地为阿富汗抵抗势力培养“圣战分子”。
当然,这些“圣战分子”后来又有相当一部分加入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为了美国的敌人,这是美国所未料到的。
正是因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过于重要,那些个大国为了己方利益,都会想上去掺和一脚。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地缘环境决定了这个国家永远无法独善其身。
3.民族和宗教问题过于复杂
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是普什图族,但普什图族的占比也仅为42%,不具备绝对优势,而塔吉克人、哈扎拉人和乌兹别克人的占比分别为27%、9%和9%。
这些少数民族往往有自己的民族认同和部落认同。
这就使得阿富汗想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式国家变得非常难,推动改革更是难上加难。
在阿富汗的历任现代化改革进程中,各少数民族没少站出来反对。
而一旦中央使用武力进行镇压,又会激化民族之间的矛盾,使得这个国家内部,有比较强的分离主义倾向。
相比之下,共同信奉的宗教,反倒是把这个国家凝聚起来的一股力量。
但宗教保守势力太强,又会反过来阻碍政府的改革。
以至于阿富汗每一次现代化改革的浪潮,最终都被保守势力拍回到了沙滩上。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查希尔国王治下的“黄金四十年”,阿富汗的现代化改革不是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了吗?
但其实哪怕是在巅峰时期,阿富汗的城市化率也不过15%左右。
那些老照片里穿着时尚的阿富汗女性,只存在于大城市,而在广大农村,伊斯兰保守势力依然禁锢着女性。
如今的阿富汗,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政教合一的路线上去了。
当然,在和美国斗争的这二十年里,塔利班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温和派开始取代极端主义,成为了塔利班内部的核心力量。
8月17日,塔利班发言人扎比胡拉·穆贾希德曾作出5点承诺:
1.保障女性权利,不会有歧视;
2.不会独揽大权,而是将组建一个有各方参与的伊斯兰政府;
3.赦免所有阿富汗前政府官员,不会采取报复行动;
4.允许私营媒体继续存在,但前提是这些媒体不反对伊斯兰价值;
5.阿富汗的领土不会被用来对付任何国家和任何人。
这些承诺是否可信,我觉得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
至于阿富汗何时才能真正走入现代化,50年,100年,还是500年?
说实话,我不知道。
但我确定的是,阿富汗的出路只能靠阿富汗人自己来寻找。
因为这个国家的国情真的太复杂了,部落和国家,世俗和宗教、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力量,反复拉锯又相互交织。
任何激进的改革,都注定会遭到激烈的反扑,并最终走向失败。
阿富汗能依赖的,应该是一种温和而渐进的改革,在改革中整合各股力量。
就像一颗树的生长,从树苗开始,一点一点,自然生长。
域外国家的强行干涉,只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无尽的动乱,并再次坐实“帝国坟场”的称号。
最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第一次阿富汗战争(英阿战争)结束后,英国走向了没落;
第二次阿富汗战争(苏阿战争)结束后,苏联走向解体了;
那么,第三次阿富汗战争(美阿战争)的结束,会成为美国走向衰落的先兆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
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