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儿女的教育非常不易。不少家庭关于家里跟孩子是讲中文、还是英文,非常纠结。关于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道理。不讲大道理,单从实用的角度看,我还是主张在家里讲中文。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未来在各个领域都会有很多机会。我们的中国背景,只要稍加努力和培养,就会让孩子具备良好的中英文沟通能力,都会给他们的未来带来很多机会。如果错过了学中文的最佳时机和年龄,孩子真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也不一定是大多数朋友乐见的。
我家长子,生在北京,4岁出国。出国时,仅会讲南方外婆家的方言,一个中文字也不认识。当年在亚特兰大,中文学校办得有模有样,规模很大,还分南北两个校区。当时学校有个“宝宝班”,我们就把儿子送去学中文。记得班内有十几个宝贝,除了我们这样的家庭背景外,也有几个来自收养的家庭。看得出这些老外父母很有爱心,为了不让这些孩子忘掉自己的根,送来学习中文。在课间休息时,这些老外父母也是嘘寒问暖、喂吃喂喝。宝宝班,与其它班级不同。由于孩子年龄小、父母又在场,老师不好管教。课堂上非常热闹,有哭的、笑的、吃东西的、喝水的,还有钻桌子的、打闹的等等。中文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由于我发现中文学校的效果不佳,改在家里教学,自己当老师。从国内购买或网上下载一些中文教材。后来又搞了些地理历史及文化类的书籍。一周一课,加些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一周一考,自己出题,考得好,有奖;考的不好,有一点小惩罚。与国内正规教育唯一不同的是,对“白字”比较宽容,给一半分数。这样的好处是孩子的负担和压力小些;缺点是,后来发现他们写的中文邮件或微信,虽能读懂,但白字连篇,出了不少笑话。记得一次回国,看到一个牌匾,上写“浙商银行”。儿子为了显摆自己的中文水平,大声地读出“奸(渐)商银行”,吓了我们一跳,也引起旁人的关注,非常不好意思。不过与读、写能力相比,儿子的中文对话能力还是不错的。他回国时,喜欢跟别人聊天,同时隐瞒自己的外国经历,专聊国内的事。为了怕露馅,在南方说自己是北方人,在北方说自己是南方人。效果还不错,没被别人识破。
儿子上高中后,由于课程太多,我的中文老师的任务完成了。儿子的圈子内,中国人不多,对他的中文能力的维持,真的没信心。大儿子在欧洲读书几年,很少回家。再回加国就读后,回家次数骤然增多。 一次儿子走后,帮助他整理房间时,尽然发现了他读过的中文小说,有的上面居然做了批注。很难想象,每天忙得一塌糊涂的儿子,居然有时间读中文小说。印象最深的是,发现了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药”的单行本。上世纪初,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的小说是当时新文学的开山之作。记得当年我们读书时,学习鲁迅的小说不算轻松。对于国外长大的孩子,想读懂鲁迅的小说,实属不易。我担心打击儿子学习中文的积极性,没有问他读懂了多少。但他知道鲁迅,愿意读他的书,还是值得鼓励的。
除了中文小说外,作为医学生的儿子,居然喜欢哲学,读过不少哲学书籍。有一段视频,是老大在学校录的。谈的是中西方文化对比。还谈到了孔子、郑和、哲学家冯友兰。关于冯友兰自己儿时听说过此人,但仅仅是知道名字而已。没想到大儿子居然对这位中国哲学家感兴趣。听听我家老大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哲学及哲学家冯友兰的故事。
在外面,处处充斥着对中国不利的宣传,这方面对他们不可能不影响。为了信息平衡,这两年,我给我家老大推荐了一些偏正面的视频,比如长达100集的“中国通史”及张维为、金一南、金灿荣等人的演讲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家老二,生在加国,比起哥哥来,不善表达。他的中文学习基本上复制了哥哥的套路。作为他们的中文老师,我感觉弟弟的中文词汇量大些,但拼音不如哥哥。平时哥俩在家或电话聊天时基本上用中文,只有在玩游戏,得意忘形之时,两人才飙英语。第一次发现老二的中国情结,是发现他的脸书图像选的是2019年国庆阅兵的照片。没人要求他这样做,想必他觉得那是令他自豪的景象。
以下这段视频,是哥俩主要用中文在聊中国及他们心目中的中国。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们学习中文,在家讲中文,会影响他们融入西方社会。其实大可不必,孩子们如何融入当地社会,我们不必担心,他们自有他们的方法。就拿我家老大为例,交友甚广,朋友中既有中国人,更多的是老外,有些还是名人之后。如果说朋友遍天下,还真不是吹牛。中文以外的事,我们真的别操心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