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着香烟的自画像》1895年
蒙克的世界里
不仅仅有尖叫
文:网摘  编:先知书店
真正的艺术作品来自于人类的内心世界。——爱德华·蒙克
爱德华·蒙克是谁?
爱德华·蒙克是谁?你可能一时想不起来,但你一定看过他的一幅画。他最著名的作品《呐喊》已成为世界艺术中最具标志性的形象之一。
对,就是那张在桥上,捂着脸尖叫的扭曲秃头男子像。某种程度上,这个男子已经深深印在了现代人的心里。
《呐喊》1893年版本
“太阳落山时,我正跟两个朋友往前走。天空突然间变得血红,我停下来,靠在篱笆上,累的要死。蓝黑峡湾和城市之上,盘旋着血红的舌头上的鲜血。我的朋友们继续走着......”

《呐喊》画作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一天晚上,蒙克一次和两个朋友一起沿着海边便道散步。作者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日落时分,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蒙克停靠在栏杆上,疲累难以言说。
朋友们继续往前走,他落在了后面,他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作者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蒙克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这样的恐怖与绝望,最终爆发为一种孤独可怕的生命的呐喊。
“而我停了下来,焦虑地颤抖——我感觉好像广阔无垠的呐喊穿过自然。”
1994年,两名窃贼潜入挪威国家画廊偷走了1893年版的《呐喊》,1995年被完好地追回。2004年,蒙面持枪歹徒从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抢走了1910年版的《呐喊》,两年后被追回。这幅画有多受追捧,由此可见一斑。
爱德华·蒙克是19世纪挪威艺术家,他被称为“表现主义之父”。“表现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欧洲艺术中最具实验性和个性的艺术流派。蒙克创作的许多作品都表现出强烈的精神痛苦。
“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且持续的伴随我一生。我们想要创作的不是那种给人们挂在客厅墙上的漂亮图画,而是捕捉人性的作品,可以扣动心弦最深处的艺术。”
《忧虑》
▌痛苦之子: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1863年12月12日,爱德华·蒙克出生于挪威,并在奥斯陆长大。
在他出生仅仅几年后,他的母亲于1868年死于肺结核。他由父亲抚养长大。
《逝去的母亲》
他的父亲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父亲一再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
“我的画都是痛苦之子,我从未欢庆过快乐的福音。”
《生病的孩子》1885年
生病的孩子》记录了他姐姐 Johanne Sophie(1862 - 1877)在 15 岁时因肺结核去世前的一刻。蒙克在他的艺术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了这个深刻的创伤事件,完成了六幅以上的油画。
在作品中,索菲通常在临终前出现,身边有一个黑发、悲伤的女人,据推测是她的姨妈凯伦。在所有的绘画版本中,索菲躺在床上,显然正在遭受痛苦,被一个白色的大枕头支撑着,望着可能是死亡象征的不祥窗帘。
1789年,蒙克为成为一名工程师而进工学院念书,从那时开始他受到了印象主义画风的影响。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他深受克劳德·莫奈、 爱德华·马奈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保罗·塞尚保罗·高更等人也纷纷效仿。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后期印象派,然后是新艺术造型。事实上,蒙克作品的主要风格是后印象派,并专注于这种风格。
《忧郁》1894年
爱德华·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后期印象派的,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的,他的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当我画画的时候,我从未想到出售。人们只是不了解,我们绘画是做实验,是为了开拓自身以力求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后来,他改用传统的画法创作《生病的孩子》变体画《春日》,从而获得奖学金去法国留学,从师L.博纳。
“没有恐惧和疾病,我将永远不能完成我现在所做到的一切。
《春日》
在法国,他在研究印象主义画法的基础上,转而对后印象主义和纳比派发生兴趣。他发现线条和色彩有强烈的表现力,试图用它们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他们的呼吸、感觉、受苦受难并彼此的相爱。
“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
《声音》1893年
▌用对艺术的爱,拯救人生的焦虑
从大约 1892 年到 1908 年,蒙克大部分时间都在巴黎和柏林之间奔波。1908年秋,他的焦虑变得深刻并在丹尼尔·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住院接受治疗。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
《海岸上的舞蹈》1900-1902年

1909年,他决定回到家乡,回到挪威。在此期间,爱德华·蒙克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兴趣,减少了悲观的成分。他在这些作品中使用的色调和色彩确实增添了更多色彩,看起来比他过去几年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更加阳光。
“是我的艺术给我的生命赋予了意义。”
《生命之舞》1899年
在他早期作品中相当突出的悲观色调已经淡化了很多,似乎他在创作的作品中采用了更多的色彩,俏皮和有趣的色调,与他在职业生涯早期倾向于使用的黑暗和忧郁风格相反。
从这个时期到他去世,爱德华·蒙克一直留在挪威,从这个时期开始,他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似乎都采用了他自1909年回国以来所采用的类似、丰富多彩的方法。
“从我腐烂中的躯体将会长出鲜花,我将在花丛中得到永恒。”
《太阳》1909年

《太阳》也许是现代壁画最伟大的成就。对称结构,它占据了奥斯陆大学礼堂的巨大前部空间,通过大小、无懈可击的正面和图像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


纯粹、强烈和阳刚的太阳形象,仿佛是上帝的化身。
被阳光照亮的是海洋的水,北方风景的裸露的岩石,以及分隔陆地和海洋的一条翠绿的细长带。一条干净、笔直的地平线将水与天空分开。
伟大的太阳无所不在,从天上照在陆地和海洋上,它的光芒照射到永恒。非人本身,它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自然并不只是你用眼睛所能看见的一切,它还包括用灵魂才能看到的内在图像。”
《海滩上的女孩》1896年
《孤独的人》1935年
我的意志超出我的天赋。
“作画对我来说是一种癔病,一种酊酩。癔病,使我不至于意志消沉,酊酩,正是我渴望的。”
《桥上的女孩》1899年
《桥上的人群》1899年
《黄色原木》1911-1912年

与他的世纪之交受新艺术主义影响的林地场景相比,这幅画相对自然主义,尽管为了表现效果而加强了色彩,尤其是原木和紫色树木的鲜艳黄色,无疑是生与死的对比。
画面顶部和底部边缘在极端前景中截断树木,表明空间向我们延伸,以及树木在两侧边界外隐含的后退,增加了缩短的已经很大的延伸感。这一切的效果是让森林在各个方向都显得无穷无尽。
《白菜地里的工人》1916年

《白菜地里的工人》与蒙克在大学壁画完成后创作的许多作品一样,设计的正面影响在这幅画中至关重要。卷心菜的三角形,抱着一捆捆的绿色植物,冲破了地平线,他的姿势暗示着人类与自然的斗争。
宽阔的原始色彩、绿松石与橄榄绿、浅紫色与棕色以及快速的笔触,将农业作品与早期的城市绘画区分开来,具有鲜明的黑白对比。它们的重要性是作为一个预言性的见证:“工人的日子即将到来”,他在 1929 年写道。
《回家路上的工人们》1913-1915年
没有其他绘画能如此强烈地表达蒙克对工人阶级作为未来社会主导力量的信念。疲惫的工人沿着回家的路,从遥远的消失点到画面之外的流浪,几乎可以肯定地表明工人阶级从遥远的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进军。
《马队》1919年
▌面对衰老与死亡,他无比清醒
在纳粹统治期间,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撤了下来。对于反纳粹主义的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因为他把德国看作为他的第二祖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
“现在对多年前看我们的绘画的那些人进行说教已经变成一桩相当可笑的事了。当时他们的态度要么是嘲笑,要么是责备地摇着他们的头。他们不相信,这些印象,这些瞬间的感觉,能包含最细微的精神健全。如果树是红色或蓝色的,或面孔是蓝色或绿色的,他们肯定会说,这家伙是疯子。”
《吸血鬼》1893年
事实是,蒙克并没有将这幅画命名为“吸血鬼”。他称它为“爱与痛”,直到后来他才想起一个被锁在吸血鬼怀抱中的男人的名字和解释。蒙克坚持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女人亲吻一个男人的脖子。
纳粹宣称它在道德上是“堕落的”。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一个痛苦的男人搂着他的爱人,而她试图安慰他。也许她甚至把脸贴在他的肩膀上。有些人认为这是关于他拜访妓女的事情,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他最喜欢的妹妹去世的某种可怕的幻想。


当它被揭开时,它被认为是令人震惊的,不知何故人们在其中看到了施虐受虐狂。也许是她松散的红头发和红色的裙子标志着她是一个海妖。四周的黑暗,加上男人自己的黑衣,让她显得格外醒目。
《地狱中的自画像》1903年
爱德华·蒙克在一生的时间里画了多张自画像。在他的许多自画像中,蒙克将自己描绘成病态、可怜和孤独,但没有任何形式的多愁善感。艺术家直视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掩饰。
“他们是不会去理解这些绘画是在竭诚和痛苦中创作的,它们是不眠之夜的作品,它们消耗了我的血液并消磨了我的神经。”

《时钟与床之间的自画像》1940年
在《时钟与床之间的自画像》中,蒙克将自己描绘成一个不快乐、年迈的老人。在他身后,是一间充满光和过去画作的明亮房间,但他把现在的自己放在时钟和床之间,象征着时间不可避免的流逝,以及他最后一次躺下的地方。
时间以庄严的大钟的形式流逝。一张单人床,覆盖着时尚现代的斜线图案,证明了他的孤独。艺术家本人似乎被冻结、压扁,已经将自己视为一具僵硬的尸体。
1944年1月23日,爱德华·蒙克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与世长辞。他向奥斯陆捐赠了1000幅油画,15400张版画,4500件素描和水彩画,还有6件雕刻作品。后来为纪念蒙克,建造了爱德华·蒙克美术馆。
《灰烬》1894年
▌永远的蒙克:直指人心的另类治愈系艺术
蒙克的艺术作品几乎是自身经历的写照:旅行、自幼丧母、姐姐去世······
他从传统的北欧岛国出发,走进充满变革气息的、甚至看起来光怪陆离的欧洲大陆;他对情感一片赤诚,却因为对家族遗传疾病的恐惧而一次次地失败;无论经济方面多么的拮据,他依然对待艺术如同自己孩子般,热诚又难舍难分。
《奥斯高特兰的街道》1902年
《雨》1902年
“我的一生是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缘行走,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有时我想离开我狭窄的小径加入晕眩的生活的主流,但我总是发现自己被冷酷无情地拖回悬崖边缘,走到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掉入那深渊。从我开始记事时,我就受到这种深刻的焦虑感的折磨,我一直设法用我的艺术来表现这种感觉。没有焦虑和疾病我应该是象一艘没有舵的船。”
《月光》1893年
蒙克的画作,追求表现内心的情感,他的画具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另类的疗愈之力,他的画是焦虑的现代人宣泄焦虑的一个窗口。
“如果你想要画的是情绪,那么带上它所有的力量。否则你就不能坐视和凝望对象,不能确切地描绘你所见到的每一个细节。你要去画它所必须展示的东西,那刚好是在你对主题的情绪反射之中产生的那一个。”

《蒸汽火车》1900年
当下,也许科技的发展正在剧烈地改变艺术,而蒙克的艺术却时刻提醒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他这些引人注目的作品依然有着震人心魄的力量,强烈地唤起人类共同的情绪和回忆。
蒙克的生平经历看似离我们很远,但是又似曾相识。他创造了一种通用性的情绪语言,几乎能让任何人看到画作都能感同身受。在这个被称为“贩卖焦虑”的时代,我们不妨看看这位伟大的表现主义艺术家的经历和他的艺术杰作,通过了解他的生平故事和作品,找到自己的所爱,对抗时代的焦虑。
为此,先知书店挑选了一本了解“真实”蒙克的首选之作——《爱德华·蒙克:爱与焦虑》。
内页展示 | 随书附赠4张独家定制书签

本书包含蒙克150幅代表作、草图、生活照,完整收录2019年大英博物馆同名特展展品,包含罕见私人收藏家未曾面世的珍贵藏品,由当时策展人歌莉娅·巴特鲁姆主编,汇集了目前对蒙克艺术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图像阐释、材料使用、艺术市场等不同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收藏级蒙克读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