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鬼首天龙
我上大学的那时候,中国还很落后,中国人还很贫穷,不像现在这么强大这么厉害。我和我的同学们,有凿壁偷光的,还有头悬梁的,经常通宵达旦,都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想过针刺股这个举动,终因为害怕疼痛没有下手。这件事让我经常感到惭愧,每想起来都鄙视自己一下。我二大爷说过,对自己够狠的人才能成大事。
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别说没有什么智能手机,家里有座机电话的都是凤毛麟角。那时候人们出行基本依靠骑自行车,出远门乘坐的都是绿皮火车,不像现在有高速铁路这么方便,头天晚上约个炮转天就能打上了。那时候的每一封情书都得亲笔手写出来,接到一个“滚”字的回信要等待好几天。总之,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很慢,但是感觉很幸福。因为所有的希望都需要漫长的等待才会幻灭。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真的不错,男生们的过剩精力会发泄在操场上,有踢足球的有打篮球的有玩排球的,有个市级领导到我们学校视察工作,学校还特意安排的学生们在操场上放风筝,几个男同学放了一天的风筝,视察工作的领导早就走了,也没人通知他们可以结束了,把这几个同学着实给累坏了。前几天我还跟当年放风筝的一哥们聊了一会儿,非常愉快。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再加上我学习不够刻苦,让的我的眼睛视力一直很好,双眼总是那么炯炯有神,后来又得了神通不能说是火眼金睛吧,但是所有的坏的装的傻的,我一眼便能识别出来,这是另一个话题,今天按下不表。我想说的是由于学校的课余生活不是那么丰富多彩,系里面腾出一间大教室,买了个彩色电视放在正中央,于是想看电视的同学们晚上有了去处。
电视机是新买的,当时正在热播连续剧《红楼梦》,八三版的那部有人以为是经典之作。于是很多女同学每天按时去观看,男生们也有去看的,但是我只去过一次,站在最后排观看了几眼。电视剧结束之后,有男生回到宿舍里品评了一下,其中一个说他最喜欢薛宝钗,怎么看都觉得十二金钗她最美,如果不是掉下来个林妹妹,与贾宝玉真是金玉良缘啊!然后他还把林黛玉给贬低了一顿。
这个男生的言语当时让我大吃一惊,至今也记忆犹新好像就在耳边回响,因为确实刺激了我一下,读《红楼梦》看爱情故事,本应该就是“木石前盟”的宝黛之恋,他怎么会喜欢薛宝钗?当时我也没说什么,我这人进化成长的速度比较迟钝,对男女情爱这种事也不是那么敏感,所以你喜欢薛宝钗就喜欢吧,不会影响我继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也就不跟谁较劲了。但是这件事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直到很多年后。
《红楼梦》我高中毕业之后读了一遍,对十二金钗大致有所印象,由于年纪还轻的原因,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它内容了,鲁迅先生说道学家看见淫,革命家看见排满等等的内容,我都不是非常在意和细品,毕竟那满清的统治已经结束了。薛蟠的一首“女儿乐”倒是给记住了,这人啊,不学好,太容易了。十二金钗给我的印象都挺深刻,我比较喜欢的是史湘云,脸上有美人痣,说话有点大舌头,我觉得挺好。至于薛宝钗,从来没喜欢过。
为什么我不喜欢薛宝钗,这个问题我问过自己,我得给自己一个答案。薛宝钗这种款型的女人可以说完美之至,性格温柔形象敦厚接人待物举止周到,但是我为什么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人?思来想去的我感觉到了,与这样的女子在一起,我会感到压抑,我会感觉窒息,最终会导致我精神崩溃,我真的不喜欢这种感觉。我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人,你给我一个女人天天这样督促着我期待着我,我受不了。
其实,我也从来没有喜欢过林黛玉这个人,主要是她的一副弱不禁风的美好形象,但是我却始终觉得宝黛之间的“木石前盟”应该是爱情的模样,“金玉良玉”则不是,那是什么呢?在很多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那是婚姻的模样。我的那位喜欢薛宝钗的男同学,他思考的其实是婚姻的模样,而我认可的宝黛之恋其实是爱情的模样。很多成熟的人在经历了沧桑之后,会把爱情与婚姻当作两件事来说,也许这是一种成熟,我以为更是一种无奈。
东北有个作家叫梁晓声,他在一篇谈论情人节的文章谈到了宝黛之恋,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宝玉和黛玉结婚之后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顺着这个思路胡思乱想之后,得出一个并不美好的结论,我觉得曹雪芹是很有必要把林黛玉给写死的,他绝对不可能让“木石前盟”喜结良缘进了洞房,因为只有把待遇给写死,这段爱情才能成为传奇,也成了绝唱。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必须要死亡,但是宝黛之恋必须死亡,进洞房之前不死,进洞房之后也会死。宝玉最后出家了是吧?那是他最好的人生归宿。不信你让他换一种活法试试?他就不是通灵宝玉了,是一泡人间狗屎。
宝黛之恋是有精神基础的,用我们今天的话语来讲,这两位青年男女的三观一致,这也是他们在一起能够心心相印的原因。这个就不用我再多做讲解了。但是他们的爱情也只能到此结束,因为他们是在没有真正的出路,在精神上和现实中,都没有。如果有谁让宝玉和黛玉结了婚,这接下来的故事怎么写?其实主要是他们二位的日子怎么过下去。这才是真正的问题。他们的三观也许会发生改变,贾宝玉可能会变得“浊臭逼人”,成为他曾经最讨厌的模样,林黛玉也可能会改变原来的模样,林妹妹迟早会变成林大妈的。所以,还是让林黛玉死掉的好。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身死,总比看到一个灵魂的死亡要好。
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动物,无论在多么浑浊的泥塘中打滚。看到不少写手们写的文章,有议论男女恋爱婚姻的内容,都非常特别强调三观的重要性,这是非常好的节奏,总比原来的强调“三高”好,也比现在上来就问“你有房有车有存款吗?要好得多,最起码给人感觉还像个人样子,并没有完全给动物化和物质化,其实人依然还是一种动物,离开物质谁也不能活得舒服,只是谈情说爱谈婚论嫁这种事,别整得像一场男嫖女娼的生意一样,这节奏真的不好,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总有人会反抗一个没有精神生活的婚姻的。我知道有人理解不了,但是并不影响承担后果。
不止一个人问过我:鬼哥,你对男女之间的三观真的不在意吗?之所以被人这样提问,因为我散布过不少不当言论,我说在夫妻之间别讨论什么三观问题,除非你们是不想继续一起过日子了,当其中一个人要和你讨论三观问题时,都是在寻衅滋事。我的这番言辞让很多人大惑不解,有的甚至还很愤怒,认为我的爱情观有问题,有一个被激怒的朋友直接骂我是“傻逼!”,我并没有被激怒,一笑了之。做一个傻逼很快乐,何乐而不为呢?我之所以能够原谅如此冒犯我的人,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有些人还没有足够的经历和足够的体会。
有人问过我:鬼哥,你觉得中国传统的包办婚姻和现在的自由恋爱,哪一种形式更加靠谱和幸福的几率更大一些?我想了想,说:其实都不靠谱,幸福的几率都不大。不过自由恋爱应该有一样好处,两个人生出来的孩子应该会聪明一些,毕竟这性交伙伴是自己亲自选择,据说充满激情的性爱之下,生出来的孩子智商会高一些。如果这孩子是隔壁老王的,又另当别论了。过去中国人傻子多,据说跟包办婚姻有关系。民国那时候的先进青年,基本都有过逃婚的经历,不信你去看一下的人生简历。
我越来越发地认为,人生一切遭遇都是种种偶然的组合,当然最终的结果有其必然性,这大概就是命运吧。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相遇,恋发生爱直到走进婚姻,接下来再生儿育女,有很多都不过是一次偶然的相逢,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遇到了一个正确的人,也许一过就是一辈子,是为幸福美满的人生。也许一次偶然的相逢,是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你遇到了一个错误的人,对于另一方而言,你也是那个错误的人。这就是一对杯具。两个都是。
我特别强调偶然二字,因为按图索骥寻找另一半的男人和女人,最特么不靠谱!什么三高,什么三观,其实都是浮云。这些内容都不能保证你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幸福的人生里婚姻美好是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这需要你自己去经营去创造,当然这是需要智慧的事情,而所谓智慧又是一个稀罕物,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缺,就缺智慧的时候,是难以拥有和感觉幸福的。只是,智慧越高的人就越加孤独,也很难拥有世俗的幸福感,比如说哲学家康德,就打了一辈子光棍儿。
原创不易、您的关注、转发、打赏、点赞
都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