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雪知识点
青春献给小酒桌
醉生梦死可劲儿喝!
雪花(醇),熟啤酒的一种,俗称老雪。在东北以“老”字做前缀的话一般都会带着一股子浓烈的亲近感。比如老弟,老哥,老妹儿,是人与人聊天的时候拉近距离的一种语言手段。老雪这两个字其实是倾注了沈阳人对于这款酒的感情。
      标签上都叫雪花啤bai酒,可以用度du数分辨,雪花鲜啤是11度,清爽zhi10度,淡爽9度。老dao雪花是12度最早时候的雪花啤酒,当时是因为沈阳啤酒的标签是“沈阳啤酒(黄牌)”“沈阳啤酒(绿牌)”“雪花啤酒”这时的雪花啤酒就是老雪花。现在的老雪花标签是“雪花(醇)”

      说话早在5000多年前,当时人们就已经能够酿造“澧(lǐ)酒”了,所用的原料、发酵方法甚至酿造时间,与世界公认的苏尔美人所酿啤酒非常相似,“澧酒”与其不同的是:糖分较高、酒精含量低、口味太淡、不利于储藏、容易变酸变质。由此可见中国也是啤酒的一个重要发源地。
       然而,你现在喝的啤酒,其实是属于“舶来品”,说白了就是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而进入的。
     所以中国的早期啤酒厂大都由外国人建立的,1903年,英、德资本家合资,在青岛开办了英德酿酒有限公司;1912年,捷克人在上海,开办的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上海啤酒厂前身);而沈阳啤酒厂也不例外……
——△——
沈阳啤酒厂的“前身”
     沈阳啤酒厂的前身,是1934年日本人在奉天筹建的“满州麦酒株式会社”。
     据日本人写的《满洲铁西工业概况》记载:满洲麦酒株式会社第一工厂,位于奉天市铁西区兴工街一段十一号,由日本太阳株式会社建立,生产的太阳牌啤酒,主要供应东北和华北的侵华日军;
     满洲麦酒株式会社第二工厂,由麒麟株式会社建立,位于奉天市铁西区兴工街一段三十二号,生产的麒麟牌啤酒,主要供应奉天市民。
两个厂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26000吨,主要产品是11度啤酒、高浓度啤酒、汽水和副产品维生素乙(酵母片)。开始时员工有200多人,后来增加至900多人。
     在对材料的选用上,日本建筑师没有选用沈阳的传统建筑材料青砖,而是采用红砖。这是建筑师对沈阳特殊的自然环境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由于沈阳是寒冷的北方城市,冬季漫长,几乎是全年的一半,而且春秋较短。由于要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要与冰天雪地对比,要符合北方人的性格特征,故建筑宜采用深色调,从沈阳现存的大量近代日本建筑中可以看出日本建筑色彩大部分以红色、米黄色、灰色为主,并配以少量的白色饰面。
大麦、大米在这里经过煮沸制成麦芽糖汁。
麦芽糖汁经过冷却后在这里放入酵母进行低温发酵。
发酵完毕后的麦芽汁在这些桶内低温保存75—90天,就成啤酒。
经过过滤后的啤酒在这里灌装。
灌装好的啤酒在这里贴标装箱,成为成品,通过皮带运输到仓储区。
——△——
沈阳啤酒厂的“发展”
      1945年日本投降后,啤酒厂停产。同年9月由苏军接管,交秋林公司暂时经营。1946年由国民党辽宁省政府接收后,把第一麦酒厂和第二麦酒厂,合并为辽宁省酿造厂,继续生产啤酒,年产量1200余吨,因管理混乱和战乱,1947年关闭。1948年11月沈阳解放,为了满足沈阳市民对啤酒的需要,不久,啤酒厂开工,并更名为沈阳解放啤酒厂,啤酒商标还用麒麟牌。1949年改名沈阳啤酒厂,继续生产麒麟啤酒,太阳啤酒则改成旭光啤酒。
    随后相继创立和生产沈阳鲜啤酒、沈阳甜啤酒、沈阳黑啤酒、红啤酒、星海啤酒、腊梅啤酒、迎春红啤酒、天池啤酒、白鹭鸶啤酒、全麦啤酒等品牌啤酒。
   1954年的沈阳啤酒厂,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型麦芽车间,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200吨。
1958年,沈阳啤酒厂在沈阳郊区东陵等地建立8处酒花生产基地375亩,经过几年的发展,只保留了小东农场、光辉农场、二台子这三处共940亩,平均亩产酒花96公斤。
2008年,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沈阳啤酒老厂区搬迁至苏家屯,这是新厂区。
——△——
沈阳人的独宠——“老雪”
    目前国内耳熟能详的啤酒品牌,主要是“北燕、南珠、东青、西重”四方诸侯,他们占据着国内主要市场,但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正是雪花。
    真正的“雪花”啤酒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1957年,国内知名啤酒专家组研制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啤酒。当啤酒倒入杯中,其泡沫丰富洁白如雪,口味持久溢香似花,故名“雪花”啤酒。
     那时候的啤酒是稀罕物,在1973、1974年期间,只有在春节时每户凭票供应三瓶。虽然只是三瓶啤酒,不过在当时可都是过年时或招待客人,才舍得喝上一口的稀罕物。

90年代沈阳啤酒厂航拍图

沈阳人的血,就是老雪!
     1979年,国家轻工业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雪花”啤酒被命名为全国优质酒。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雪花啤酒主要用于出口。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雪花啤酒才开始对涉外宾馆和部分重要机构限量特供。
1983年,当时啤酒出口宣传图片
    随着雪花啤酒渐渐进入沈阳人的餐桌,老雪也有了许多别致的称号,“闷倒驴”、“夺命12度”、“大绿棒”、“忘情水”,倾注了沈阳人对于这款啤酒的深厚感情。

2004年沈阳铁西区建设大路雪花啤酒厂原址

在沈阳人心目中,老雪一直都是60度的存在。网上流传一个关于老雪的换算公式:
(纯属娱乐)
    这都是酒蒙子的智慧啊!为什么很多人连白酒都不怕,唯独一喝老雪就上头呢?
    一是老雪的提纯技术不高,乙醇残留物多,格外上头,基本上是一喝就有感觉了。
二是可能就是不习惯。老雪是沈阳的纯地产啤酒,只有本地人可以喝得到。
(网上流传的关于雪花啤酒的一些调侃性总结)
    老雪的威力巨大,放倒了多少江湖儿女。住在沈阳的、来过沈阳的无一不为它神魂颠倒、头昏脑胀。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2019年8月7号河北承德的梅先生来沈阳出差当晚就想尝试一下沈阳“老雪”的威力四瓶啤酒下肚梅先生直接喝“断片”了不仅弄丢了自己的手机还把随身携带的17万现金弄没了。
即便如此,沈阳人仍深深的迷恋着每一次被老雪征服后,带来的那种呕吐不已,旋转跳跃,永不停歇还略微有些腚疼的美妙感觉,这就是沈阳人的老雪情怀。
网传(三分体会,七分想象)雪花啤酒厂有三条生产线,一条是生产“当日鲜”,就是只有当天喝的酒,过夜不行;另一条是生产干啤的;第三条就是专门生产老雪的。沈阳人对老雪的宠爱程度可见一斑。
当年兴工街上沈阳啤酒厂的外形
——△——
酒花里的百态人生 
      良好的市场口碑和不错的经营业绩,吸引了准备进军啤酒行业的华润集团。
1994年,华润正式入股沈阳啤酒厂,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成为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啤酒厂。同年,沈阳啤酒厂与日本麒麟啤酒公司签订商标转让合同备忘录。
(几十年前沈阳啤酒厂的啤酒灌装生产线)
    2008年9月19日,华润雪花啤酒(辽宁)有限公司新厂,在沈阳市苏家屯区雪莲街落成。
不过华润收购了那么多的啤酒厂,几乎都把原来啤酒厂的产品名称给更改了,只有沈阳啤酒厂的“雪花”没有改,并且在全国的各个华润啤酒厂都是用“雪花”的牌子,
    可见沈阳啤酒厂虽然被华润并购,但是它的辉煌历史并不会被抹去。2008年,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迁往苏家屯高新区。
(几十年前沈阳啤酒厂引进的啤酒灌装生产线)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营销策略调整,市场上的“老雪”却已从当年的640毫升,降到580毫升的大绿棒子玻璃瓶,又再次瘦身为如今的500毫升,但老雪的酒界地位却始终未变。
    酒里是人生百态,回忆是品一杯酒,能让所有旧日里的小事,都变得生动。让沈阳人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桌上的“老雪”。
 对喝老雪的人来说,什么酒精度数、麦芽浓度都不重要了,喝的就是爽快,就是情怀,别管明天头疼不疼,今天晚上必须“到位”。
      外地人来沈阳一定要吃鸡架、一定要喝老雪、一定要搓个澡,体会一下东北人的热情和淳朴。沈阳老雪配烧烤,外地来人全干倒。
本文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郑宪玉、郑在品、张黎明等人提供的资料,以及“壶觞斟酌”公众号,特致谢。
信息来源:沈阳指南  铁西新联会
沈阳热点消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