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8月4日发表题为《拿蛋糕比疫苗,陈时中这样打造高端》的社论,文章称,从陈时中把疫苗比喻成蛋糕到苏贞昌把疫苗比喻为鸡腿,除反映官员的格调和质量,也暴露了蔡当局的施政水平。全文摘编如下:
每当人们以为蔡当局对“高端”疫苗的护航已到极致,隔几天卫生福利部门总能变出更多绝招,让大家瞠目结舌。台当局卫生福利部门3日宣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完成26万多剂“高端”疫苗的“封缄”,准备好要开打。但正常封缄流程需要30天,“高端”7月18日才取得紧急授权(EUA),现在就完成大量封缄,显示疫苗是在取得授权前违规偷跑。蔡当局护航“高端”,打破所有行政常规和科学要求。
“高端”尚未解盲,台当局即签约采购500万剂,并在上月18日由审查委员放水发给它EUA制造许可,随即纳入公费施打项目。如今,卫生福利部门还大剌剌推出“高端”在取得EUA前偷跑生产的疫苗,要供民众施打。对这些程序跳跃,台当局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陈时中脸不红、气不喘地说,如果查验过再量产,EUA就失去意义了。在他眼中,卫生福利部门更重要的工作显然是在“授权”,而非“把关”;在“高端”与“民众”之间,他选择站在“高端”那边。
宣布完成“高端”26万剂封缄的同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公布了对“高端”EUA审查会议的“去识别化”记录。从会议记录看,先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宣称只有“一人反对”的会议,其实有15名专家持质疑态度。其中,8名专家认为,“高端”疫苗的数据难以确认T细胞的免疫反应及抗体依赖性;有4人认为,“高端”疫苗对抗德尔塔、贝塔病毒株的效果较弱;10名专家则要求,“高端”疫苗应进一步说明第三期临床试验计划。由此可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当天宣称审查专家“一致通过”紧急授权,显然不是真相。
卫生福利部门宣布通过封缄的26万剂“高端”疫苗,立刻被记者“抓包”,指出4批疫苗的批号并不连续,其中一批的数量也与其他3批有偌大差距,是否显示疫苗质量高低不一?陈时中坦承,批号跳号表示“有问题要解决”,若检验不合格,即整批销毁;如有技术性数据等待补件,则先不封缄。对此,陈时中还作出一个神比喻说:“做蛋糕都可能失败,何况疫苗是高科技产品?”
作为卫生福利部门负责人,陈时中竟然能把疫苗量产拿来和做蛋糕对比,这样的官员心里还有一点起码的自重吗?疫苗的研发,是为了抵御新冠病毒的攻击,因此必须一丝不苟地遵循科学的论证和步骤,才能确保疫苗与成效的关联。而蛋糕的制作,则纯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它使用的食材完全不会对人体构成风险。简单地说,做失败的蛋糕,充其量就是不好看或不好吃,但不会吃死人;而做失败的疫苗,则可能危及人的性命,我们能容许它注射到人体吗?
会拿蛋糕来比疫苗,可见疫苗的分量和严肃性,在陈时中心里约略放在什么位置。事实上,他的表现也像个餐厅的大厨,不断试图把他偏爱的“高端”疫苗送上桌,供民众食用。这点,比起他先前不断刁难鸿海等民间团体购赠BNT(拜恩泰科)疫苗,又迟迟不肯发给紧急和免责授权;民众都看在眼里,知道是蔡当局的两套标准。
问题在于,当局官员愈是不择手段地护航“高端”,愈是给予它超乎正常审验标准的便利,其实只会愈发破坏民众对“高端”疫苗的信任。目前,在疫苗施打平台单勾愿意施打“高端”疫苗的仅16万多人,不到1.4%。这么低的施打意愿,不正是卫生福利部门一再“超前放水”所招致的反效果吗?
陈时中拿蛋糕来比疫苗,其实不是最离谱的演出。6月,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谈到疫苗缺货问题时,竟然拿“冷冻鸡腿”来比喻,说订了鸡腿没到货,不能骂订货的人。从蛋糕到鸡腿,除反映官员的格调和质量,也暴露了蔡当局的施政水平。
微信编辑 | 唐立辛
微信审核 | 田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