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格雷格·卢金诺夫 乔纳森·海特著 

节选自《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共敌的身份政治为什么会伤害学生
想象一下,又一批小鲜肉进入大学校园。在入学培训项目中,他们将受到这样的训练,首先是上述的交叉性方法的思维,还要学着如何在大学生活中发现“微侵犯”。进入大学的第一周结束时,新生们已经学会了划分他们自己以及身边同学的权力等级,发现更多不同的身份群体,看到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差异。他们所学的,让他们将更多的语言和社会行为解释为“侵犯之举”。他们所学的,也让他们将侵犯、支配和压迫同特权群体联系在一起。他们所学的,还让他们只看得见自我感知的影响,而无视行动者的意图。假设在这么一所学校内,见到如教务长斯佩尔曼以及艾丽卡·克里斯塔基斯所发送的电邮那样,学生们会如何反应呢?
共敌的身份政治,再加上以“微侵犯”为主题的培训,两相结合就创造出一种会滋生“揭发文化”的环境,在这种氛围里,学生们只要发现身边师生所犯下的小过错,就会公开“揭发”冒犯者,就可以以此博得名声。要是止步于同冒犯者私下谈谈,温柔以待,这么做就不会得分,不会出名——甚至反而会被解读为“与敌共谋”。揭发文化需要一种可以直达观众的便捷方法,对于那些敢于羞辱或惩罚所谓冒犯者的“勇士”,则奖赏以地位。这就说明了为什么社交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总有观众渴望看到有人被羞辱,尤其是做旁观者如此轻易,随时可以加入进来,继续煽风点火。
生活在揭发文化中,就要时刻保持着警惕、恐惧和自我审查。在观众群中,也许有很多人对被羞辱的那位感到同情,但他们却不敢直言,由此就造成一种错误印象,好像全体观众对这场羞辱都是没有异议的。下面的这段叙述,来自史密斯学院的一位新生,她讲到了在2014年秋是如何遭遇这种揭发文化的:
初到史密斯的头几天,我目睹了无数的对话,一个人告诉另一个,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在论证中几乎总是包括了“冒犯”这个词。短短数周,我们新生班的同学们就迅速吸收了这种不加思考的新思维。他们可以当场探知政治不正确的观点,然后将该“错误”揭发出来,令责任人示众。我于是开始管住自己的嘴,少发表自己的意见,怕就怕那个宣传代表着思想自由表达的群体,动辄就做评断和责难。同其他学生一样,我在这里感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会说些“冒犯”的话。这就是史密斯的社会规范吧。
来自全国各地的报道都似曾相识:活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担心说错话,害怕点错了赞,不敢站出来为他们知其无辜的人做辩护,说到底,是他们一想到有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被暴民揭发示众,就只能明哲保身。康纳·弗里德斯多夫,是《大西洋月刊》负责高等教育的记者,在我们2016年那篇谈“娇惯”的文章刊出后,他也开始跟踪调查文中的事。有同学这样告诉他:“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学生们动不动就发怒……这就导致了校园精神的破碎和大学的分裂。”还有下面这段话,来自另一位学生:
我大概憋回了绝大部分原本想说的话,十之八九吧,就是害怕被揭发出来……人们揭发你,不是因为你的意见是错误的。大概你只要说,就会被人揭批。就在今天,我在“推特”上碰到人们正在嘲弄一位姑娘,原来她制作了一段视频,讲述她是多么热爱上帝,她如何为每个人祈祷。结果引来了数百条的评论,粗俗的话不堪入目,就在视频下面。甚至到了这地步,他们所嘲讽的还不只是她的立场。他们挑剔一切。她的眉毛,她嘴唇的颤动,她的声音,她的发型。这太荒诞了。
在上述评论中,我们可以发现,残酷和“美德表演”(virtue signaling)在揭发文化中原本就司空见惯(所谓美德表演,是指人们说的话、做的事,都是为了彰显自己道德高尚。这有助于保持他们在团队中的好人缘),而现在,社交媒体放大了这样的残酷和虚伪。乌合之众可以让好人丧失良知,尤其是作恶者可以戴着面具(在现实的暴民中),或者躲在网名或头像的背后(化身在网络暴民中)。匿名就能助长个性的隐去——亦即个人自我意识的丧失——由此削弱人的自制力,强化他同众人合流的意愿。
这种思维方式严重破坏了大学生的心智,其程度之深,可参见特伦特·伊迪(Trent Eady)的一篇报告,这位加拿大青年,是名酷儿活动家,在2014年摆脱了这样的心理模式。在这之后,伊迪写了一篇文章,即《“疑神又疑鬼”:我是如何深入黑暗政治世界的,又是如何逃离的》。按伊迪所言,这种文化有四个特征:教条主义、群体思维、战士精神,以及反智主义。在他笔下,同“我们vs他们”之谬误最直接相关的是:
以这样的方式来思考,世界就被迅速一分为二,一边是同族者,另一边是非我族类者——信众和异教徒,正义之士与邪恶的人……每一次的异见,无论多微小,都会让你进一步远离族群。当我身处这样的群体时,就种种争议问题,群内人的想法如出一辙。内部的分歧屈指可数。
若论背离大学之道的校园文化,莫过于此种模样的氛围。
相关阅读:

节选自:《娇惯的心灵》。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