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存款减少1.36万亿,钱去哪儿了?
央行8月11日公布的7月份金融数据显示,住户存款减少1.36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7月份平均每天有超438.7亿元居民存款流出银行。那么,存款去哪里了?
8月13日,据证券日报报导,查阅2011年至2020年间的金融数据发现,每年7月份住户存款均有减少。
但是,今年的情况却比较特殊。
上海易居研究院表示,随着房地产
调控趋严,资金并未大规模流入房地产市场。7月份,监测的4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74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2.8%,同比下降20.4%。另据其此前发布的二手住宅市场报告显示,7月份,监测的13个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约为6.9万套,环比下降14.7%,降幅比6月份扩大10.8个百分点。

存款是否流向了消费领域?
苏宁金融研究院表示,目前存款不会大规模流入消费领域,因为消费的增加有赖于收入增长和服务业发展,在当前复苏分化、疫情反复的情况下,消费基本盘是平稳的,短期增长空间不大。
央行此前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仅占25.1%。
从民众的网络讨论来看,大多数人一致表示,经济形势不理想,各方面的支出,如房贷、车贷等需要偿还。收入没有增加,甚至有shi业的迹象,于是动用存款维持家庭支出。
另外,央行公布的7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新增信贷、社融增量等表现全面疲弱,社融增速更创17个月新低,重回到去年疫情最严重时期。
此外,下半年以来银行业信贷投放走弱,同时受部分地区灾害天气及疫情再次爆发的影响,7月份经济活动放缓,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显得不足。
社会融资数据显示,7月新增1.0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000多亿元,与6月相比,更出现断涯式下跌。至于社会融资同比增速10.7%,创17个月新低,该水平回到2020年2月初,即疫情爆发初期。
分析人士指出,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非常大,在房地产调控放松无望的背景下,有托底经济之效的基建投资需有所作为,第三季度地方债发行料加速,财政政策应该更积极,而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尚不大。
南京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杨浩说,“数据比较差,有点断崖式下行的意思,总量和结构都不太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7月社融信贷数据不及预期,反映经济活动降温。
据经济学家分析,疫情最严重时期已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国家都出现强劲反弹,到今年大致已正常化,而我们经济明显无以为继。
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17 个月来最低,意味着工业活动大幅放缓。
另阅读:
美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警告投资中-企(ZQ)的风险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詹斯勒8月16日通过视频,就投资ZQ的风险向美国投资者作出了解释和警告。
詹斯勒在录制的视频中表示,美国投资者对一些在美国股票交易所上市的ZQ有很多地方并不了解。SEC几周前暂停了ZQ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直至它们就股东面临的投资风险披露更多信息。
他警告称,投资者可能不知道他们实际上是在买于开曼群岛注册的空壳公司的股票,而不是直接买入ZQ的股份。
詹斯勒称,他已要求SEC工作人员“暂停”放行ZQ使用空壳公司进行的IPO,并希望投资者能获得更多信息。他说,“这意味着披露关于对方Z府可能会在游戏过程中大幅改变规则;就像他们最近做过很多次,那样的Z治和监管风险。”
詹斯勒重申,必须允许美国官员检查ZQ的财务审计。美国在去年12月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ZQ允许美国官员审查其财务信息,否则将面临退市。
詹斯勒说,“如果ZQ的审计师在未来三年内不提供他们的审计底稿和记录,那么这些企业不管注册地在开曼群岛还是所在国,都将无法在美国上市。”
詹斯勒称,“我认为公司应该向美国投资者披露这一重要信息,以便我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把我们辛苦赚来的钱放在哪里。”
投资巨大,晶圆厂全成-烂-尾
自2014年颁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来,各路人马大举圈钱,拿国资抢着进半导体产业,然而至今仍难有所突破。
据媒体统计,在2019至2020年间,国资支持的成都格芯、武汉弘芯、济南泉芯、淮安德淮、淮安时代芯存、南京德科码、陕西坤同在内的7家晶圆厂,计划投资金额巨大,却不仅连一片晶元影子都没看到,还成了大lan尾
有报导称,晶圆产业离不开国家资本的支持,但也出现一些地方将当地经济发展寄望于晶圆厂,与“三无”也就是无经验、无技术、无背景的团队盲目合作,动辄投资上百亿,还都是Z府出资为主。
有报导提到,即使这些晶圆厂有国家注资,依然出现投资项目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不仅没有赚到钱,有的甚至还出现贪-污腐-败现象,一旦Z府停止输血,这些晶圆厂的投资计划只能走向灭亡。
集微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19至2020年间,成都格芯(计划投资90亿美元)、南京德科码(30亿美元)、武汉弘芯(1280亿人民币)、济南泉芯(598亿人民币)、淮安德淮(450亿人民币)、淮安时代芯存(130亿人民币)、陕西坤同(400亿人民币)在内的7家晶圆制造企业,先后变成lan尾,无一例外。
这7家芯片厂设立初期,全部获得过当地Z府的巨额资金支持,但现在却没能给这个产业留下哪怕是一片晶元的有效产能。不仅如此,这些烂尾晶圆厂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人员大幅流动,还导致半导体产业发展陷入混乱之中。
数码经济走到尽头了?

最新对高科技产业的强监管,这是否意味着产业政策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
前不久谈到经济政策时,高层还对数码产业对经济的积极作用给与肯定,但同时也强调,实体经济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
有评论认为,在提升内需、减少对出口依赖性的努力中,并不想学习美国去强调打造服务的平台经济,而是希望发展成为数码工业的经济强国。有些专家认为,显然更倾心于德国的工业4.0模式。
姑且不论德国停滞不前的数码战略是否能发挥榜样作用,我们的21世纪工业强国愿景中,一方面低估了企业在数码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一方面又强调了实现技术层面自给自足的意愿,就是要做到减少对外部世界的依赖。
在中美就核心技术领域展开的竞争中,我们显然对平台经济在数码转型中被忽略了
数码转型的核心是一个由无数企业家大胆创新的微观经济过程。以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平台经济的成功典范为例,说明这些企业在美国国民经济和在所谓的“老经济”行业中扮演起了核心角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