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联合国妇女署
相信很多朋友都度过了一个非常揪心的周末。
一段监控视频在网络传播,视频中的男子当街拉扯、拖拽、殴打一名女性,将其强行往车里塞,整个过程大概有一分钟,随后有热心群众站了出来,驱赶了施暴者。
事后,施暴男子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道歉”视频,文案是“有些事情不能只看单方面,能另男人做出这种举动,相信该动的人都懂”。除了暗示女方有问题,一行字里就有两个错别字。
而视频的内容中,他表示“因为个人感情问题,造成不好的影响,在这里我跟你们说一声对不起,我为我昨晚的行为感到羞耻,我也希望各位男性朋友,遇到个人感情问题,不要冲动,该懂的都懂”,并称已经和受害者家人到派出所协商处理,希望大家不要再提。
看完这段视频,除了愤怒,我还觉得匪夷所思。
这个当街殴打女性的施暴者,向公众道歉,向“男性朋友”发出提醒,甚至用“懂的都懂”暗示受害者做出了对不起他的事,唯独没有向被他暴打的受害者道歉,这到底算哪门子的道歉?
而受害者也做出了回应,先是直接回复了施暴者的暗示,明确没有出轨,分手的原因也是“多次给我冷暴力,再加上以前被暴打无数次,忍无可忍才提了分手”。她还对帮她出头的陌生人表达了感谢,展示了被殴打的伤口。
当事女生的回应
这段回应条理清晰,但仍旧有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不是说女生的言论或者行为,而是这件事目前的处理结果,居然是“在法律面前写了保证书”。
根据极目新闻的消息,警方表示目前此案尚未结案,后续会发出相关通报。

女性:保持抵抗,才可能有希望
受害的女生表示,希望事情淡下去,避免更大的心理创伤。显然,更大的创伤可能不仅是心理上的,甚至还有生理上的。
如果女生还要生活在这个城市,而对方又知道自己的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对骚扰和暴力的恐惧,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深植于生活中。
根据相关调查,在分手暴力中,女性受害者高达80%,男性施暴者的比例远高于女性,是女性的7倍。
图/上野千鹤子《厌女》
我们实在无法苛责女生的“算了”,事实上,“算了”可能是大部分女性最好的、甚至唯一的选择。进行这个选择的原因,是施暴的男性不可理喻、情绪化、暴力、无耻。
这一点,不是单靠女性的勇敢、智慧可以改变的。
但我们却可以说,这位受害的女性,在2021年7月9日的凌晨,用自己的勇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们从那漫长的一分钟里,能看到男性和女性的体力差距,也更能看到女生的反抗。
整个过程里,女生拼死挣扎、尖叫、吸引过路人的注意,即便被塞进了车里,也用腿卡出车门,防止被带走。
正如她所说的,如果她被带走了,不知道会被抓到什么地方暴打,甚至可能会发生自己都不敢想、更为糟糕的后果。正是她长达一分钟的拼死抵抗,才给了正在观望、犹豫的旁观者足够的时间,让TA们有机会站出来,而不是望着一辆扬长而去的车,后悔自己没有挺身而出。
与其说是SUV上走下来的大哥救了她,不如说是她自己救了她。
体力或许是悬殊的,但勇气不是。

施暴者:保证书就够了吗?

简单回答:不够!
微博网友@Hey是SuSu啊 整理了近年来男性写完“保证书”之后对女性施暴的案例。
显然,即便是当着警察的面写的保证书,也基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它只能起到一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警示作用,但倘若一个人已经需要靠写保证书来约束行为,那他显然不是什么“君子”。
用保证书限制暴力可以说是毫无用处,还在这次造成广泛传播的事件中传递出了一个信号:当街拖拽、殴打一名曾经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女性,不会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
而这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坏的。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杰奎琳·坎贝尔(Jacquelyn Campbell)教授认为,至少70%杀害自己女性伴侣的男性有伴侣间暴力前科。而在杀害试图离开自己的女性之前,施暴者会做出跟踪、骚扰等行为,这本质上是一种谋杀的“排练”。
法医犯罪学家简·史密斯博士在研究了数百起亲密伴侣杀人案件后,列出一张凶杀时间表,展现了一般情况下,凶手从开始一段亲密关系到最终实施谋杀之间会经历的8个阶段。
单单一封“保证书”作为对这种“排练”的惩罚显然是不够的,甚至可能鼓励施暴者和更多潜在的施暴者:这类行为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影响,一封保证书,不会留下案底,也不能实际约束自己的行为。
而人身安全保护令似乎成为了更具法律效力的“保证书”。2020年3月,呼和浩特曾针对“分手暴力”,发出疫情期间的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施暴男子骚扰、跟踪、接触当事女性及其近亲属,并责令其迁出当事女性住所。
但在大部分的现实情况中,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核发难度其实是较高的。
根据《上海受理和核发保护令情况考察》的数据,上海市的保护令核发率只有50%,且核发周期较长,而更令人揪心的是,6起违反保护令的行为,没有见到明显的惩罚。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群已经是所有亲密关系暴力受害者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在这“很小的一部分人”当中,却还是只有一半人获得了保护令。
图/《反家暴法实施五周年系列监测报告》
由此,在目前阶段,“保证书”“保护令”对受害者的保护效力同样都是有限的。
女生确实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但这一保护令目前只能保证对方在继续进行任何层面的暴力、跟踪、骚扰后,会得到惩罚,并不能预防暴力的发生,受害者面临的恐惧仍旧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需要对施暴者进行实实在在的惩罚,让我们一起关注警方的后续处理。

旁观者:站出来需要勇气,你愿意做第一个吗?

从女生受到侵害,到SUV大哥站了出来,中间隔有了一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监控录像中人来人往,而当大哥走上前时,一下子涌出了好多人,前去制止施暴者。
但在这之前,这些人都在想什么?
TA们迟疑了,或许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或许是正在观望,总之有一群人,谨慎地在暗处观察了一段时间,直到第一个站出来的人出现。
图/TED演讲《对妇女的暴力行为——这是一个男人的问题》
这似乎可以用“旁观者效应”去解释,当恶性事件发生时,周围如果有其他旁观者,人们将更容易选择观望而不是采取行动。这是“责任分散”的一种延伸,人们会倾向于认为其他人会采取行动,而不一定需要“我”。
通俗地来说,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尽管这个心理学发现在近年来受到了一些挑战,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会有这样那样的考虑:
TA比我更强壮,是不是更适合站出来?
这么多人,为什么是我?
是不是有别的隐情,让大家都在观望?
……
而当一个人站出来之后,事情似乎变得简单了很多,就像监控里最后一幕显示的那样,一群人冲上去帮忙,及时阻止了更恶劣情况的发生。
1964年3月,28岁的Kitty Genovese在下班途中遭遇歹徒袭击。她疯狂呼喊寻求帮助,歹徒行凶过程长达半小时,这期间共有38名旁观者目睹,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报警,她在送医途中身亡。
图/豆瓣
我们相信更多人是善良的,只是我们不得不和自己内心的恐惧、犹豫作斗争,有时我们来得及帮助TA人,有时很不幸,没能来得及。
倘若把我们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我们都会希望那个第一个站出来的人,早一点出现。
写在最后
分手暴力,对任何一种文化类型来说都不陌生。它同其余任何一种性别暴力一样,剥夺了女性的安全、自由和生命。
它根植于男女不平等的结构里。对“有毒的男性气质”的推崇,“受害者有罪论”的文化惯性,以及法律惩治的缺位,统统推波助澜。
图/《机动搜查队404》
暴力如一片难以散去的阴影,长久地笼罩在女性的亲密关系中。

然而,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在暴力明确发生时,确认自身安全情况下,少一些犹豫,多一些主动,或许就能够帮助一位女性脱离恐惧,或许就能够给施暴者一记警钟。
安全和自由的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拒绝暴力,不再旁观。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