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白知识」设置星标
 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文章 
在政治学、政治哲学领域,尼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和他的《君主论》(The Prince)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马基雅维利在这本书里建议统治者应当掌握欺诈之术,为了维持自己的政治生命和国家的利益,君主可以无所不为。
所以「马基雅维利主义」成为一个贬义词,它在很多人眼里简直是阴险狡诈、口是心非、背信弃义、残暴无情的代名词。
马基雅维利与他所处时代的人格格不入,他与那个崇尚人文、热爱艺术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似乎背道而驰。
但他本人也长着一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暗黑面孔吗?他真的是文艺复兴中的异类吗?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外交官,被誉为西方现代政治学奠基者。他提出的「政治无道德」思想也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在后世引发极大争议。

图片来源:Wikipedia
要了解马基雅维利本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读他的传记。

后世研究马基雅维利思想的作品很多,但为他本人作传的其实并不多,质量也参差不齐,而日本历史作家盐野七生的传记《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
盐野七生是「日本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她所写的《罗马人的故事》,生动有趣,是了解古罗马不可不读的通俗作品。
定居意大利的她在拜访了佛罗伦萨的象征——圣母百花大教堂后,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写马基雅维利这个人。
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夜景。该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杰作,也是佛罗伦萨的标志,由艺术大师乔托、布鲁内莱斯基等设计,完美融合了罗马式与哥特式风格。

图片来源:Wikipedia
盐野七生将马基雅维利引为朋友,她在书中说:

「马基雅维利也一定有他特别需要的某种东西。能否理解这种东西,关系到能否理解他本人,也关系到能否理解他在以《君主论》为代表的著作中所表现的思想。」
带着理解的角度,盐野七生笔下的马基雅维利不再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政治哲学之父」和「帝王之师」,而只是一个有些倒霉但诚实生活的可爱之人。
他喜欢下班和朋友去小酒馆喝酒,写起东西来轻快诙谐,工作的时候兴奋努力。
因此我们读这本书时,可能和马基雅维利没有什么距离感,仿佛他就是隔壁一个天天骑着自行车上班的小公务员。
不过我们要注意,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佛罗伦萨的兴亡。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
作者:[日]盐野七生
译者:田建华,田建国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题目呢?
这是因为,佛罗伦萨曾是个了不起的城市,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那个时代不是国家创造城市,而是城市国家」,而佛罗伦萨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盐野七生选择从马基雅维利切入,来讲述佛罗伦萨的这段历史,除了马基雅维利本身的可讲性以外,更因为他完整地参与了这座城市与时代的变迁,他的命运与之捆绑。
那么,马基雅维利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佛罗伦萨对他的政治生涯和思想有何影响?看似功利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背后,又蕴含着什么样的深层思考呢?
初出茅庐
1469年,马基雅维利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他的父亲是个律师,热爱收藏书籍。
马基雅维利雕像,手中拿书,表现其对书籍的热爱。

图片来源:Wikipedia
‍‍
很显然,马基雅维利的父亲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没有送马基雅维利去上大学。

那时的意大利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多个公国组成,其中就有佛罗伦萨共和国(参见《如何成为一个统一国家?》)。
它当时是美第奇家族(House of Medici)的天下,这个家族在后世最出名的是热衷于资助艺术家,比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晚期湿壁画(fresco)《最后的审判》,与《创世纪》同处于西斯廷教堂,受出身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克雷芒七世(Clement VII)委托而作。

图片来源:Wikipedia
‍‍
在《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这本书里,盐野七生花了几乎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来介绍美第奇家族的兴衰。

作为一本马基雅维利的传记,为什么要加入这么多美第奇家族的历史?
原因有两个:
第一,美第奇家族的兴衰非常巧合地对应着马基雅维利的幸福与失意,有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第二,一个人与他的时代是互作注脚的。
如果我们能理解马基雅维利的成长环境,也就是由美第奇家族把控的佛罗伦萨,我们也就更能明白他在《君主论》和其他著作中所表达的政治思想。
美第奇家族在华丽者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死后,就走了下坡路。洛伦佐的后辈并没有他那样的能力和魅力去治理佛罗伦萨,在遭到法国进攻后,美第奇家族仓皇出逃。
佛罗伦萨的人们把希望交给了一个叫做萨伏那洛拉(Girolamo Savonarola)的修士,而后又发现遭遇了欺骗,于是亲手将这个修士送上了绞刑架。
萨伏那洛拉被处死后,佛罗伦萨开始真正由共和国政府进行管理,其行政首脑被称为「正义旗手」(Gonfaloniere of Justice)。
一具女性尸体被带到正义旗手面前进行调查。

图片来源:Wikipedia
此时的马基雅维利29岁,依旧籍籍无名,但他马上就将迎来一份热爱的工作。

1498年9月19日,马基雅维利打败了三位无论学历还是年纪都比他更有优势的候选人,被录用为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秘书厅的秘书长。
这个职位官阶并不高,但实际工作却非常重要。
名义上,第一秘书厅负责外交,第二秘书厅负责内政;但实际上,第一与第二秘书厅一直是合署办公的。
第二秘书厅秘书长说白了就是第一秘书厅秘书长的助理,而他因外交任务出访的次数也远远多于第一秘书厅秘书长,所以处于「这个岗位上的人能够最先收到最新情报,接触到国家所面临的现实。
由于没有大学学历,马基雅维利没有升职的可能,也就是说,他的职业生涯在一开始就触到了天花板。他的工资也不高,远远低于第一秘书厅秘书长的工资。
但盐野七生认为,对于喜爱研究「政治的艺术」的马基雅维利来说,这是最好的工作了:没有比接触到最新情报更能令他兴奋的事,他有很多机会与各国大使直接交谈,还可以参与制定政策。
马基雅维利对于政治的洞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作为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代表,亲身考察法国、瑞士、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意大利其他各城邦的所见所闻。
政治思想逐步成型
由于市政内部分工不明确,马基雅维利除了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会到处揽活儿做,干得津津有味。上面派给他的工作量也因此越来越多,29岁的马基雅维利为此感到「欣喜而振奋」。
所以他又揽下了「正义旗手」秘书,也就是市政负责人秘书的活儿,这样他就能了解到在秘书厅接触不到的最高机密。与此同时,他又被任命为负责军事的「十人委员会」的秘书。
但他的工资并没有随着任职量的增加而增长,还是最开始那么多。
事多钱少,也没有升职的机会,马基雅维利却还对工作抱着巨大的热情。盐野七生说马基雅维利「就像一个贪心老太婆,什么都想揽在怀里,一旦揽进来又不肯撒手」。
马基雅维利在这三个岗位上待了十五年,像只工蜂般勤劳工作。
在这十五年间,有两件事对马基雅维利的影响颇深:一件是他与切萨雷·波吉亚(Cesare Borgia)的邂逅,一件是他组建了佛罗伦萨第一支正规军。
先说第一件事,切萨雷·波吉亚是谁?
他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是瓦伦蒂诺公爵,凭着权势和非凡的才干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军事生涯,在15到16世纪的欧洲大放异彩。
切萨雷·波吉亚(1475-1507),或译为恺撒·博尔吉亚,以其军事才能和权谋闻名。

图片来源:Wikipedia
马基雅维利第一次见切萨雷,是被派去和他谈判。切萨雷的势力包围住佛罗伦萨,将其逼得走投无路,佛罗伦萨只好派人和切萨雷谈条件。这次谈判只持续了短短几天,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真正让马基雅维利开始见证切萨雷手段的是第二次谈判,而这次,他们相处了超过三个月的时间。
马基雅维利在切萨雷身上看到了一个符合他全部想象的完美君主的形象。
切萨雷身体强壮,容貌俊美,沉稳老练,威严而高雅。他极有城府,没有人能猜透他的心思;他思想自由,不会受到传统的桎梏,也不害怕流言蜚语;他极富决断力,是一名优秀的武将。
马基雅维利在给佛罗伦萨政府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这位君主是一位真正具有力量的伟大人物,打仗勇猛果敢,再大的困难到他手里都会化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为了光荣和政府,他不知疲倦,不怕痛苦和危险,神出鬼没。」
在政治与军事的游戏里,切萨雷就是那个游刃有余又小心谨慎的高级玩家,没有人能看透他的心思。
在征服全部叛乱的领地之后,切萨雷说:「意大利灾难的根源消灭了」。
马基雅维利第一次听到除了但丁和彼特拉克那样的诗人以外,有人使用「意大利」一词。可见切萨雷并非短视之人,他的眼光长远而广阔。
只可惜天妒英才,切萨雷早早地战死沙场。
切萨雷对马基雅维利的影响很大。不是说他给予了马基雅维利什么新思想,而是他使得马基雅维利已有的模糊思想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来说,意大利的统一是他们共同的心愿,然而由谁来统一、怎样统一却是各国纷争的焦点。
切萨雷·波吉亚让马基雅维利认识到,君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建立和维持属于本国的军队;有了国民军的存在,自然会形成相应的法律和制度。
在此基础上,统一意大利这个最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公德目标才有可能实现。而为此,统治者应该将公德与私德区分开来,在二者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牺牲私德。
这就是为后世所诟病的「政治无道德」思想。
事实上,马基雅维利并非没有更崇高的道德目标,只是认为对于当时意大利的形势而言,统一意大利的事业可以摆在君主私人道德之前。这种政治伦理观固然功利,却也是现实政治急迫性所导致的结果。

实际上,统一意大利正是切萨雷想要做,也做了,却中途受挫的事业。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如此总结:
「迄今为止,我们曾在某个人身上看到过一束光芒,使我们认为上帝可能派他来救赎意大利。不过非常遗憾,在他事业的鼎盛期,他被命运所抛弃。」
对马基雅维利来说极为重要的第二件事,就是实践他的政治理念,组建佛罗伦萨自己的军事力量。
长久以来,佛罗伦萨都是一个军事弱国,一直仰仗于法国的保护以及雇佣兵打仗,而这无疑存在很多弊端。
当马基雅维利提出佛罗伦萨应该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时,政府高层并不同意,这在他们看来是「没有先例的新鲜事」,而他们对没有先例的事都抱有戒心。
于是马基雅维利开始四处奔波,以换得舆论支持。他奔走于佛罗伦萨周边的农村地带,到处招兵买马,想要把农民武装成步兵,这也是从切萨雷在意大利北部罗马涅(Romagna)组建地方农民军得到的启发。
他之所以不在城市里招募兵马,是因为佛罗伦萨的市民和他们的政府一样,觉得战争就应该交给佣兵。
马基雅维利最终成功了,这支军队成为了佛罗伦萨第一支正规军,并成功地为佛罗伦萨夺回了曾一度失去的比萨(Pisa)。
能否重新占有比萨,对佛罗伦萨而言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因为它需要以比萨作为出海口来恢复它早已不景气的经济。
比萨,意大利中西部城市,曾是利古里亚海岸港口(现已离海10公里),东距佛罗伦萨68公里,以比萨斜塔闻名于世。

图片来源:whc.unesco.org
在这件事上,马基雅维利组建的农民军团厥功至伟。整个佛罗伦萨都沸腾了。
马基雅维利也激动不已,以为他终于可以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壮大佛罗伦萨了。

然而,他只能遗憾地止步于此,因为被赶跑的美第奇家族回归了。
事业未竟,锒铛入狱
1512年,美第奇家族通过与西班牙合作重返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共和国的行政首脑「正义旗手」被赶下台并流放,马基雅维利也被免了职。
这听上去理所当然,一个国家要改旗易帜,担任重要职位的官员理应是要更换的。
但实际上,除了这两位,其他担任要职的人都没有被免职。
正义旗手被驱逐可以理解,他毕竟相当于政府首脑,可马基雅维利做错了什么呢?
其实,他什么也没有做错,只不过他的这个职位是美第奇家族认为最适合安插自己心腹的职位,不太显眼,却很重要。
于是马基雅维利自然要被免职,还因被认为有反对美第奇的嫌疑蹲了一个月大牢。除此之外,他还被要求缴纳相当于他十年薪水的巨额罚款。
此时的马基雅维利43岁,中年失业,家里还有妻子和四个孩子要养,还有一个孩子也将要出生。尽管他的朋友们替他垫付了罚款,但他的生活依然难以为继。
除此之外,最让马基雅维利心理上无法接受的,是他一夜之间被剥夺了所有工作——他无比热爱的工作。
他并不主张哪种政体是最好的,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的政体,对他来说,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他孜孜以求的是使这个政体有效发挥功能。
但佛罗伦萨不需要他了,不再需要他去思考这些了。
出于经济原因,马基雅维利举家迁到乡下,靠销售自家生产的橄榄油和葡萄酒生活。马基雅维利从此过上了寂静的田园生活。他并非自愿隐居,只是无奈之举。
这个时候的他是不甘的,愤懑的,他始终无法放弃他的事业——思考政治。
《君主论》就是这时的产物。
1550版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和《卡斯特鲁乔传》的扉页。

图片来源:Wikipedia
《君主论》在后世的评价走向两极化,马基雅维利主义给人的印象更是卑劣不堪。
这多半是因为,马基雅维利在书中不认为在政治领域中应当充满慈爱与高尚,他甚至主张为了获得政治权力,恶行也是行之有效的。
他的观点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古典传统背道而驰,他们认为理想的君主是「哲学王」,自身便是正义道德的化身,才能够治理好国家。
而马基雅维利把政治从道德中抽离出来,认为想要维持某种制度,有时或许要敢于做与这个制度的基本精神相违背的事情。
马基雅维利清晰地划分了政治与伦理。比起道德伦理的正确性,他更关心的是国家的兴亡。就像他在另一本著作《论李维》(The Discourses on Livy)中所写:
「在决定祖国存亡的关头,根本不必要去考虑手段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宽容的还是残忍的,是值得赞赏的还是可耻的。维护祖国的安全与自由才是优先于其他任何事情的目的。」
《论李维》是马基雅维利对李维(Titus Livius)《罗马史》前十卷的心得与诠释,主要论述了共和制的结果与优点,对后世卢梭等人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意]马基雅维利
译者:冯克利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在书写《君主论》的同时,马基雅维利与朋友弗朗西斯科·韦托里(Francesco Vettori)通了不少封信,这位朋友是马基雅维利失去工作后的重要安慰,同时也是他获取外界信息的来源。
他们在信中聊各自的日常生活,但更多的是谈国家政治与国际关系。
马基雅维利在信中说了他那句著名的话:「我只能思考政治,其他什么都不会」。
他也曾再三在信里拜托韦托里替他在政府找一份工作,不过从结果来看,韦托里应该没能帮到他。
马基雅维利把写完的《君主论》献给了美第奇家的洛伦佐二世(Lorenzo de' Medici)以谋求一份政府公职,不过这位小公子根本就没有读这本书,更不用说给他一份工作了。
洛伦佐二世(1492-1519),前文提到的华丽者洛伦佐之孙,1516-1519年间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者。

图片来源:Wikipedia
「史家、喜剧作家、悲剧作家」
《君主论》的发表使马基雅维利收获了一批年轻人的爱戴和尊敬,其中不乏贵族。
他们的思想高度也许还不足以使他们理解《君主论》的真正内容,但他们一定感受到了马基雅维利在书中强烈表达出的忧国情感。
这些年轻人把马基雅维利介绍进了他们的聚会,马基雅维利在51岁这年得到了一群真挚热忱、纯洁可爱的朋友,或者说是弟子更为合适。
然而可惜的是,年轻的孩子最有勇气,同时也最缺乏深谋远虑。
他们害怕红衣主教朱利亚诺·德·美第奇Giuliano de' Medici)成为佛罗伦萨的专制君主,让佛罗伦萨失去自由,便决定刺杀他。但是计划败露,几个年轻的密谋者被捕,暗杀行动还未开始就胎死腹中。
画家波提切利所绘的朱利亚诺·德·美第奇画像

图片来源:Wikipedia
他们虽然读过《君主论》和《论李维》,却没能看到他们的刺杀计划是注定失败的。
更不用说连他们的出发点都有些荒谬,因为朱利亚诺根本没想当专制君主,而是想要教皇的位置。
关于这件事,马基雅维利在后来的文字中只字未提,并未展现任何情绪,然而这种沉默,正是他的情绪。
这些年轻人启动计划时肯定没有意识到时代变了:除了意大利,欧洲各处,民族国家兴起,现代国家的雏形悄然诞生。
而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灭亡即将到来。
讽刺的是,出身于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克雷芒七世(Clement VII)还在想着写佛罗伦萨史。而接下这个任务的人正是马基雅维利,他写得很好,教皇很满意。
他趁这个机会向对方阐述了他的观点和计划,就是他一直坚持的国民军。他认为罗马市民也应当拥有武器,只有他们才会拼尽全力保卫家园,而不是雇佣军。
但这个计划最终以时间不够以及无法管控罗马市民为由被拒绝。
马基雅维利不是一个被拒绝了就沮丧的人,他永远能想出新的方案。
问题在于,他总是被拒绝。无论是他的政治理念还是为国效力的愿望,永远被祖国拒绝。
果然,罗马陷落,美第奇家族再一次被驱逐出佛罗伦萨,得知这个消息的马基雅维利欢欣鼓舞,因为他以为没有美第奇的共和国政府里一定有他的位置。
但是没有,他落选了,原因是他在美第奇复辟期间过于瞩目,比如为克雷芒七世写了《佛罗伦萨史》(History of Florence)。
最终,马基雅维利死于病痛和失意,享年58岁。
三年以后,佛罗伦萨共和国不敌西班牙国王卡洛斯骁勇善战的军队,最终灭亡。
这里的故事终于成为历史。
如今,我们提起马基雅维利的名字,总是和《君主论》捆绑在一起,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只会思考政治。但要是我们就这么相信他的话,可就太天真了。
当时的一般老百姓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君主论》,却看过一部叫做《曼陀罗》(The Mandrake)的喜剧。这部喜剧在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竞相上演,在各个社会阶层大获成功。
《曼陀罗》的作者,正是马基雅维利。
1556版《曼陀罗》扉页,这部喜剧反映了马基雅维利对人性、道德与政治关系的深刻理解

图片来源:Wikipedia
我们很难想象,满脑子政治和军事的马基雅维利,能写出如此受欢迎的喜剧,而这部喜剧在意大利文学史甚至欧洲戏剧史中都不能被忽略。

马基雅维利在他的名字后边写上「史家、喜剧作家、悲剧作家」,盐野七生特地告诉我们,这几个词在意大利语中既可以当名词,也可以作形容词。
所以,我们同样可以说,马基雅维利:历史的、喜剧的、悲剧的。这就是他的一生。
马基雅维利至死也没有重获他向往的工作,他的后半生在失意中度过。
有些人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而马基雅维利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但他的不幸,从另一个层面上给他带来了幸。
如果没有被免职,他可能还是那个兴奋的政府职员,一个永远旋转的陀螺,并不会动笔写《君主论》,也无暇把他的政治理念完整表述出来。
作为一个官员,他迟早会被遗忘,而成为作家,却可以使他被永远铭记。
尽管他在失意中死去,去世时也没成为意大利的骄傲,但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并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爱戴,重要的是得到某些人的理解,比如说200多年后的拿破仑。
这位驰骋欧洲大陆、叱咤风云的法国君主,仔仔细细地读完了这本书,认认真真地做了批注,并将马基雅维利的理论运用在实践中。
拿破仑对马基雅维利欣赏有加,曾经说过「只有马基雅维利才真正值得一读」

图片来源:theneweuropean.co.uk
对于马基雅维利来说,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安慰。
尽管被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视作「邪恶的导师」,但马基雅维利也得到了卢梭的高度赞扬,后者甚至把《君主论》誉为「共和党人的教科书」。
虽然长着一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暗黑面孔,但马基雅维利和他的政治思想其实是复杂多变的,很难用单一的观点给其定性。
我们应该看到,他已经成为后世政治哲学中一位绕不开的人物,无论褒贬,都无愧于其现代政治学奠基人的地位。

而这或许已经足以证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价值。
▽更多精彩内容▽

来知鸦APP
跟随国内300+位一流名师
学习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新用户注册下载
更可享受7天免费学习
转载文章 | 后台留言「转载
商务合作 | 后台留言「商务
点击下方视频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收看更多名师精彩视频
别忘了点「在看」,获取最新推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