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过一个要好的同事,他决定辞职的时候,我对他说,我们以后也许就很难再见面了。他很乐观地回复,那还不是取决于你愿不愿意再找我聊天。我面上微笑,心头黯然:这个世界,如此节奏,人与人实在太容易走散。

后来的确如此,他从北京搬去上海,我亦辞职在家自由职业,我们几乎没有再见过面。他进入全新行业发展出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圈子,而我越来越宅、视出差和饭局如洪水猛兽,我和他的交集,渐渐只剩下在朋友圈里相互点赞。
又想起之前跟一个婚姻不幸的朋友见面聊天,我非常关怀又颇有些责备地问她:你怎么不给我打电话呢?你一个人面对这些多难受呀。
那女孩语气淡然地说:想过,不止一次。手指已经按出了号码,但在拨打键上停留了很久,最后还是算了。那些时刻我想的是“你在干嘛”“是不是在忙着写稿”“我打过去跟你说什么”“说完以后会有什么结果”“我的事到底能不能三言两语跟你说清”……往往几个问题自问下来,倾诉的愿望就偃旗息鼓了。
我忘不了她当时的表情,开着车,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消瘦的侧脸上,是薄薄的笑意,空调的冷风吹过来,余音尚在,笑容已经散了。
那一刻,怎么说呢,脑海里只有一个词在浮浮沉沉:孤独。
她的孤独,我的孤独,都市人又寻常又尖锐的孤独。
谁不曾有过特别想要找一个人,立即见面、喝酒、倾诉、甚至只是紧紧拥抱一下的时刻?谁不曾有过拿起手机翻阅联系人列表又放下了手机,最终选择一个人面对情绪崩坏的时刻?
对于孤独,我们的本能是抗拒;但最终,我们必须学会接受。
接受得好,人生会平添一两桩乐趣,诸如读书、运动、手工之类;接受得不好,我们又会陷入另一种更加如鲠在喉的孤独——投身人群,却被淹没。
不是么?在那些状似合群的热闹背后,常常是更加疲乏无奈的孤独——不得不假装活泼、不得不和话不投机的人没话找话、不得不主动灌醉自己、不得不对着一个个毫无兴趣的人一遍一遍介绍自己。
因为害怕孤独,我们去社交、相亲、参加集体活动,而每次结束,整个人都要缓个三五天,才能脱离那种头皮发麻、脚趾抓紧、浑身紧张的状态。
很拧巴。就像努力穿上了不合身的衣服,却完全失去了照镜子的兴趣,因为知道当下的自己,并不美丽。
当你陷入这种拧巴时,不妨对自己说一遍日剧《独活女子的推荐》中、那句平实而动人的台词:不擅长和人打交道的话,其实也并不需要勉强自己。
五月女惠,《独活女子的推荐》女主角,一个努力钻研“独活”乐趣的都市单身女性。
她会在下班之后精心策划不少“独活”项目。比如一个人吃美食大餐、一个人逛游乐场、一个人乘坐热气球、一个人体验情侣酒店……所有看似单身者不可尝试的项目,她都为自己安排得有滋有味。
如果孤独注定是一种人生常态,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这部剧里有不错的答案。

第一集,婉拒了同事们聚餐邀请的五月女惠,独自去了烤肉店。在烧烤架上滋滋冒油的烤肉看上去无比美味,她兴奋地等待着最佳入口时机。与此同时,隔壁桌推杯换盏的人群似乎吃得更香更快乐。对此,五月女惠有自己的理解——
有人认为食物好不好吃在于跟谁吃。但坦白说,美味就是美味,即使一个人品尝,好吃的东西还是好吃;而就算对面坐着全世界你最爱的人,难吃的东西也不会因此改变滋味。
在40岁生日这天,五月女惠为自己定制了超豪华的生日礼——坐豪车穿越夜晚,欣赏繁华的东京。她选了最好的车型、挑了一件隆重的礼服、有专人负责妆发、也有美酒大餐,甚至,还走了一把红毯。
在铺满生日气球的加长林肯里,在自己喜欢的音乐声中,在从前并未仔细欣赏的城市夜景下,五月女惠迎来了自己的第40个生日。她觉得有点隆重,但经历超出预期,非常惬意。
剧中并没有评判独乐乐与众乐乐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简单朴素地表明:很多时候,人们固化地认为一个人过生日必定孤独冷清。而事实上,有些独身的人就是能过得妙趣横生。
又比如,许多在固有印象里只能两个人、一群人去的地方,五月女惠都用行动表明:一个人去也完全没问题。
第三集,她带着好奇宝宝的心态,一个人去体验了情侣酒店。在超大套房里点大餐、在心形大浴缸里泡花瓣澡,一个人的浪漫,让自己心动就够了啊!
最让人感动的段落是,她挑战乘坐热气球。
看着巨大的气球慢慢充气,渺小的人类登了上去,在鸟语声中慢慢爬升,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风噪,全世界陷入了安静——因为乘着风飞翔,反而感受不到风。
那一刻,站在热气球中的五月女惠,不是在漂泊,而是在追逐,自由而勇敢。她回想起出发前工作人员的祝福,简直温柔又充满力量:去吧,去成为风吧!

人从来不是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当然需要具备社交的能力。但是,只拥有这种能力并不够。独处也是一种能力,甚至,独处的能力比社交的能力更基本——因为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自己相处。
与自己相处,并不单单是静态的学习、思考、冥想,又或者什么也不想。
透过五月女惠的推荐,我们不仅看到了花样繁多、开心有趣的生活场景,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一个人充满自信与热爱的生活状态——对于社交恐惧者、长期单身人士、各种无法合群的独居者而言,比起鼓励他们一定要找个朋友、投入人群,这部剧,是一种更有力量的治愈。
一直以来,对待恋爱结婚生儿育女,我们最常听到的劝慰是“顺其自然”。于是,有些人顺其自然地结了婚生了孩子,有些人也顺其自然地选择一个人过下去——这些都是顺其自然,是我们各自接纳了更适应这个世界的自己。
开头提到的那个因婚姻不幸而离了婚的姑娘,刚离完的时候比不离还痛苦,她觉得自己耗了十几年时间跟一个人一起生活,失去之后,她已经没有青春、美貌和精力再去寻找下一个,于是陷入了无比绝望的孤独。
依赖亲密关系、遵从世俗规则的人们,对孤独的定义总是悲观的,因此会下意识地畏惧孤独。
但是,后来呢?时间推着她不得不前进。工作要继续、生活要继续,她只能切断脑袋里关于孤独终老的恐怖想象,专心过好现在。
起初每天都像做任务,按时吃饭埋头工作,一有空就去搏击、攀岩,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之后,确实没什么精神头再瞎想。如此一年有余,她依然是一个人,依然会偶尔感到孤独,但她不再绝望。因为她发现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一个人也可以在这个宽广自由的世界里活下去、而且是很好地活下去——毕竟有太多有趣的事可以去做,时不我待。
其实,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孤独的卢梭就已经体味出了这一点: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于我们自身。
一个人只要善于追求幸福,别人是绝对无法使他(她)落到真正悲惨境地的。
孤独,一开始是“热闹与我无关”的羞耻,然后是独自装修/搬家/做手术的坚强,最后是一个人旅行/吃火锅/唱KTV的快乐。
如何跨越和驯服孤独?
首先,要清醒分辨。有些孤独是瞬间感受,比如突然觉得连最亲密的人都无法理解自己。这些时刻,转瞬即逝,不必放大;如果是长久以来,社交始终令你感到不自在,那就勇敢抽身,不必太过顾及其他人怎么想——人潮汹涌之中的孤独,犹如溺水,你必须自救。
其次,孤独不是沉沦。长期不与人社交并不意味着可以不修边幅、任由体型失控。绝对不要把孤独等同于逃避。孤独是一种修行,为的是补充能量、修复损耗、继续人生,而不是在离群索居之中化成烂泥。
最后,不要放弃对人的相信和给予爱的能力。
《独活女子的推荐》中,五月女惠不再顺从规则,选择用独活的方式,体验丰富有趣的人生。但,在脱离群体的独自生活里,在果断拒绝盲从讨好的过程中,五月女惠始终用细致的观察与温柔的耐心,去反思哪些才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人。她没有放弃人群,只是学会把信任与爱投注到值得的人身上,独活之中,亦有陪伴。
孤独的人,因此被孤独治愈。
看看五月女惠,剧集末尾,同事再一次向她发出聚餐邀请,她思索一秒钟后欣然同意。她依然会走进人群,依然会打开门接受阳光和微风,拥抱一切。一点也不悲观、无聊、丧。
下一次,面对孤独,请不要害怕、不要夸大,去理解、去消化,尽力找到一种对你有用的方式,令孤独生出趣味,从废墟之中开出花。
当你在你喜欢的生活方式里终于找到了自信快乐的自己,你就完全掌握了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最佳方式。
祝你能在独自生活中愉快,也能在与人相处时自在。

和自己相处好了,世界才是你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