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在西方社会遭遇仇恨风暴的今天,她成为首位登上美元硬币背面的华裔。
她就是黄柳霜(Anna May Wong)。如今距离她去世已60年。
她和另外4位卓越女性将登上2022年-2025年发行的25美分硬币背面。
当然,就像硬币也有两面,美国制币厂用“第一位美籍华裔好莱坞明星”来概括她,似乎让人以为她在好莱坞风光无限,其实,她只能出演符合美国人刻板印象的蛇蝎女和善良女仆等角色。
在最失意的时候,是英国给了她最好的机会。
在那里,她拍摄了巅峰之作——电影《皮卡迪利》,成为时尚icon,她的齐刘海风靡伦敦;
她登陆剧院,和劳伦斯·奥立弗合作,演出深刻的作品,获得尊重;
英国人为她疯狂,惊呼“中国的葛丽泰·嘉宝”放弃好莱坞后的成功
她首次探访祖国,因为“丑化中国”而被高呼打倒。但回到美国后,她努力宣传,为中国抗战筹款。
她晚年又解锁了一个成就:在美国担纲主演电视剧的首位亚裔演员
但这个机会来得太晚,她已经步入人生最后阶段。
她的意气风发和挣扎失意都带有时代烙印,但又穿越时空,反映了海外华人的困境和宿命。
从“家族耻辱”,到初登银幕
黄柳霜的祖父在19世纪50年代离开广东台山,来到正值淘金热的美国加州。黄柳霜于1905年出生,在七兄弟姐妹中排老二。她的父母是开洗衣店的,从小她就要在店里帮忙。
一家19世纪的美国华人洗衣店
美国在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她和姐姐上公办学校时,一直是同学霸凌的对象。
她回忆说:
在到学校的路上,总是有一大群人对我们喊,‘C***k(著名的C字头种族歧视词语) C***k, 中国佬’,还揪我们的长辫子,说是‘猪尾巴’,还把我们推倒在街边,捏我们的手臂,打我们巴掌……
在母亲怀中的黄柳霜和黄柳莹(音译)
她俩转到华人教会学校,情况才好一些。
·那个“好奇的小孩”
那时候,美国的电影业刚刚从东海岸转移到西海岸。黄柳霜常常跑去看拍戏,甚至翘课去看。她哀求导演们给她当群演的机会,很快就有了一个绰号“CCC”——“好奇的华人小孩”(curious Chinese child)。
好莱坞早期拍摄场景
14岁时,她首次“触电”,在默片《红灯笼》(The Red Lantern)里演了一个提灯笼的小女孩。
她告诉自己:“有一天我要在银幕上留下我的名字。”
踌躇满志的她给自己改了一个艺名——安娜·梅·黄。
父亲听说她要去当演员,把她打了一顿,说她给家族丢脸了。他还是“戏子是下九流”那套想法。
黄柳霜没听家里的。16岁那年,她辍学到好莱坞追梦。
·逐梦好莱坞的幸与不幸
可想而知,华人在那时候的好莱坞获得角色有多么不容易。黄柳霜进入好莱坞的际遇可以说是既“幸运”而又不幸的——
早期,好莱坞拍摄一系列电影,满足美国人对于“东方”——包括中东和远东——猎奇式的殖民主义想象。
为了美化殖民者,他们将“东方人”的形象夸张化,他们要不就是很残暴,要不就是感激文明的“教化”。作品中的东方人往往是一锅乱炖——蒙古女奴、中东大盗、中国婢女、日本艺伎。
而和亚裔男相比,黄柳霜女性的身份还占了一点“便宜”——不是因为好莱坞特别尊重女性,而是因为亚裔女的形象能够满足白人男性观众的“征服感”;至于男性,继承话剧的光荣“传统”,往往由白人“黄脸”演出,这个现象被称为yellowface,是极度歧视的行为。
黄柳霜正式逐梦好莱坞一年后,出演第一批彩色电影《海潮》(The Toll of the Sea)的女主角——被美国船员勾引又抛弃后自杀的中国女孩荷花。
1922年的《纽约时报》赞赏她“凭借精细的分寸感和出色的哑剧式表演的准确性,把被遗弃的小荷花塑造成了一个真正吸引人、让人理解的人物”。
接下来,她持续获得角色——
《巴格达窃贼》(The Thief of Bagdad)的蒙古女奴和间谍:
《老三藩市》(Old San Francisco)中的华人黑帮之女:
《唐人街的查理》(Chinatown Charlie)中的官员情妇:
黄柳霜这个时期的角色,通常只有两种:不是“龙女”——心狠手辣的中国蛇蝎美人,就是“蝴蝶夫人”——为了白人情人牺牲的忠贞女子
另一个问题则是:为了配合异族通婚禁令宣传,她在银幕上被禁止和通常是白人的男演员接吻。这样一来,她的故事几乎没有正常的浪漫情节,不是外遇,就是邪恶的小三。
更重要的是,这些角色结局都是注定的:死亡,好让真正的男女主角在一起,或者主角伸张正义。
晚年的黄柳霜自嘲:“在我死后,我的墓志铭应该是:‘我死了千百次。’”
风靡欧陆,绽放英伦
由于对于好莱坞极度失望,黄柳霜在1928年决定到欧洲发展。
在德国,电影《脏钱》(Schmutziges Geld)给了她多年后第一次担任女主角的机会,也让她成为票房巨星。
而在德国和英国合拍的电影《人行道上的蝴蝶》(Pavement Butterfly)里,她再次担纲,这也成为她的代表作之一。
在德国、法国和奥地利,黄柳霜不但担任女主角,还有机会去剧院出演话剧甚至歌剧!她甚至还能用流利的德语演出。
浓墨重彩的一章,出现在英国。
·绽放英伦,引领时尚
她很快将事业重心转向英国,迎来一段高光时刻和人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1929年的《皮卡迪利》(Piccadilly)。
这部电影讲述英国著名的俱乐部皮卡迪利的老板在寻找舞蹈演员,由于两位台柱临时缺席,他焦头烂额,无意中发现厨娘秀秀居然舞姿动人,他让秀秀登台,结果她一夜成名。
在那年的《尚流》(Tatler)杂志上,影评人盛赞黄柳霜的动作如诗歌一般,让男主角、名演员吉尔达·格雷黯然失色。
《每日电讯报》也称赞:
我们从来没有在银幕上看过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皮卡迪利》还让她成为英国时尚圈的宠儿。她的中国式平刘海迅速走红,很多英国女孩点名要“安娜·梅·黄式的发型”。
她备受媒体和影迷追捧,有机会给时尚杂志拍摄大片,有机会接受更多采访,从而展示更真实的华人女孩形象
为《尚流》拍摄的大片
1929年,黄柳霜主演英国电影《海棠》,内容讲述俄国军官爱上一个美丽的中国女演员。
接下来几年,她主演了福尔摩斯小说改编作品《红字研究》以及《虎湾》等,都获得不错的反响。
她还登陆伦敦的剧院,出演话剧《景象》(The Graphic)。英媒形容她歌声优美,台词稳定。英媒注意到她纯正的RP口音,原来,她曾去剑桥大学找老师纠正口音。
不久后,她获得和英国殿堂级演员劳伦斯·奥立弗合作话剧《灰阑记》(The Circle of Chalk)的机会。
奥利弗也无法免俗,做“黄脸”演出

她甚至还为德语音乐剧《春子》担任编剧
她还有机会出演英国平民娱乐——歌厅秀(music hall),跟着剧团在全国巡演,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当年的报纸显示,1934年的夏天,英国人为黄柳霜疯狂,媒体津津乐道“中国的葛丽泰·嘉宝”如何放弃好莱坞,在英国取得成功
有一次,黄柳霜访问诺丁汉,市长和警长亲自迎接,带着她游览。
她告诉《诺丁汉周刊》,她很喜欢英格兰的春天,因为那美得让她无法用语言形容。她喜欢公园里郁郁葱葱的草坪,美国没有修缮得这么好的草坪;她喜欢英国的四季分明,喜欢晨光下的金凤花,有次特地停下车到路边采摘。
英国人爱她,她也爱英国。在这里,她获得理解和认同,重获信心,可以说是一次重生。
为亚裔发声,为抗战奔忙
1931年,黄柳霜接到派拉蒙的电话——这家大厂是在寻找“欧洲人才”的时候才发现这个美国人居然在欧洲如此成功。派拉蒙承诺,她一回美国就可以出演大片女主。
·回到美国,再次经历痛苦
但黄柳霜回到美国,再赌一把,但派拉蒙的许诺完全落空了。
她必须继续接受符合刻板印象的角色。而所谓女主角也只是粗制滥造的B级片里的,和她早年的作品相差无几;在主流大片中,她只能演配角。
在《危险存在》(Dangerous to Know)中,黄柳霜演一个华人配角,但被要求用日式礼仪。
黄柳霜拒绝了这个过分的要求,坚持用中国文化来诠释角色。
1931年,她主演侦探片《龙的女儿》,这也是符合刻板印象的角色,片中的大反派更是著名的傅满洲。
第二年的《上海快车》,她和巨星玛琳·黛德丽合作。片中,黄柳霜再次为了男主角牺牲生命。
在大洋彼岸的祖国,人们对此大加挞伐。《上海快车》在中国放映时,遭到著名戏剧家洪深谴责。在他的呼吁下,国民政府把此片列为禁片。
黄柳霜自己也非常痛苦。这一时期,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在1933年的一次采访中,她表示:
为什么银幕上的华人几乎都是反派?总是神秘、背叛,如同毒蛇。我们不是这样的。怎么会呢?我们这么一个比西方古老这么多倍的文明……我们有我们的价值观,有我们严格的荣誉守则,为什么不在银幕上展示这些呢?
·《大地》选角的“羞辱”
在黄柳霜发出振聋发聩之声两年后,好莱坞总算拿出一部有诚意的《大地》(The Good Earth)——改编自赛珍珠的小说,讲述中国北方农村穷困人家的命运。
原著让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感同身受,成了畅销书。电影还得到中国政府的协助,确保描述中国社会的片段尽可能真实。
黄柳霜感觉故事是难得正面描写中国人,满怀希望去试镜,很想出演女主角阿兰。
然而,米高梅不敢冒险起用全华裔阵容,而且认为黄柳霜充其量是B级片领域的明星,希望她出演反派荷花。
荷花一角最终由蒂丽·罗斯彻扮演
打拼多年后碰到了同名角色,却是反派,而且是在中国故事里,简直是极大的侮辱,黄柳霜断然拒绝了。
最后,阿兰由瑞典的路易斯·雷纳扮演,她凭借此角获得奥斯卡影后。
·五味杂陈的寻根之旅
经过这番打击,黄柳霜越来越觉得无法在好莱坞找到自己的位置。1936年,在已回台山的父亲建议下,黄柳霜探访了她从来没有回过的祖国。
然而,根据传记《安娜·梅·黄:从洗衣工的女儿到好莱坞传奇》的说法,她登陆上海的时候,码头已经有一群抗议民众,他们高喊:“打倒黄柳霜——这个傀儡是中国的耻辱!”
媒体的问题也不饶人:“你为何在美国演出伤害华人形象的电影?
黄柳霜只好无奈地说,即便自己不演,电影公司还是会找白人演出,那么角色恐怕更加背离真实情况。
尽管不受民众待见,但黄柳霜此行受到了国内知识界和文艺界的欢迎
在码头,京剧大师梅兰芳热情迎接,两人在美国就见过面,梅兰芳后来还指点她唱京剧。
当晚,顾维钧设宴款待,同席还有女星胡蝶,甚至林语堂先生,这让黄柳霜受宠若惊,她早就熟读林语堂的英文作品《吾国与吾民》。
根据传记的说法,北京大学还给她颁发过荣誉学位。
她在中国呆了9个月,游遍北京、南京、天津、山东,回了一次台山。
旅途中,她为《洛杉矶时报》等报纸撰写专栏,全程记录这趟寻根之旅,也让更多人从正面角度了解中国。
·先锋作品塑造更正面的华人形象
回美国后,为了完成和派拉蒙的合约,黄柳霜决定拍摄一系列只能在小剧院放映的先锋作品。
这些作品更愿意给她自由空间,她借机敦促主创团队描写更正面的华人形象。有的电影甚至专门为她量身打造,冠以“黄柳霜作品”。
这些作品没有带来很大的商业利益,但受到中国政府的肯定。当时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还特别表彰黄柳霜的两部电影。
其中,1937年的《上海女儿》里,黄柳霜和韩裔男主角有一个大团圆结局,可谓难得的进步。
·为祖国抗战奔忙,却遭宋美龄冷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柳霜拍卖了自己的戏服筹款,还帮加州中国慈善总会筹款,用于支援中国抗战,尤其是救济难民。
为了全身心宣传抗战、组织华侨捐款,她暂时息影了3年。
1942年,美国对日宣战,黄柳霜复出,拍摄了战争动员片《轰炸缅甸》(Bombs over Burma)和《重庆英烈》(Lady from Chungking)。
《重庆英烈》可以说是“不同寻常”。黄柳霜出演游击队队长,是绝对的女英雄。
这次,所有华人角色都由华裔扮演,黄柳霜心心念念的愿望终于实现!
在电影的结尾,黄柳霜慷慨陈词:
你杀不死我,你杀不死中国。即便上百万人的死亡都不会摧毁中国的灵魂,中国的灵魂是不朽的。
对中国的访问让她更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形象,她把当时的理解和感受运用在演出中,震撼了观众。
她还把全部片酬捐给中国抗战事业。
她期待一个从战争废墟中复兴的“新中国”。
然而,1942年,宋美龄前往美国访问,所到之处,众星捧月,唯独缺了黄柳霜。
原来,宋美龄叮嘱美方不要邀请黄柳霜,她一直对黄柳霜扮演的华人角色无比反感。
“在她眼中,安娜·梅代表了过去的中国……无论安娜为中国做了多少筹款工作。”黄柳霜传记作者郝吉思写道。
宋美龄希望展示她心目中的中国给盟友看。哪怕黄柳霜有着拳拳爱国心,哪怕她在好莱坞摸爬滚打最终拿到正面角色,也无法让这位蒋夫人满意。
大器晚成,骤然世,价值重估
二战结束后,黄柳霜已经40岁。她在在好莱坞没有赚到大钱:即便是担任女主角,片酬都很低,尤其是比白人同事低。比如《上海列车》,她的片酬只有6000美元,而黛特丽片酬达7.8万美元。
加上她多年来扛起大家族的所有开销,终身未婚的她也没有伴侣分担压力,她又乐善好施,可以说,中年后,她并不宽裕。为了多赚点钱,她什么小角色都演,但演出机会也寥寥。
这个时候,一家电视台找到她,希望拍摄《柳霜夫人的画廊》(The Gallery of Madame Liu-Tsong)。
这是美国第一部由亚裔主演的电视剧。她扮演的角色表面是艺术经纪人,私底下是侦探,整部剧围绕她量身打造,连角色名字也用了她的中文名。
只可惜,机会来得太晚,她或许已不是最好状态,电视剧没播出多久就草草收场。
“迟到的肯定”不仅是这个。1960年,好莱坞星光大道刚刚建成,第一批留名的明星,就有黄柳霜!
由于常年抽烟喝酒,黄柳霜一直有心脏问题。入选星光大道后不久,她心脏病发辞世,年仅56岁。
到今天,在中国,对她的评价已不断改变,从一片打倒之声,到肯定她对抗战的贡献,再到肯定她在影史上的地位
她的很多角色是种族主义偏见的产物,但她在有限的空间里,努力贴近真实的华人形象。
最早的黄柳霜传记《安娜·梅·黄的多重人生》作者安东尼·陈就表示,对于他和他父母那代人来说,黄柳霜就像他们的家人,是电影中唯一的“自己人”,即便角色不尽如人意,也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美国不是边缘人
NPR评价:她面对不公对待还保持不卑不亢,才为后世演员开辟了道路。
的确,如果没有《海潮》,怎么会有后来的《喜福会》、《摘金奇缘》呢?如果没有《柳霜夫人的画廊》,又怎么会有刘玉玲的《致命女人》呢?
遗憾的是,即便如今,好莱坞给亚裔的机会还是严重不足。
如今,美国把她的形象放到硬币上,也是希望激发更多人去了解那段不公的过往,反思如今主流社会依然存在的针对亚裔的歧视。
丨互动丨
对于黄柳霜的遭遇,对于华裔演员在欧美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到留言区分享。
作浪/小逸
参考信源:A Cinema History, The Damsel Magazine, Screening the Past, Sup China, Taiwan Today, Hollywood Palms Cinema, IMBD, The Culture Trip, China Times, America.gov., JSTOR, UCHRI, CNN, Refinery 29,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Movie Maker, Variety, Harper’s Bazaar, Archives.gov.,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NBC, British Paper Archive, The Conversation, Europeanana, Newsweek, Men’s Health, Esquire, PBS, Elle, NPR, Vulture, Coinworld, WSLS, New York Times, Los Angeles Times, TCL Chinese Theatres, Chinese American National History, TIME, Metro, MSN, People, US Mint.gov., Jopling Globe, Tulsa World, Guardian, 新民周刊,澎湃, Wikipedia
英 伦 后 浪   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
丨往期精选丨
中国空前补课禁令刷屏,英国模式有何启发?
英国官场、职场的“通关密码”竟是这个口音?
这届英格兰军团最动人的秘密,是这些“妈宝”
uYoung群:加微信houlang-uk,备注“进圈”
转载、投稿、商务合作:加微信littlesmart1978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