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咋成汉奸了
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张文宏医生的这句话,最近引发不少争议。
据说不少人将之视为“汉奸”言论,认为这是向英美等国放任的防疫模式投降,是反对国内的精准疫情管控模式。
张文宏说这段发言,是在7月29日凌晨,那时南京突发疫情,举国关注,大家对疫情走向有很多困惑,张文宏从专家视角,给出比较详细的答疑解惑。
看看张文宏是怎么说的:“如果进一步出现了较多与禄口机场无直接相关的病例,则标志着疫情规模会扩大,可能需要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
目前这个阶段最需要冷静,严格遵循防控策略,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尽量少出门,让城市慢下来。逐步逐区完成核酸检测,最差的时候就会过去。”
未来哪怕我们每个人都打了疫苗,新冠仍然会流行,不过流行的程度会降低,病死率可以降低。”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我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未来我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我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看看,从头到尾张文宏都没有说过,要放弃既有的精准疫情防控模式,相反,他支持如必要则果断定点管控,也认为病毒出现的地方,要“让城市慢下来”。
再看看,哪句话讲了以放任的态度和“病毒共存”呢,又有哪句话讲了“向西方学习”?
实际上,“与病毒共存”确实是科学界的共识,不说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就拿我国来说,去年2月时王辰院士就判断,完全存在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可能性。
李兰娟院士也提醒,我们需要有与病毒长期相处的准备。钟南山院士强调,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处,“疫苗”是获取群体免疫最佳路径。
对科学界形成共识的、有着明显语义内涵的专业判断,进行恶意的推演,扣上欲置人于Z治死地的大帽子,煽动网暴,真让人触目惊心。
怎么,把科学家从抗疫阵地上赶走,让科学家和医生闭嘴,让你们这些戴着面具的键盘喷子来主导抗疫?
这些人攻击张文宏不爱国,是汉奸。一个常进出隔离病房的大夫,一个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一个以消灭病毒为已任的感染科主任,一个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人,一个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的组长,一个不断在疫情紧要关口向公众发出各种提醒的知识人,还比不上一些戴着面具、操着攻击语言的键盘侠更爱国?
有谁会相信,当一个人生病了,会去找这些键盘喷子,而不去找医生。
有谁会相信,在疫情判断的问题上,公众会选择相信不三不四的喷子,而不相信医生和科学家。
很明显,“与病毒共存”是一种医学修辞,所表达的意思根本不是“向病毒投降”,不是“放任病毒不管”,更不是“放弃我们当下的防控政策”。就在这么明显的事实面前,张文宏医生却遭到恶意攻击,扣帽子,打棍子,制造对立,煽动网络暴力,这不是欲加之罪又是什么?真是恶劣之极。
这次网上恶意攻击张文宏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前卫-生-部-长高-强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片文章,题目是“‘与病毒共存’可行吗?”
高强:“与病毒共存”可行吗?

文章指出,将疫情反弹的责任推给病毒变异是“甩锅”。主要是英、美等国为显示统治力和影响力,不顾人民健康安危,盲目解除或放松了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单纯依靠疫苗接种的抗疫模式,追求所谓的“与病毒共存”,导致疫情的再次泛滥。
作者认为,必须坚持严格防控,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令人诧异的是,我们的一些专家也大讲德尔塔毒株的惊人威力,建议国家考虑“与病毒长期共存”的策略,“学会与病毒共存”。专家们的观点,既宣扬德尔塔病毒的严重威胁,又主张“与病毒长期共存”,岂不是矛盾吗?人类与病毒是什么关系?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卧榻之侧,岂容病魔鼾睡?我们知道,人类最终战胜病毒需要依靠能够杀死病毒的药物。但在此之前,人类也不是束手无策地“与病毒共存”,而是通过严格的隔离控制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把病毒封锁在最小的范围内“自消自灭”。这是人类消灭病毒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人类抗疫制胜的一个法宝。只要我们在“外防输入”方面“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坚决“御病毒于国门之外”,就一定能够将病毒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笔者指出,有些专家认为,英、美等国“与病毒共存”的抗疫方式是开放性的,我国以隔离控制为主的抗疫方式是封闭性的。在欧美国家通过广泛接种疫苗实现了“群体免疫”之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可能会陷入被动,主张“学会与病毒共存”,实现与世界的正常互通。笔者认为我国与世界的互通,必须是健康的互通、安全的互通、符合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互通,而不是盲目的互通,更不是不计后果的互通。
文章说,“与病毒共存”可行不可行?笔者认为绝不可行。英、美等国的“与病毒共存”,已经给全球的抗疫形势带来了严重后果,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至于我国何时开放国门、如何开放国门,应当根据国际疫情控制的实际情况,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适时作出安排。
文章最后指出,在严防境外输入的同时,各地既要尽快控制疫情的传播,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转换抗疫工作节奏,适时调整抗疫工作措施,适时恢复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
如果仔细对照分析张与高的基本观点,并无矛盾之处,一从微观就事论释,一从宏观系统阐述,可以说是同样的观点表述有所不同而已。
“清零政策”未来将沦为国际孤岛?
南京疫情的爆发,波及多省市,各地都陆续做出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力图剿灭病毒、斩断传播链。
然而有媒体认为,世上越来越多国家已认知到可能要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处的事实,并就此展开学习,我们若仍专注于长期消除、清零的目标,反而会使全球第2大经济体,在未来几年沦为与世隔绝的孤岛。
据彭博社报导,虽然实施严格的边境管制措施,我们仍有多省分近2个月陆续出现Delta变种病例,并引发新一些地区新一轮的封锁、旅游限制和病毒筛检行动。
身为全球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实现新冠”零感染”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努力,取得了遏制病毒的成功。

然而,报导也指出,变种病毒肆虐下,要真正达到清零的目标,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且因病毒容易乘虚而入,即使达成清零,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不可能永远保持,若执着于长期保持清零,要付出的经济和Z治成本将会相当可观。
尽管也有专家呼吁,积极寻找”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智能及方法”,但明显与清零政策背道而驰,也因此受到抨击,认为仿效欧美等国的观念,只会导致病毒卷土重来并肆虐。
清零政策也对投资环境产生了影响。报导指出,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放缓,同时国内通膨压力正在酝酿。高盛最新报告下修了对第3季实质GDP的预估成长值,同样做出类似评估的还有摩根士丹利,声称Delta毒株传染力强大,在“零感染”的限制政策下,对经济造成影响是无可避免的。

有专家分析,如果未来所有国家都陆续敞开大门,而只有对方拒绝开放、持续锁-国,恐怕不利发展,成
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晚8点推送新文,请到时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