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总有人问进群的事情~要先添加小助手哦!
还没加小助手的,要抓紧呀!不管你想问怎么养娃,还是想听我们好玩的日常,都能直接进群即时交流。
Luke爸妈在线真人回复
粉丝们,我想死你们了
。希望大家都有愉快的端午假期,吃粽子的时候别忘了给孩子讲讲屈原的事迹。
翻照片发现我居然和屈大夫合照过

开始做公号之后,远离媒体的Luke爸开始关注网上的热点话题。居然还写了《生男不当陈思诚,生女勿成佟丽娅》这样的吃瓜文,尽管核心是也是谈论育儿观
Luke 爸发现最近大家开始审视鸡娃,反对育儿焦虑的声音多了。我家非常同意这个观点!Luke妈最近就写过《说说怎样养娃不焦虑,顺便聊聊哈佛大学持续70多年的研究》的分享。大家留言很踊跃。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Luke妈的育儿思路是找对窍门快乐鸡娃(没看过的戳
33岁当上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全靠一路偷懒》)。Luke爸想过如果Luke妈不鸡娃,我是不是要当个“虎妈”式的家长?两个人都不逼孩子是不是不符合潮流?
可想起自己“阶段性躺平”和“诈尸式拼搏”的经历,Luke爸就觉得孩子当然要管,可最重要的还是激发孩子的自驱力。
今天就和大家念叨念叨喜欢时不时躺平的Luke爸,如何在关键时刻给自己打鸡血

小学的时候,Luke爸其实一直是躺平的。家里除了说要好好学习,也没怎么管。但是吧,五年级的时候被我“躺赢”了
当时Luke爸要做手术,开颅那种
,没法参加了期末考试。因为Luke爸在班级里学习算是中游,所以学校决定也不用补考了,直接上六年级吧。
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
出院之前,班主任给我家带来一个消息。我们小学的教学资源一般(用现在话说就是“渣小”),打算开学考试摸底,把年级前五十名合并到一个重点班给最强的老师教,能鸡出来几个算几个。
据说全班男生都没拿这个当回事儿,暑假疯玩。但有那么一个男生,不得不在家平躺养病顺便看书。你猜出来是谁了吧
当时话说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天啊,我已经那么老了是吗?!)。。。小学不就是背么。
虽是渣小,但非常怀念我的小学
结果令人振奋,我们班14个人进入重点班,就Luke爸一个男生,万花丛中一点绿。当时正流行《机器战警》,一群班上的哥们儿问我是不是医生对我脑子做了什么,四班有“改造人”的传说不胫而走


经验#1:大家都不学的时候,你可以假装平躺但是偷偷学一下!
毕竟学校整体实力一般,Luke爸小升初考成绩平平,最后还是要交钱去重点中学的民办。
初中可能是Luke爸第一次从平躺的状态中站起来拼,一切看在钱的份上。十几岁时对钱开始有概念了,知道家里拿出来的不是个小数目
Luke爸好好学习的原因除了“对交赞助费的内疚”,还因为没有地方可以zuo
。初中的操场巨巨巨小
,整个操场就两个篮球场那么大。足球一脚就能从学校东头踢到西头墙外面。
太亲切!感觉教导主任就站在我身后
初三时Luke爸每天早上六点半从家出发,半路买好煎饼果子和锅巴菜去给班里开门,吃完开始做题。现在想想还很热血。靠着自鸡,Luke爸考上了天津最好的高中,起码当时最好。
经验#2:孩子的自驱力最重要!
去高中参观的时候Luke爸可开眼了,就和进城了一样知道吗?那大操场,跑道绕着足球场啊,就是恨不得吐着舌头跑两圈那种

是不是和我初中的照片对比强烈
面对诱惑,Luke爸选择了终日与篮球为伍,对学习付出的不是很多。因为我觉得即使拼了小命儿用处也不大,周围的人
太!牛!了!
这是为什么现在Luke爸对鸡娃这个概念持怀疑态度的主要原因,
牛娃们之所以牛很大程度是靠他/她们的天资和方法

Luke爸(左一)和同学们对答案

Luke爸当时的主要目标只有一个,别掉队。结果在各位牛人们“裹挟”下,我还是混进了本地两所985之一。据说至少要这样才不会被高中校长追杀
经验#3:躺平之前至少拼一次,要躺找个好的平台躺!
刚上大学的时候,Luke爸可是真的平躺了。这都是家长和老师说的,“上了大学就不用拼了”
。然而大三发现考研内卷啊,没个研究生学历根本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决定考研之后问题又来了,高数还挺难的。Luke爸就琢磨一下,发现考本专业环境工程要求数学二,而我喜欢的导师带的另一个专业市政工程要求数学一。
周围没什么人考市政工程,大概觉得数学一考的范围比较广,而且略难。Luke爸做了一个逆天的决定,我决定考要求数学一的市政工程!因为大家都不是什么数学天才,越难的话大家的分数就会都低一些,区分度小。
结果又让Luke爸蒙对了,后来加上面试成绩还弄了个专业第一
经验#4:努力重要,但是头脑清醒做出正确选择更重要。
上了研究生之后,科研很快进入正轨。专业第一免学费还有奖学金,别提多痛快。Luke爸要做的就是躺着毕业然后找个工作。可Luke爸觉得躺着怪没意思,要奋斗一下,想起了大三时萌发过的出国梦。
研究生阶段喜欢旅游,平遥

当时得自己英语四级虽然过了但是成绩不太行,我就想报名上个英语课。当时某著名英语辅导机构四级课800块钱左右,Luke爸觉得还挺贵。
但我又逆向思考了,钱都花了,不如再花多点上个难点的,以后我就能躺着考六级了啊

然后顺着价格表,比四级贵的是六级,再贵点的是托福,最贵的是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好,服务员,给我来这个
我当时都不知道GRE是什么
,后来弄明白了是美国和加拿大研究生院要求的英语技能考试。什么生僻词,大段科技论文理解,逻辑思维写作等等
。在那里
接触到了一大堆向我兜售出国梦想的同辈人,算是悄悄给我种了草。
研究生快毕业时想起了这个小梦想,Luke爸考虑是不是要读个博,是不是要换个学校读,要不要换个城市读,最后,干脆换个国家吧
Luke爸从平躺状态猛然起身,完成了初中之后的第二次奋斗:备考托福和GRE,熬夜准备申请资料
。这过程坚持了足足一年,一起开始准备的小伙伴很多都放弃了。
到美国的第一夜在机场度过
结果Luke爸还真拿到了几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最后挑个给钱最多的就来了。(对,没听错,给我钱
。)当时听说不要学费还一个月给一千多美金,Luke爷爷奶奶都听傻了。
经验#5:躺平可以,但是要保持能够随时支楞起来,然后坚持到底。
总结一下,Luke爸的从“渣小”(但我爱母校!)到全奖读研读博的经历,就是“阶段性躺平”和“诈尸式拼搏”的交替。
这样的经历,让我强烈质疑压“迫式育儿”对一个有自主思考的孩子的作用。家长不逼迫并不是说不管,而且重点应该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Luke爸初中和准备出国阶段的努力完全是自鸡
现在多了些沧桑
所以Luke爸妈对自己的要求是:
  1. 用引导和培养兴趣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2. 支持孩子的梦想。谢谢Luke的爷爷和奶奶没有在我毕业前坚持不找工作却专心申请出国的时候没有劝我放弃
  3. 储备物质条件
    (钱!)。这大概是培养兴趣和支持梦想的基础。谢谢Luke的爷爷和奶奶在我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拿出了赞助费

希望了解Luke爸时而躺平时而拼搏的历史之后,能供粉丝们参考和理解我的育儿思路,没准也能对你如何对待现在的内卷大潮有所帮助
同学们,我们下期见啦。下期一起来看Luke爸怎么帮助Luke疏导和表达愤怒情绪
Wait,还有资源!
经常有宝妈问数理思维的资源,之前分享过数学的(请看《双理工博士的“家常”数理启蒙》和《生男不当陈思诚,生女勿成佟丽娅》文末分享),今天就来点思维的:
德国逻辑狗思维游戏(中文打印版!)
实体版是需要孩子移动按钮来选择答案,打印版你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解题。
不同阶段适用于不同年龄,从三岁用到七岁没什么问题。各种素材包括数量,生活,观察,联想等等。
第一阶段
很简单
,是给小孩的初步建立观察和思考能力的。

到了
第五阶段
就要动动脑子喽

点【赞】+【在看】,扫下方二维码在公众号后台对话框发送“0615”,就能打印啦
也希望大家告诉我们想看的话题还有国内好玩的事儿~
喜欢我们推送的记得要点赞、分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