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丧文化被当代年轻人时常挂在嘴边。
肆意表达出自己的沮丧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趋势,一边焦虑自嘲,又一边暗藏着对生活的期待。

不再努力扮演完美人设,坦然接受自己身上的不完美和不开心。虽然可能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但正事来了鸡血比谁都打得快,实力演绎“高级丧”!
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论”认为,为了获得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人类必然要满足三种与生俱来的需求:自我效能感、关联性和自主权
在压力庞大且无形的当下,偶尔嘴上“丧”一下,实际活得很松弛的人,其实“自我效能感”都相当高。无论环境如何,都能做到自我实现赋能,像一种新型的积极“自我保护机制”。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人必须要拥有一种自我效能感,才能应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阻碍和不公,走向成功。”
——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自我效能感和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无关,它是一种主观感受和信念,其存在的意义,就是推动人主动接受一些新的挑战和未知的刺激,让人走出舒适圈去锻炼自己。
TA在于人的潜意识层面,难以被人察觉到,但却偷偷地影响着自我效能感缺乏者的日常生活和他们在面对挑战、挫折和外在评价时的态度和行为。
自我效能感带来的差异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会把困难看作应该避免的威胁,常将关注点放在任务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部分、而不是如何运用已有的技能上。
他们对负面结果也更敏感,并在失败后更容易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因此,他们更容易产生挫败感,抗压水平也较低。
自我效能感不足的人,通常存在的典型特征有这几点:
安于自己的舒适圈之中
担心触碰一些不熟悉的事物
行为上偏向被动,不太敢主动地接受挑战
即使尝试挑战,一旦遇到困难,
很容易就会逃离,回到原点,不太能坚持
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被别人发现自己的缺点弱点
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就算能力再强,如果“自我效能感”过低,也难以发挥全部实力做成什么事情。
无论喜欢与否,人们确实都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但在相同的潜在环境下,如果个体把注意力放在环境所提供的机遇上,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如果他总是考虑存在问题和风险,他的自我效感就会降低。
班杜拉认为,在人类的所有机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影响了人的命运,这种信念就是自我效能感
也就说一旦人们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行为和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他们就更有动力在困难面前多坚持一会儿。
无论外界施加了多少影响,最核心的还是人们的这种信念——我,有能力通过行动改变现状。
这个核心信念通过人们的认知、动机、情绪和决策过程发挥作用。
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
“成长只是一种状态,而非结果。所有的成功都是源于因为失败后能力的提升,最终用努力把成功变成一种生活的状态。”
——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底层逻辑,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这两种思维模式。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里说到,思维模式对我们的成就有巨大影响。
a. 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把每一次行动都看成是对自己能力的审判,觉得如果没做好,就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为了避免失败,通常只愿意去做有十成把握的事情,很少能够从行为里得到积极正面的体验,也就无法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因此在面对挑战时,固定型思维的人常常第一反应就是担心与胆怯,也很容易为此感到痛苦。
但事实可能是,他们自己内心也害怕在自己努力之后却没有预想的高度,并且发现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只是平庸的。他们否认了成长所需要的过程,固化了自己的能力与思维。
b. 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因此更关注能力的获得与提升,更愿意去参与挑战和突破舒适圈,将困难视作自我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挫折与失败都只是自身在成长的过程见证。
过去受到的教育造就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混合体,区别在于哪个更多、谁占主导。
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往往隐藏在你的无意识之中,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你日常的一言一行,所以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去相信我也可以慢慢变得厉害起来。
觉察你的固定型思维,逐渐将你脑海里的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这样才可以真正把自我效能感建立起来。
写在最后
需要向内求,不用依靠外界的评价来衡量自己。
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经常地自我鼓励,收获流动的内心充盈感。
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于工作生活都是很好的赋能。
- The End -
『心理周报播客』特别策划“自我效能感”分享会,扫码进群一同探讨~~
好好聊心理,每周邀请不同行业、学派专业人士之间碰撞,一起获得思维升级。
以心理学的第三视角,拆解社会生活话题,用独特的观点和大家一起创作属于生活的BGM。
长按图片,领取音频
(限时领取免费精华笔记、限200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