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很久之前,做过一个问答专栏。最近脑洞重开,打算重整河山,做一个关于数学/逻辑/思维工具类的问答专栏,就叫#晴你回答。
当然,如果你有关于摄影/瑜伽/做饭/户外的各种问题,我也乐不得的一起讨论。
欢迎提问。
常常被家长问到这个问题,给孩子的数学启蒙中,闪卡有用吗?
常见的数学启蒙闪卡,通常是正方形卡片,一面是若干红点,另一面是红点数量对应的数字。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类似这些。一套红点闪卡通常包括从1-100的数字。
产品说明中的关键字,紧紧围绕赋能,认知,开启,右脑快速记忆,超高速自动演算,培养超高直觉…让人觉得不买不行,千万别耽误孩子启蒙。
真的吗? 
01
闪卡有用吗?
一句话,红点超过10的作用有限,超过20的几乎肯定没用。
这种号称让小朋友一眼就能知道对应的数字的卡片,你能吗?我反正做不到。不信你可以试试看。下面这两张闪卡,分别都有多少个红点?你能一眼看出来吗?
没有点天赋异禀还真做不到,有天赋异禀的也很难讲。对于那种密密麻麻分布着近百个的红点的卡片来说,要想快速说出准确数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数学启蒙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帮助孩子认识数量。注意,不是认识数字——而是认识数量。在学会区分数量多少的过程中,数字只不过是个工具,是个符号,帮助我们给数量做个标记。
看到密度不同的两张卡片,让孩子学会区分出上面的红点谁多谁少并不是难度太大的一件事。27和38看起来的确会有很大不同。
然而,让孩子准确说出一张卡片上到底是有57个点,还是86个点,这种做法跟逼着孩子背出圆周率100位没什么本质区别。不管家长这么做能达到什么效果,反正跟数学启蒙不沾边。
02
闪卡应该怎么用?
那么10以内的闪卡有什么用呢?
基本来说,它们三个目的:
认识数量和它们对应的符号(即数字)
通过视觉,不用数就知道数量
灵活的辨认数量之间的关系
反正用闪卡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让孩子能一眼看出一大张卡片上到底是有54还是61个点。
但是,市面上的闪卡,针对1-10的数字,往往一个数字只对应一张闪卡。这其实无法达到以上3点使用目的。比如数量 “5”, 我们可以自己动手,给孩子做这样几张闪卡:
孩子会把这些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同一个数量5之间建立起关联,而于此同时,如果你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说说5这个数量是由什么组成的,比如:
5个1 (右下)
3和2 或是3加2 (右上)
4和1 或是4加1 (左边2张图)
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套1-10的闪卡,然后跟孩子玩各种基于此的游戏。感觉这需要单独写一篇了。

03
数学启蒙来自日常
更重要的数学启蒙来自于日常的对话。说到底,我们生活日常又怎么能离得开数字呢?
先建立多少的概念
大约在孩子一岁到一岁半的时候,就可以逐步建立多少的概念,随便一堆东西,哪个多?哪个少?这个问题往往直接关系到小朋友的切身利益(薯片,车车,巧克力),用不了两次,他们就会轻车熟路掌握这个概念。
同理,大小,高矮,长短--这些基本的对比概念也可以有意识的介绍给孩子。
建立数量和它们对应的符号的关系
慢慢让孩子了解到,对于不同的数量,我们都有不同的表示方式。这个表现方式不需要是正经八百的写在纸上的阿拉伯数字,只要有个符号化的指代就够了。
迷野不到两岁,每次想吃巧克力的时候,我都会问他,要几块?刚开始他会竖起食指,跟我比划一个“1”。试过几次之后,他悟出来这一根手指只代表一块巧克力(亏大了!),于是再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会左右手各比出一个“5”,然后拼命乱晃,意思是“多多”。他已经明白了两件事:


1. 不同的数量跟他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2. 伸出几根手指头往往就代表能吃几块巧克力
有意识区分序数词和数量总和
孩子一起看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看到类似的画面:
如果我们带着孩子一起数一数,总会忍不住指着红色的船说1,指着黄色的船说2,而粉色的船就是4。
在小朋友刚刚开始接触到counting(数3数4)这件事的时候,我们不妨细心一些,多一句嘴,跟小朋友说清楚4指的是什么(画面中所有的船,而不是粉色那一条船)。
同理,当我们掰着手指头数数的时候,数到1是一根手指头,数到2,就别忘了把两根手指头都掰到一块去。
有其他问题?欢迎提问告诉我。

1
END
1
- 往期文章 -
数学战争
好的思考习惯从娃娃做起
男生真的比女生更适合学数学吗?
-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我们
想了解暑期的逻辑思维学术营?
点击左下角 “查看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