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C
今天的政府、大企业、公众人物,都需要研究怎么应对舆情风暴。舆情风暴无法准确预测会因为何事到来,但可以做准备,可以做预案。另外,今天的中国,其实也开始有类似西方“政治正确”的东西了。企业,公众人物都需要了解,什么是中国的“政治正确”。

1、
前一段时间引起轩然大波的阿里巴巴女员工被性侵一案,济南警方8月14日公布了调查结果。警方公布的材料情节曲折离奇,仍有很多疑团没有完全解开。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王某文和济南华联超市张某,因涉嫌强制猥亵罪,已被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信后续会有进一步调查,起诉和法院审判。
真相还待进一步调查,但有两点还是可以确认的。第一,是王某文和张某都不是啥好人。王某文网购避孕套,张某带着避孕套去酒店,去干嘛的动机很明确,只是没有得手。这两人绝非好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也没太多冤枉的。第二,报案的阿里巴巴女员工在互联网上发布的自述,有相当多的地方和事实有所出入。比如:第二天早上7点,是该受害人与张某联系,告知其房间号,并主动开门,其后发生了猥亵行为。受害人的内裤是张某带走的,而房间内的避孕套也是张某带来的。而受害人首次报警没有提及张某,陈述材料也只说了王某文的事情。
现在回过头去看阿里巴巴的HR和公司的处理方式,也不是那么十恶不赦。在警方调查结论出来之前,确实情况扑朔迷离。即使今天有了调查结论,还是有很多未解开的疑点。老实说,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阿里巴巴的HR应该马上让王某文停职,等待调查结果,没有调查结果就直接开除有点过严。当时,阿里巴巴HR也万万想不到这件事会惹起如此大的风波。
这件事就是真相如何,我们继续等待起诉和判决吧。
但不管真相如何,阿里巴巴这次都是灰头土脸了。公司形象,员工士气都受到了巨大伤害,这些都已经无法挽回。
2、
美国最近的超级大瓜,就是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的性骚扰一案。
安德鲁科莫是美国赫赫有名的政治家,1997年,40岁时,就在克林顿内阁担任部长一职。2011年当选纽约州长后,连任两次,至今已经担任10年州长。在Covid-19疫情期间,科莫是美国最闪耀的政治明星之一,科莫的每日疫情简报会成为美国人必看的电视节目,连特朗普在白宫的疫情简报会也不得不避让,多次推迟到纽约的简报会结束后才开始。
2020年11月21日,由美国“国际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他们将把2020年度的国际艾美奖颁发给美国纽约州的州长安德鲁·科莫,为了表彰其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展现的领导力和利用电视向人们传递信心。很多美国人都相信,科莫有可能成为民主党未来的总统候选人。
科莫出身于纽约州最著名的政治世家之一。他的父亲马里奥·科莫(老科莫)曾连任三届纽约州州长,任期长达12年,被称为纽约的“科莫王朝”。老科莫虽然被广泛认为是1988年和1992年两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领跑者,但他不仅两次拒绝寻求提名,还在1992年发表了提名另一位民主党人参选的著名演说。被他提名的人,就是克林顿。
然而,安德鲁科莫的政治生涯,因为性骚扰案,画上了一个句号。8月10日,科莫宣布辞职。
科莫性骚扰事件起始于2020年底,多名女性指控科莫性骚扰和性侵犯,从不当评论到强迫亲吻和抚摸等等。科莫开始的态度非常强硬,一条条驳斥了指控,说“事实与描述的大不相同”,“从未不恰当地触碰任何人或进行不恰当的性挑逗。”他还声称调查本身是由“政治和偏见”推动的。
在科莫的一份声明中,他列出了美国其他政治家,比如布什,奥巴马拥抱亲吻女性的照片。他愤愤不平的说:“为什么其他人做同样的事情,就没人说是性骚扰,而我做就是性骚扰。我是意大利裔,拥抱和亲吻本来就是我们表达友好的方式。”
这个声明,引发了舆论界更大的愤怒。一名女性作者这样反驳科莫:谁能认定一种行为是否属于性骚扰?不是骚扰女性的科莫州长,而是被骚扰的女性有权认定。别的政治家也许也有类似的行为,但是否属于性骚扰,只有被拥抱被亲吻的女性有权判断。如果被拥抱的女性认为是性骚扰,这就是性骚扰。即使女性当时认为不是性骚扰,如果多年以后,女性改变主意,认为这是性骚扰,那么这同样属于性骚扰。”
随后,纽约州总检察长发布报告,认为科莫对11名女性实施了性骚扰。随后科莫一败涂地,不得不引咎辞职。
一代政治强人,就此落幕。
3、
从这两件事情,我们能总结出什么,能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当然,少喝酒,和异性接触要谨慎这些简单的结论就不赘述了。
让阿里灰头土脸,让科莫被迫辞职的是什么?不是性骚扰或者猥亵这个事情本身,而是舆论风暴的力量。舆论风暴的特点是,一件看上去没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却能掀起一场滔天巨浪。
舆论风暴的力量非常恐怖。毁灭一家企业,一个政治家都不算什么。十年前点燃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之春”,就是一名突尼斯小贩的自焚,而后引发的在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舆论风暴。
我有一个类比:舆论风暴如同地震。地震是可以做中期远期预报的,某一个断层带,未来30年大概率会发生一起7级地震。这种预报是可以做到的。但地震是无法做到临震预报。说后天早上7点有地震,这一点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是完全没有能力做到。导致地震的驱动因素太过复杂,无法做出短期的准确预测。
舆论风暴也是这样,我们能大致判断什么样的领域,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措辞有引发舆论风暴的可能。但具体上,某个事件是否能引爆舆论,谁也无法预测。有时,很大的事情在舆论场可能悄无声息,一件小事却让全国人民争相吃瓜。
对于老百姓来说,舆论风暴也刮不到自己头上,吃吃瓜就可以了。但对于公众人物,对于大企业,风险就大得多。如何预防,如何应对舆论风暴,是需要自己研究考虑的?
今天我也就再唠两句。
4、
今天我们聊西方聊美国,经常提到一个词“政治正确”。关于西方的“政治正确”,有很多文字可以读,我就不赘述了。简单说,就是有些话有些词是犯忌讳的,一旦说了,就会有一帮人把你喷的不能自理。
NBA球员约基奇,随口说了一句“no homo",因为歧视同性恋被罚了2.5万美元。2005年,哈佛校长萨默斯在一次会议上说:大学中缺少女性科学家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两性之先天差异。他的讲话顿时掀起轩然大波,虽然萨默斯为此发表了公开信表示道歉,但基本没啥效果。他最后只好辞去校长一职。
这种例子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比比皆是。每个公众人物身上都背着政治正确的压力,也只有特朗普这样只关心自己基本盘的大嘴巴政客,可以不考虑政治正确的影响。其他公众人物,无论是大学校长,演艺明星,资深政客,大企业CEO,说话都小心得很。
听说美国的明星,都要定期接受公司关于“政治正确”的培训,免得大嘴巴找麻烦。
今天的中国,其实也开始有类似西方“政治正确”的东西了,公众人物,也必须开始有这种“政治正确”的意识,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做为公众人物,享受公众带给你的名誉和财富时,享受万人关注万丈荣光时,也必须有身处风口浪尖的意识,需要谨言慎行。否则,把你推上神坛的,也可能会把你打入地狱。
在“政治正确”面前,讲理是没用的,双标是天经地义的。上图这个讽刺漫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企业和公众人物,预防舆论风暴的第一点,就是要总结制定一套中国式的“政治正确”指引,了解主流的舆论思潮,了解哪些话会犯忌讳。同时了解什么样的事件,会触犯“政治正确”,有引发舆论风暴的潜在可能。
在西方在美国,有很多人讨厌动不动就“政治正确”。今天中国互联网舆论场的“政治正确”有的是正当合理的,但有时是过分的,也有点让人讨厌。
然而,这种事情,也只能适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特朗普那样无所顾忌。
至少那些演艺明星们,就应该好好学学中国式的“政治正确”,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免得一天到晚这个爆完那个爆。
对于其他公众人物正常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算这种观点与主流不一致,真没必要什么都要搞“政治正确”。
4、
如果舆论风暴已经发生,应对策略应该是什么?
这个和地震救援也有点像,第一要诀就是要“快”,要及时反应。地震救援有个黄金二十四小时,应对舆论风暴,也有个黄金“二十四”,甚至“十二”小时。
要在舆论风暴刚刚掀起时,马上做出应对。在事件扩大前,就及时回应,及时降温。无论大企业还是政府,都应该制定一套预案,防止舆情事件发生后,因为层层审批,犹豫不定,耽误了应对舆情的黄金时间。等审批完了,讨论清楚,事情已经不可收拾。
舆情事件,事实往往在第一时间搞不清楚。事实不清时怎么办?
一定要记住,吃瓜群众所关心的,不是事实,而是态度。一定不能等事实澄清,一定要第一时间表态。
那应该表什么样的态度?事实都不知道怎么表态?第一态度要诚恳,第二,态度上永远站在弱势一方,受害者一边。
不管受害者说的是不是符合事实,(大概率不符合)事实澄清之前,态度上,也一定要站在弱势的,受害者一边。因为舆论,永远同情弱势群体,同情受害者。在群情激奋时,说事实,给自己辩解,拉别人做垫背的,都没用。就是坚定地给予弱势群体最大的同情,表达站在弱势一方的态度。
对于需要做实质性动作的,比如阿里这次事件。实质性动作必须要做,但最好是一个可补救可逆的动作。阿里事件,在女受害人报警,警方已经有传唤行动时,就应该第一时间让王某文停职。停职不是开除,如果确实无辜,事后还有补救空间。航天投资张陶事件也应该第一时间停职。
今天这个时代,和十年前已经不一样了。十年前,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今天就可能引起轩然大波。企业、公众人物、政府,都需要关注网络舆情,制定应对预案。
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场舆论风暴会在哪里发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