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法实施五周年来,通过社会各界不断的宣传与推广,大众对其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然而另一层现实是,在以法律作盾的今天,仍有受暴者,即使勇敢寻求帮助,也难以脱离家暴环境。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
发布的《
当家暴受害者走上法庭-2020年257份涉家暴离婚判决书研究》
报告显示:

1)98%的家暴案件中受害方为女性;
2)因证据不足而未认定的家暴案件占62.12%;
3)法院对原告提出的家庭暴力未做任何回应的案件占65.76%。
反家暴法的实施真实情况如何?家暴案件举证难度如何?家暴行为得到法院认定的概率如何?
橙数XData邀您戳图直观看数据👇
事实上,法律永远都是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希望所有的暴力和伤害都可以在发生之前得到制止。

这需要加强反家暴法在执行层面的落实,需要加强对各地居民的反家暴宣传,需要提高施暴者的决策成本,让TA意识到,伤害伴侣的行为不应该发生,且具有法律代价。
而就个人层面来说,拥有识别亲密关系中潜在暴力的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暴力的发生。
然而很多时候,身处亲密关系中的我们很难判断,到底什么才是健康的相处。
时常受到来自另一半的无端猜疑?个人账号密码必须分享?本该温暖安全的关系却总有感觉不对的地方?这或许是危险的信号!
伞伞编辑整理了一份亲密关系暴力危险度自查表
如果满足三项及以上,那么你所处的关系就可能存在潜在危险。
如您需要相关法律援助和支持,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全国性别暴力求助方式的相关信息。
不要害怕求助,不要害怕拨打热线!我们和您一起!
—— 往期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