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86年前的今天,1936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带着万分不舍和无限憧憬,离开了我们。
山河破碎、遍地狼烟,那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程度。而那时,方志敏却在就义前写下《可爱的中国》,并坚信中国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的信念来自何处?一位名叫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美国记者在陕北革命根据地,找到了答案。
今天,与斯诺一样,另一位美国记者带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来到中国。他把15年的记录汇到一起后发现了一个“可爱的中国”。他说:“后来,我认识了方志敏,也从中找到了答案。”


听艾瑞克
(Erik Nilsson)
中国日报“新时代斯诺工作室”
讲述他与中国的故事。


一个美国人与方志敏不谋而合

20年前,一本来自西方社会的书《中国即将崩溃》,鼓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将在5年内“崩溃”。热衷于唱衰中国的西方媒体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一系列围绕这个观点的报道甚嚣尘上。
有一位叫艾瑞克的美国记者并不这么认为。“相比‘中国崩溃论’,我更好奇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创下一个又一个奇迹”。艾瑞克用15年的时间走遍了中国所有省份,包括最偏远的山村,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太阳升起》。

“认识中国就像剥洋葱,神秘而有趣。这本书出版后,有人发现我所记录的中国,与另一位作者——方志敏,多年前的预测不谋而合”: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 ——《可爱的中国》
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让艾瑞克决定穿回80多年前,去了解那个“熟悉的陌生人”,并从历史的纵深去理解今日之中国。
“他叫方志敏,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写就《可爱的中国》这本书不久后,于1936年8月6日,英勇就义。那时候他年仅36岁。
今天,方志敏同志离开我们86周年了。
86年前,在狱中经历了种种严刑拷打的方志敏,知道自己看不到未来的中国了,于是写下了心中的憧憬。
死亡带给一个人的居然不是畏惧,是什么支撑他写下这样的憧憬呢?艾瑞克对方志敏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好奇。


“我试图回到那个历史时期,寻找‘旁观者’留下的一些线索。”
从斯诺的笔下

艾瑞克读懂了那个“熟悉的陌生人”
上世纪30年代,日寇的铁蹄踏遍了半个中国,国民党政府消极抵抗,街道上弥漫着死亡的恐惧……这是一个全世界都认为中国即将“亡国”的时代。

美国记者斯诺亲眼目睹了这个国家风雨飘摇的状况,但同时,他也看到了中国的农民、学生、工人前赴后继地加入一个在当时颇为神秘的组织——中国共产党。
他相信,中国依旧有“未获解答的问题”。为了找到答案,他成为了第一位突破国民党的封锁线、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外国记者。

“斯诺一到延安就被中共高级领导人质朴的生活方式所惊异:毛泽东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同时,斯诺发现,这批刚刚经历了长征的红军,并没有显示出疲惫和涣散,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在斯诺的笔下,艾瑞克看到了自强不息、甘愿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而正是这两种精神支撑着方志敏,让他用敌人劝降的纸笔,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16篇,近14万字的文稿和信件。


这样可爱的中国

您看到了吗?
如果说通过亲眼观察和大量采访,斯诺记录了中国站起来的过程;那么艾瑞克则从“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了中国强起来的模样:
“二十年过去了,中国不仅没有任何崩溃的迹象,反而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Two decades later, China not only hasn't collapsed but also has risen to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山地、沙漠、高原......15年来,艾瑞克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了给悬崖之上只有200多人的村子修一条路,不惜动用全球最大的直升机;他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深入灾区、展开救援,帮助当地人重建家园、重拾希望......
他说:“我尝试记录这一奇迹的故事。在旅途中我亲眼见证了它的发展。”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因为中国拥有无数个“方志敏”。
如斯诺所见,中国没有亡国灭种,反而站了起来;如艾瑞克所见,中国没有崩溃,反而坚定走向伟大复兴的前方,长成了方志敏所期待的模样。
“这时
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
立在人类的面前
而生育我们的母亲
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
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方志敏同志
这可爱的中国

您看到了么?


出品人:王浩
监制:柯荣谊
统筹:何娜
制片人:张霄
外联制片:李渝 李燚 彭超
剪辑:葛天琳 刘浩  
编导:葛天琳 刘浩  
主持人:聂子瑞
编辑:高启辉 王瑜
实习生:陈俊杰 闫茹钰 任长胜 谭傲然 金楚翔
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出品
特别鸣谢
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
中共布拖县委宣传部


“在看”点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