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烂尾的国综市场。

唯独它“逆流而上”:
第一季6.8,第二季7.6,第三季8.0,节节攀升。
第三季更是直接成为“现象级”。
——如今到了第四季。
第一期刚播不久,已收获2.84亿播放量。
到这。
Sir不说啥,你也猜到Sir要说啥。
《脱口秀大会 第四季》
第三季,Sir曾形容过是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尝试。
原因,和残酷的赛制设定相关。

对比一二季的累加制,第三季赛段增多,新老选手交锋,淘汰率提高。
比如“新线下之王”杨蒙恩,前后拿了两次爆梗王;
House初次登场,就淘汰了脱口秀一姐思文;
以及最大黑马——
第三季李诞“最美意外”的大种子选手,也意外成为了脱口秀之外,各行各业通打的青年偶像。
李雪琴。
第四季?
更大型的职场真人秀来了。
选手,真·各行各业。
舞台,每个梗之间流动着的,都是行业的差距、世界的参差。
就像李诞开头打出的标语:
“每个人都可以当五分钟的脱口秀演员。”
言下之意——
把脱口秀还给观众,让荧幕的舞台下沉,让民间的才华上浮。
新人们虽然0经验,但胜在边框无限制,战斗值蓄满,多硬的骨头都敢啃。

老选手即使保持水准,也容易被视为“疲态”,甚至随时被无情“辞退”。
这是内卷啊……但又是一种“外卷”。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又一次突破常规了。
外卷了更多的民间才人,进入了一个超级内卷的游戏。
01
新力量
洗牌,总是残酷的。
从来只见新人笑,谁人记得旧人哭。
第一个上场的,旧人,江梓浩。

上过三季脱口秀,台风和节奏都娴熟,但娴熟的套路……就是硬伤。
看看一个努力的青年是如何谨慎小心地输给了套路吧——
一开始,江梓浩拿和王勉、杨笠的“小故事”开涮。目的明显,想通过王杨的观众缘积攒好感。
可用力过猛,开头承诺了“真人真事”,到杨笠眼里成了尴尬的一句:
他怎么开始造谣……
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
但如果针对来说脱口秀这门手艺,这句话得再拆:
台本十年功,控场十年功,也许才有台上的十分钟。
台本不管好不好,台上你还得看反应啊……
看得出,江梓浩对台上的油门与刹车,还缺乏脚感。
同样一个自黑的“我很帅”段子,他和别人的表现就有高下——
说自己“脱口秀李易峰”,可以。
可氛围没到呢,就直接抛一句话,尴尬了不是:
我太帅了
眼看没效果,他还不停,继续把自己和庞博、小北做对比……
他们那种帅
还是会有幽默和才华
掺杂在里面的
你就很纯粹一点杂质都没有
无效果N次的结果,就是反效果。

同样的自黑“我很帅”,看看新人张骏如何处理。
是的,这位当然也不算帅。
但他那个小表情,加上他优秀的“实验室女孩送巧克力”的小段子,还一本正经抛个概念,所谓“控制变量法”来做科学分析……哈哈哈。
行了哥,我信你帅。
观众服了,他又不让了。
下一秒,自我颠覆,破梗:

这个到时候要到电视上播了呀

你在手机上看这个地方
可能有弹幕开始骂我了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一般吗
你要问,区别在哪?
Sir想,脱口秀的高手,往往都强于一份敏锐的通感。
他似乎总能“提前感知”场下的温度(观众会笑吗,会不笑吗,会尬吗,会意外吗……),再提前个1秒半秒,为观众埋伏下真正的意外,才能不可抑止发出真心的笑声。
这肯定不止是天赋,更是台下功夫。
功夫有了,才能累积表演的细节、观众体验的分寸感,再由高超的脱口秀艺人一一对应,形成细致精准的微操。
再说一个老将折戟的……这位,腕更大。
“脱口秀鼻祖”黄西。
他标准地客串了一场,什么叫中规中矩,没有爆点的演出。
虽然四灯晋级,但那可能只是一种对于开拓者和前辈的认可。
身为老艺人,黄西当然感受到了这份尬。
结束后,第一反应都不是去晋级区,而是打算离开……
黄老师是来客串的可以接受。
第四季最大的炸弹,才真令人意外。

第一期结束,直接淘汰了两个大牛,你猜是谁?
还是别猜了,一般人绝对想不到,李诞的左膀右臂被砍了——
王建国、张博洋。
双双淘汰。

弹幕一片哀鸣。
所以脱口秀的残酷就在这。
这玩意不仅烧脑烧智商,还烧经历、烧体验。
估计连脱口秀演员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面对才华的下滑,每每总要用“年纪大了、体力不足”来分析。
我们干这行太久了

年龄实在有点大
体力跟不上

所以我们决定
用两个人

写一份稿子
两人写一份,那写好也成啊。
可这两位前辈,整段表演与其说……就不与其了,不如说更像“即兴演出”。
每逢这种尬,Sir总会想起一些过往。
House关于银行职员的段子,李雪琴关于北漂的段子,王淼关于同居伴侣的段子……

每一位脱口秀选手最好的段子,总是那个“与生活最近的段子”。
虽然我们人生大致雷同,但有心的手艺人总能提纯,发觉那一点点不同。
可一行干久了,哪有那么多的不同?
当不同丢失了,自然又回到雷同,而雷同的人生只剩尬聊——
聊到“人生”这种大词,王建国虚了,不得已“哼哼”两声带过。
人生?哼哼。
这可能是本届脱口秀,隐藏得最深的自嘲。
如果说真实的生活体验还剩下一点残余。
那么应该是留在了王建国的肚皮上。
要不为什么全场加起来的笑果,不如一句场外互动搞笑。
李诞:王建国多少斤了现在?
王建国:我是明星了,不能说了
砧板上的肉在变老,但刀却依然锋利。
结束后,李诞评价说,这是1+1<2。

罗永浩补刀,这是1+1<1。

张博洋干脆继续自杀:
“我们写着写着,感觉有点1+1=0了。”
所以如果让Sir选一个从第三季以来,脱口秀大会出现最大的优点,就是:
残忍。
坐在台上的李诞,总会有心无意地,流露出老板、资本家式的冷酷。
冷酷有一万种不对,只有一种对——保证了这档综艺不断换血,推陈出新。
与张博洋王建国PK的,是一对新人组合,肉食动物。
他们是《脱口秀大会》四季以来第一对晋级的漫才(日本一种站台喜剧形式)。
他们的晋级,意味着脱口秀的视野正在悄悄拓宽。
“新”这个字,在以往《脱口秀大会》舞台,只是零星的黑马点缀。

第一季第二季,难免有江湖气、圈子气,大佬气。
但到了第四季,新,成了一种革命现象。
后浪,继续无情地拍打着前浪。
用自己生猛的体验和创新,拍打着那些已经“熟透了”的套路与技巧。
比如这位“社恐十级患者”鸟鸟。
开启脱口秀全新的“丧嗨”新门派。
用最丧的表情、最down的态度,说最嗨的脱口秀。
自黑无极限,关键看你脸生不生。
生,就是一种猛。
比如这位“人间兵马俑”张灏喆。
当你一边慨叹,第四季从哪挖来这么多耀眼的新人、新笑点时。
你是不是也会暗暗自省……
我们是不是,已经被李诞惯成了一个个无情的、健忘的观众?
02
新身份
其实,不全是。
以上案例不代表全部老选手。
比如颜怡颜悦,仍能推陈出新,一出手还是四灯稳稳拿下。
虽说是新段子,但立场还是“老”的,没关系,老归老,踩准这个点就有那味。
所以老选手要想活下去,往往只能抛弃干净原来的自己。
身份、人设、标签……好变吗?
最难。
但再难,也有人敢变——
“车间女孩”赵晓卉,前半段说的还是追星梗。
后半段,顺着被公司分配到市场部的契机,赵晓卉打起了“甲方”的新牌。

全程以一种“勒索式”口吻,把脱口秀说成了一部“幻想式爽剧”。
工作内容非常简单
就是当甲方
手上的项目也不多
最近在谈的就是
脱口秀大会的赞助
还有程璐。
“软饭男”、“离婚梗”,人家现在也抛干净了。
这一季,他的新身份是“领导”,内容随之延伸到了职场文化。
开场,就是熟悉的经典话术:

所以下面
我就简单地讲两句
你别以为他只是借着领导打哈哈。
下面的话各种狠——
讽刺领导智商、针砭职场工作量和上班时间……
一句,切中一个社畜笑点。
与程璐遥相呼应的,则是呼兰的“反内卷”。

呼兰以往总是胜在新奇,这次也是。
“内卷”,老生常谈的话题,呼兰却大开脑洞,想起了“鸟”。
一种大家都不想要的怪东西,却莫名其妙在“鸟”和“鸟”之间传递。
呼兰的段子,带着对人类的集体自嘲,带出了戏谑的荒谬感,角度不可谓不刁。
而你玩深的,就有人玩浅的。
浅的东西能玩好,更看手腕与技巧。
庞博。
从不喜欢苦大仇深,只爱抓取时下最流行的生活细节。
态度就四个字:我不理解。

先说剧本杀。
“我不理解。”

——为什么要浪费宝贵的周末休息时间,去跟一群陌生人开一下午的会!
奶茶。

“我不理解。”
——糯米、燕麦、豆沙、芋泥,还有咸蛋黄,这就是一个兑了水的粽子。
盲盒。

“我不理解。”
——盲盒就是小时候的小浣熊干脆面,而且它还干脆没有面。

然后开始一本正经地说胡话。
哈哈哈。
脱口秀,绝对是一门越来越难的手艺。
对选手而言,有冒头的崭新时期,也有疲倦期,振奋期。
每一个时期都要脱层皮。
也许第五季,王建国和张博洋也能如颜怡颜悦、庞博一样再度闪光。
因为我们身为观众,真爱看的。
绝不是一把冷酷的刀就那么悬在头顶,而肉也一动不动的在砧板上等着被剁。
03
新种子
说了过去和现在。
聊聊未来。
如果要评选第四季最炸的选手,Sir会给两位种子新人。
第一位,徐志胜。
可以说,徐志胜的表演,实在高潮迭起。

实图为证。
连李诞都没反应过来,说出了类似刀郎的歌词:

今年的“炸”场
比往年来的早了很多
这是一个纯粹“靠脸搞笑”的男人。
但胜在几乎一句话一个梗。
笑点之密集……这么说吧,你来得及笑,但你来不及呼吸。
比如聊直播带货。
得知老板让他负责推销面膜,他第一反应是:
“就我这个长相,你让我卖面和卖馍都行。”
(仔细看,加分点在眼眉)。
观众还没从上一个笑点缓过劲,徐志胜继续抛。
请重点留意徐志胜的山东口音:
出现在直播间的时候

看直播的观众也很激动
在那里疯狂地发弹幕
但我发现没有一条弹幕在问产品
全都是win号(问号)
完了吗?
没有。
抱怨自己脱发——

“这个长相还有什么能失去的呢?直到我开始脱发。”

由于“长得悲惨”,导致个人消费水平直线下跌——

楼下便利店买个牙刷,老板走过来……
“兄弟,这个最便宜。”

不能再爆料了,再爆Sir对不起你,你必须亲自看。
第二位,黄俊。
职业:上海外滩交通警察。
黄俊的“炸场”,证实了“每个人都可以当五分钟的脱口秀演员”这一节目理想。
来,Sir问你。
一个警察,啥时候会报警?
……被游客问路时。
人民英雄纪念塔?黄浦公园??上海第一家汉堡店???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这不是干警察,这是要考人文风俗地理。
再比如,抓酒驾。

Sir再问你:
酒驾,哪里抓最高效?
警察小哥有秘诀……蹲夜店呀。
顺便还调侃一句富二代。
这,就是你开跑车的代价
整场下来。
明明是个严肃职业话题,他却说得好像在聊“生意经”。
寓教于乐,举重若轻,高手。

最大的爆点,是他一段两倍速、流畅不磕绊的英文。
一下爆了三个灯。
完全打破了大众对交通警察职业技能的传统印象。

Sir全截图了,你自己欣赏。
说到这,一句话复盘一下这两季。
规则狠如刀,新人猛如虎。
仅前两期,被新生力量淘汰的老面孔就达14名。
可这不叫青黄不接。
因为一味对“黄”的呵护,往往反而导致“青”未接,“黄”已老。
这也不叫内卷。
而是一种良性外卷,打破了江湖和圈层,抓住最核心的游戏规则,才能让青黄彼此交错、成长。
去年第三季时,Sir提过一个问题:
什么时候,中国脱口秀才算成?
当时的回答是——当这个行业有足够多的舞台,容纳那些可能永远无法成为天才,但依然热爱这份事业的脱口秀演员时。
那么,第四季隐隐有点实现,希望未来继续保持:
不管新人旧人,都在努力打破界限,敢于踏入新境地,才可“幸存”。
新力量,指代创意;
新身份,难于破旧;
新种子,胜在突破。
三种对“新”的追求概括起来,简单来说就是先从换脑子开始:创新、有突破、有态度,不循规蹈矩,敢突破常规。
持续出圈的《脱口秀大会》,这次在赞助商里找上了小鹏汽车,能让二者一拍即合的最大契合点,就是同样追求“破旧立新”。
脱口秀大会是“段子新”;
小鹏汽车始终如一的,是“想法新”。
比如本届脱口秀大会官方指定座驾的小鹏P5。
作为全球首辆搭载激光雷达量产车型,你以为它是一辆自带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出行工具,其实它还是一间绝对私享立体环绕的观影空间。
你以为它只能简简单单充当个私人影院,其实它还能直接变身成置身户外的观景私密卧室,宽敞空间让你放心躺平仰望星空。
一辆车的百变空间,不仅把每一样创新都落在生活的实用之处,还绝对不玩重样的。
如果小鹏汽车也是一位选手,那它何止四灯晋级啊
其次,是态度。
小鹏汽车的新,绝不是口头说说。
而是真切地把每一样在传统意义上的破旧和未来时间轴上的立新,都用自己的方式落在了可以被表达的角落。
每一次品牌营销,都是小鹏汽车与“新”联手的大胆尝试。
之前联手NBA中国,海报上的slogan就是“登场即主场”,鼓励选手每次上场都要无所畏惧,勇敢纯粹。
这次,作为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品牌赞助商,小鹏汽车也在时刻关注这次大赛中的新力量。
堪称“最积极的赞助商”。
甚至,加入“战局”。
作为场外参赛选手,以#幽默新势力#的话题强势登场。
微博上,跟赵晓卉趣味互撩:
“本赞助商还有一个内定冠军席位。”
一句玩笑话,却不止是玩笑。
互撩的潜在呼声,是想与选手一起搞出新意思、新样子。
自信的人和品牌都相信,人的年轻无关年龄。
而是取决于你在任何时候,都敢于颠覆自己,尝试新花样,养成新心态。
Go on的前提,就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模样?
或许正如小鹏汽车海报上的那句话:
“每一朵前浪都曾是后浪,每一朵后浪都前途无量。”
Sir相信,它必定是后浪加前浪——
汽车的传统理念,与互联网优质基因的科学叠加。
就像脱口秀老选手一样,尊重世界的规律,也敢于突破常规;
也像新选手那样敢于尝试,在每个细节都优化自己,战胜过去的传统,蓬勃向上。
说了这么多,Sir希望你开着小鹏汽车,偶尔也带Sir兜个风。
你是新人,我是旧人。
但坐上小鹏汽车。
我们都是敢于突破自己、不断创新的牛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罐头盖的日与夜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