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哪些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第一财经通过对各大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普通地级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梳理发现,2021年上半年,收入最高的10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广州、宁波、苏州、绍兴、厦门和南京。
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城市
上海:金融重镇吸引高收入人群
上海是唯一一个上半年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大关的城市。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5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48元,同比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35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8.9%。
这个拥有2115万城区人口的超大城市,是全球第三大金融城市,地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该城市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研发创新等方面具有相比其他城市更高的优势进而吸引了大量中高端人才,提升了城市居民的整体收入。去年,猎聘发布的《中高端人才就业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在全国各大城市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中,上海占比最高,达11.9%。同时上半年全国城市活跃中高端人才占比中,上海也以14%的比重位居首位。
 “从招聘趋势可以看出,上海的人才流入正日益高端化。”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杨昕表示,这一方面与上海的产业发展新趋势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又与上海在人才政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升级优化息息相关。一份针对非沪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个人发展机会多、城市资源配置好、收入水平高,是他们选择留沪就业的主要原因。
位居第二名的北京,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38元,同比名义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4.4%。
上海陆家嘴夜景
杭州:数字经济加持城市竞争力
在上海、北京之后,新一线城市杭州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92元,超过了广深两座一线城市,位居第三。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306亿元,占GDP的26.7%,同比增长16.7%;两年平均增长13.6%,高于GDP增速6.6个百分点。相关产业中,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2%,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5.2%和23.4%。
2019年,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19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基于自身数据库以及官方数据,对上海、杭州、湖州、嘉兴、宁波、舟山、绍兴、金华、台州、温州、南京、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盐城、镇江、常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以83分的经济指数位于长三角第一名。
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2019)

数字经济产业极高的占比,说明杭州的产业结构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从去年起,杭州就开始了全面推动“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建设,数字经济一路高歌猛进。这让杭州在旅游、新消费等标签之外,又有了新的定位:中国硅谷。在杭州,除了阿里系、网易系,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头部公司也纷纷在此布局。杭州数字经济发源地西湖区,拥有万亿规模的蚂蚁集团、世界级云计算平台阿里云、比肩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西湖大学等行业头部企业与研究机构。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杭州市的互联网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进而带动了云数据、新经济等方面的崛起,经济转型颇有成效。
杭州市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也进一步吸引着全世界的高端人才。其中,西湖大学汇聚了以孙家栋、施一公、王坚等世界顶尖科学家为代表的48名“两院”院士,吸引了超过40万名高端人才、300个高层次创业团队,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40余万人,高端人才数量居杭州市第一。
西湖大学
2020年,杭州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3.6万人,同比增长106%;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三年全国第一,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杭州市政府陆续出台了更有利于人才落地的政策,比如除了逐步降低落户门槛,敞开胸怀,接纳各地人才建设美丽杭州,还有各类生活补助、租房补贴,更有人才首套住房优先资格,以及最高800万元的购房补贴。
得益于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以及高端人才的引进,近年来杭州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自然节节提升。
一线城市深圳以37026元位居第四,与杭州的差距为466元。另据第一财经推算,位列第五的广州上半年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713元。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预计数,与最终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宁波、苏州、绍兴、厦门、南京分列第6到第10位。
长三角:6个城市入围
从前十大城市的区位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其中长三角最多,共有6个城市入围。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群,收入高的城市十分密集。
这其中,地级市绍兴的表现颇为亮眼。上半年,绍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11元,同比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8.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2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22元,城乡收入比仅为1.74。
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对第一财经分析,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均衡,城乡收入差距小。浙江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导,藏富于民,每个县基本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很多县都形成各自特色的产业集群,各自都有鲜明的主导集群,各个县市发展的动力比较强劲。
前十名中,只有厦门位居三大城市群之外,地处闽南地区的计划单列市厦门,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93元,增长14.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6%。近年来,厦门经济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厦门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99.85亿元,增长15.0%,两年平均增长7.6%,两年平均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领跑。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厦门近年来大力补足包括地铁、桥隧、机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短板。同时厦门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几年的招商引资力度很大,一系列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厦门,高新产业整体发展势头不错。
能赚也能花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71元,名义增长18.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7.4%。上半年上海、北京、浙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同样位列前三名,分别达到23644元、21564元和17909元,均超过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成为最能赚钱又最能花钱的三个地区。
以最会花钱的上海为例,今年上半年,中国城市消费能力十强的城市排行榜上,上海排名第一——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48.44亿元,位居榜首,增速达到30.3%,是十强城市中增速唯一超过30%的城市。
此外,天津、广东、江苏、福建、重庆和湖北这六个省份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样在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之上。而辽宁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11324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整理编辑:万慧
图片来源:上海市政府官网、《2019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西湖大学官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