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老同志牺牲了,任你满屏刷遍一路走好,他也一定走得不好。第二天在某个群里看到一位警察朋友说,我昨天一晚上没睡好,眼前都是他后脑上的大血口子。画面太惨,就不截图了。

按媒体采访目击者所说,这一次事件起因是凶手杨某骑摩托车没有戴头盔,被交警拦下。如果老同志身边有一位女辅警,就可以嗔道“小哥哥把头盔戴起来呀”。如果像另一位坚持40年不处罚的老交警那样,本来也可以活着退休,甚至还能当先进。可惜没有如果了。
按网传截图,他可能是准备依法处罚了,凶手杨某于是到旁边饭店去拿了一把菜刀。
细看银色小车车头,黑色身影正在挥刀砍向地上的交警。小车上如果有行车记录仪,一定能拍下最震撼的片段。两名辅警既要迅速逃离,又还努力保持着镇定,毕竟身着警服,不宜急急如丧家之犬。

估计此前的争执就已经引起了视频拍摄者的注意,所以老远就拿出了手机,并在车辆行进中准确地摄下了最关键的一刀。
这一刀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中国警察工作结束后,总要当事人给出评价。110处理完了,有短信发到报警人手机,满意请回复1,不满意请回复2。户口办完了,有语音提示的评价器,满意请按1,不满意请按2。
现在手机普及了,一般都是扫码,办公场所必须在显著位置张贴二维码供群众评价。交警在外流动执业,为了方便群众扫码,有的地方还创新到了胳膊上,但目前还没有普及到全国。
总的来说,中国警察的执业活动,外部评价权是被相对人垄断的,尤其在否定评价上。他要是给出一个差评,从民警本人甚至所长队长都要上门去求得理(liang)解,不然满意度的大棒打下来,好戏还在后头。
以交警为例,交警本来是服务于社会,忠诚于法律,但现行评价体系又只问相对人满不满意,受益的“社会”在此时是不干预的。对那些逆行、闯红灯、违法停车侵害公共利益的驾驶员,你又要对社会尽忠,又要对驾驶员尽孝,简直是只有自尽以谢。
相对人长期处于“说你不行就不行”的碾压优势,发展到极致时就是连评价方式都要取决于他的自由意志。以前是“您可以去复议,也可以去投诉”,现在更加先进当面扫码,但这种评价渠道他也不满意,这个杨某就是要立刻、马上、当场用菜刀对民警给出一个决绝的差评。有人会说或许杨某精神上真有问题,那拖死上海交警茆盛泉的孙某并没有,也照样要用汽车给出一个评价:不满意。
除了否定评价取决于外部相对人,民警执业的肯定评价取决于内部所在单位,处于“说你行你就行”的状态。以大量的警员伤亡为例,老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从报道里寻找各种细节复盘现场。
纯文字稿细节最少,图文并茂则丰富得多,如果还有现场视频,那就如获至宝了。但无论是公共监控还是记录仪视频,以及其他第一手材料,通常都由当地警方独家掌控,只让本局宣传干部和各媒体专跑公安口的记者观看选取,以便推出当事民警的光辉事迹。
即使是素材被精心挑选过后组成的稿件,在老编眼里可能还是漏洞百出,比如裸奔出警,空手夺刀,肉身拦车,比如抓获的嫌疑人带回到单位门口了竟然能把民警捅死。一般来说,老编的评价也都是“不满意”,这样就会接到删帖的要求,或者直接被删掉。因为单位给出的肯定评价定了调子,不能有不一致的声音,更不宜传到上级那里去。

这次截然不同,上级领导要求“彻底调查现场警务辅助人员失职情况,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这是老编从未见过的。无论两名辅警最后依法依纪有无责任,责任多大,领导的表态都可以理解为不针对个人,而是对这次警匪遭遇战给出了一个评价:不满意。
领导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表态呢,很有可能是看到了现场视频。按官方通报,事发在当日10时38分左右,不到一个小时后的11时26分,千里之外的老编就在微信群里看到了若干条打包的视频,随后更是各群疯传。相信在公安部特勤局工作多年的领导也一样,既会对那致命一刀心痛不已,也会觉得两名辅警的撤离,与心目中对一线警员的角色期待有较大差距。
这在以前基本是不可能的。过去的高层领导可以看到当事单位呈报上来的事迹材料,做得不好的地方都自然回避掉了。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感谢智能手机,感谢移动互联网,感谢无数人养成的随手拍摄并分享习惯,虽然还不能改变警察执业外部评价权由相对人垄断的现状,但已经改变了第一手材料由所在单位垄断的格局。
警员们在现场是英勇顽强还是弱不禁风,身上和车上有无装备,举手投足有无训练痕迹,会有无数网络旁观者给出评价,其中包括高级领导。删本号帖文容易,堵网络视频难,再不重视自己队伍的职业化建设,这一次是厅长不满意,下一次可能就是更高级别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