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作者:叶橙子
不知道吴亦凡被执行刑事拘留时,会不会回想起五年前,那个娱乐圈由他“呼风唤雨”的2016年。

如果再回到2016年,我们还会选择流量明星吗?
那个夏天,“纯情男孩”吴亦凡被小G娜曝出了床照,主演的三部电影不忍直视,王思聪在视频里对他说“看上哪个和我说,我这几千个女主播”。
从客观的偶像标准来看,吴亦凡人设扫地。
可他却在之后的几年内,依旧立于不败之地。
电影《夏有乔木,雅望天堂》截图。
2016年就像个爆发点,流量出演的高票房烂片挑衅着观众,令人咋舌的应援金额刺激着网友偶像经济以不容抗辩的姿势到来。
在此之前,韩流、偶像、应援在大众印象中是专属于一小撮追星族的事,“与我无关”。
在这之后,乐坛、影坛、舆论,都主动或被迫地对这股风潮卑躬屈膝。

当顶着“天神”噱头的吴亦凡变成“吴某凡”,值得回看细品的或许不只是他一人经历,而是整个流量王国侵蚀普通人的历程。
当流量绑架影坛乐坛
2014年,吴亦凡与韩国SM公司解约回国。

2015年、2016年,黄子韬、鹿晗相继解约回国,开启“流量偶像时代”。

彼时许多人都不知道“偶像时代”意味着什么,编辑记者们写介绍偶像产业的文章时,还需要在文首来个“粉丝名词解释”。
可没等普通人理解“什么是偶像”,流量经济的巴掌已经结结实实地呼到了脸上。
2016年的暑期档,烂到“无一部可看”的地步。
有超级IP与鹿晗、井柏然“小鲜肉”加持的《盗墓笔记》,上映时喊出20亿的票房目标,上映半个多月后才刚刚10亿,豆瓣评分4.9。

这成绩放15年暑期档面前只排前三,16年却是稳稳的第一。
原因很简单,其他的都更差。

成龙的《绝地逃亡》翻车,大制作的《封神传奇》翻车,吴亦凡贡献出“2016烂片三部曲”。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5月上映、评分8.3的佳作《百鸟朝凤》,却沦落到了制片人下跪恳求院线增加排片的困境。

流量体系对观众的挑衅,第一次如此鲜明、针锋相对地搬到了人们面前。

制片人方励为导演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下跪,哽咽恳求院线增加排片。
被流量经济冲击的观众是懵圈的,“15年大家都在骂吴亦凡演技差,为什么他16年还能再出三部烂片?”
但这种疑惑很快就能从金钱与欢呼的声浪中得到解答。
粉丝们花上百万千万,给偶像包下一整条轻轨列车的广告、包下各大商场的大屏、买下小行星命名权、包飞机做专属主题飞机……

原理简单粗暴,只要我花足够多的钱、创造足够多的注意力,就可以买下你的注意力。
15年初,徐静蕾带着吴亦凡拍了部《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评分4.9,但票房上映五天就两亿。

15年末,集齐吴亦凡李易峰的《老炮儿》票房破了八亿。
流量偶像的便捷作用,展现给了所有资方,并在2016年时酝酿完全。
金融、房地产、电商等领域的投资人纷纷成立影业公司,在16年6月的上海电影节上,有几十家新影业公司成立,宣布新片片单数量多达400部。
《百鸟朝凤》制片人、为排片下跪的方励直言,“资本进来就是为了做局,做一个‘大家都能玩’的局。”
只要金钱始终在流动,有人跟进投资、接盘,投资商就有的赚。
只是这个局不带普通观众玩。
徐静蕾说吴亦凡“特别棒”,冯小刚和李易峰、吴亦凡一起在北京工体演唱会上唱歌。

连徐克、周星驰都与吴亦凡合作《西游·降魔篇》,采访上两人带着意味深长的笑,问吴亦凡觉得自己为什么找他合作。

吴亦凡说,一定是因为演技吧。

观众们的骂,拦不住粉丝的追捧,拦不住名导同行们的同流,拦不住资本下手抢流量肥肉的筷子。

流量烂片一度成为声量最大的影视种类,毕竟粉丝们吆喝声音最响。
一个普通粉丝,动辄要把偶像的几部烂片通通“三刷”。

吴亦凡粉丝强行把他的新歌刷到了美国iTunes榜单第一,专辑销量是第二名的1750倍、一千四百多万张。
脱口秀演员池子发微博提醒吴亦凡粉丝“别刷了”,也被粉丝们纠集力量回怼。
然后粉丝与工作室继续厚着脸皮做“战报”,宣告吴亦凡创造“华人歌手新纪录”。
这番自欺欺人、所有人心知肚明、大众不屑一顾的戏码,之后还上演了无数次。

当流量占领舆论场
流量并不满足于这股“我出钱你闭嘴”的霸道风潮,不满足于只在娱乐方面多生产几首烂歌、多看到几部烂剧。
还要所有人噤声、听话。
2016年吴亦凡的“约炮门”“女友门”,本来是一场全民八卦狂欢。
最后却是明星靠着绝对的金钱优势,粉丝靠着人数优势、拿着言语鞭子,令普通网友道路以目。
2016年,一网友因主持“炮王吴亦凡”话题、发布相关内容,以及虚构了“吃喝嫖赌,欠下3.5亿债务”被吴亦凡委托起诉侵犯名誉权。
法院判令该网友公开致歉,并赔偿3万余元。
其中,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元,维权费用12200元。

罚款的三万多元,那位网友是打过零工、送过外卖,用微信转账一笔笔还完的。

2019年时,吴亦凡又起诉了几个网友,因为他们在微博里发布涉及吴亦凡“公开选妃”“夜选妃子”的内容,获赔16.5万。

3万,16万,这些数字对动辄专辑销量一千四百多万的吴亦凡来说当然不算什么。

大明星不在乎那零星几万,自有律师专门处理。
可对普通人来说,且不论赔钱数额,让生活与工作停滞、去处理来自明星的诉讼就已经足够受打击。
吴亦凡开启了起诉网友的先河,这是一个冷冰冰的讯号,“顶流偶像的事,你少管。”
明星起诉、粉丝有组织地围攻,这是流量体系侵入舆论场的两大利器。
18年7月,网友在虎扑上上传了据称是“吴亦凡bad girl三轨干声”的“无修音”音频,引起虎扑用户的群嘲。
这些内容被吴亦凡粉丝视为需要“反黑”的内容,有粉丝号召买虎扑账号“入侵”。
这催生了所谓吴亦凡3000万粉丝和虎扑4500万直男的“大战”,也是最为清晰的一次粉圈对舆论领地的侵入。
@虎扑的步行街官博说出“这将是一场战争”的口号,吴亦凡发博嘲讽说“又动谁的奶酪了?”
就连看过无数粉黑大战的微博老总@来去之间,都下场转发虎扑微博,称“给右边的勇气点蜡”。
在官方的对峙中,你会发现双方的思维都是天差地别的。

虎扑带着一种领地被侵犯、话语即将被干涉的愤怒,形容这是“战争”。
而吴亦凡方的逻辑,却是粉圈常见的“又动了谁的奶酪”,类似粉丝口中的“还不是嫌我哥哥太优秀,挡了你的发财路”。
批评、讨厌的负面言论,强行与利益挂钩。
许多网友第一次集中见识到了粉圈入侵舆论场的势头,点进微博上关于这事的话题热搜,吴亦凡粉丝的控评铺天盖地。
感受到无数复制粘贴的控评正在严重影响舆论场的交流,而普通人正常讨论的渠道正在被塞满垃圾。

多少人依旧害怕流量
污染影视,占领舆论。
流量入侵的最后一步,是对普通人带来“权钱性”的捆绑倾轧。
它同样在2016年小G娜事件及后续牵扯出的疑似约炮、女友的爆料中爆发。
2016年小G娜事件里,她最初爆料无人相信、在意,都说她想红想疯了。
直到她找上了卓伟、接受采访。
粉圈,相比于整个舆论场,从始至终都是小众。
吴亦凡的烂片评分从未被粉丝们刷五星逆转。
可无奈的是,“小众”的粉圈硬通过有组织的纠集,成功地假装成为了一种巨大而虚假的民意。
身处其中顶端的吴亦凡,成为了流量王国里的皇帝。
粉丝高呼“天神”,同行们捧着臭脚,律师函如同东厂锦衣卫、震慑着普通人。
也正因如此,就像皇帝临幸妃子是恩宠一般,“睡粉”被不少人异化为了“福利”。
2019年秦牛正威事件,主流观点还是觉得“恋爱细节挺甜”,再加上“看看吴亦凡粉丝脱没脱粉”。
在都美竹事件之前,吴亦凡已经有不少疑似前女友与疑似炮友了。

那时大家只笑他营销通稿里写着吴亦凡“拍吻戏很害羞”“耳朵红”,结果网友爆料里,吴亦凡“夜夜笙歌”。
“夜夜笙歌”,本就是吴亦凡在性层面获得的特权。
流量体系对普通人的侵蚀,是层层递进的。

烂片、烂歌,这是最浅层的对娱乐生活的污染,劣币驱逐良币,电影市场涌入等着赚快钱热钱的公司。
网暴与党同伐异,这是第二层对舆论领地的侵入,哪怕你是在虎扑这种答题进入的半封闭社区,也不允许出现“忤逆偶像”的评论。

名声、金钱、性,这是流量体系与传统权势的合流,也是最后一层侵蚀。
这一切在2016年来了个集中爆发,没眼看的暑期档,小G娜事件。

王思聪与吴亦凡互相认可,说出“我们都是保守的传统男人”,也是在2016年,在他投资的节目《Hello!女神》的发布会前。
王思聪在这档节目里拥有绝对指挥权,实时操控女主播起床,走到化妆间里,对女生们评价“丑丑丑!”
后来,这档节目因“拜金、低俗、粗口、不尊重女性”被下架整改。
地位的不平等是不分场合的,只关乎权钱。
哪怕吴亦凡是观众群嘲的对象、哪怕他对粉丝说过再多“尊重”“感谢”,普通人在吴亦凡们面前依旧是弱势群体。

是其工作人员口中,打个电话就该去酒会的那群人。
在2016年后,流量体系的侵蚀不断地加深。

在拥有巨额应援与资本捧脚的流量经济面前,没人再有力量拿回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发声权。
个人吐槽,不敢带明星大名,怕被粉丝“寻仇”,明星告网友的先例在那。

消费领域,对无演技流量的抵制毫无成效,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迎来“幽灵票房”与“能买100张就咬咬牙买300张”。
最讽刺的不过是,全网网友甚至要集体学习如何刷榜、才能在流量经济的体系里证明“周杰伦是巨星”,才能买回话语权。

对抗的成本太高,普通人在流量经济面前、在吴亦凡们面前只能退缩低头。
吴亦凡倒了,但被流量体系改变的一切——塞满偶像的国产剧、害怕被粉丝网暴的舆论场、永远处于强势地位的流量明星,都还在。

普通人依旧无力对抗流量。

只能祈祷吴亦凡事件的余震,再多改变一些。

推 荐 视 频
关注新周刊视频号,关注有态度的生活

必 读 好 文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