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决赛。
中国选手管晨辰、唐茜靖,击败美国名将拜尔斯,包揽冠亚军。
奥运赛场上,第八次两面国旗同时升起。
许多观众激动感慨:这届体操,太不容易了!
比赛当天,唐茜靖在赛场上,行云流水,成功地完成一套优美动作。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她在其他项目中,曾在相同的位置,两次不慎落木...
一套成功的动作,有多优美惊艳,一个失误的动作,就意味着有多危险。
特别是,对美感与平衡,有着严格要求的,体操项目。
不同于其他竞技比赛,例如游泳、田径等,可以通过时间、距离等方式记录成绩。
体操项目的评分,是通过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稳定熟练程度,动作难度等级,临场发挥表现等来衡量。
因此,为了追求突破性,体操运动员,需要不断创新,尝试难度更高的动作。
遗憾的是,许多创新动作,因技术难度、规则变动、器械调整等问题,最终昙花一现,绝迹在赛场上。
这些经典动作,也成为,无法被复制的,体操神级演出。
程菲
佳妮腾跃
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拉开帷幕。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次别具意义的亚运会:
我国第一次在奖牌榜上,超越亚洲体坛老霸主日本。
吴佳妮,本届中国体操运动员。
在高低杠比赛中,她刚刚完成创新动作:腹弹分腿跃杠再反抓杠。
这个高难度动作,搭配全套编排,让她在体操场上,获得唯一的高分,10分。
吴佳妮开创了,反向腾跃的先河,动作优美流畅。
高低杠的腹弹腾越,后来被国际体操联合会,命名为:佳妮腾跃。
这也是,国际比赛中,第一个,以中国运动员名字,来命名的体操动作。
所谓的佳妮腾跃,即借用腹部打弹低杠的力量,向前腾跃,跃杠后抓杠。
然而,由于高低杠间,过窄的杠距,容易导致,高个子的运动员,在做高难度动作受伤。
例如做大回环时,双腿容易打到低杆。

后来国际体操联合会,出台文件,加宽高杆与低杆间的距离。
这一调整,使得佳妮腾跃,无法再实现低杆腹弹。
该动作也就此,在体操发展过程中,自然地被淘汰。
科尔布特空翻
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
奥尔加·科尔布特,前苏联体操运动员。
年仅17岁的她,在高低杠上,完成后手翻握杠的创新动作。
动作的难度系数,有多高?
当时许多体操专家认为:这项动作,简直是杂技表演。
后来,国际体操联合会,将该动作命名为,科尔布特空翻。
全称是:高杠站杠直体后空翻回抓高杠。
科尔布特,也由此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女子体操运动员之一。
甚至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大众,对体操运动员的刻板印象。
在此之前,体操比赛考察更多的,是动作的优美性。
参赛选手,大部分是,拥有多年参赛经验的成年人。
但科尔布特的表现,一举改变了,这个局面。
自慕尼黑奥运会后,体操参赛选手的年龄,越来越小。
比赛的侧重点,也开始,往提高技术难度的方向走。
然而,由于科尔布特空翻,危险系数极高,外加高低杠间距变宽。
1985年,国际体操联合会,禁止该项动作。
同时增加规定:不允许在高杠上站立。
同期被禁止的,还有科尔布特空翻的升级版:穆希娜空翻。
值得一提的是,穆希娜空翻的创造者,叶莲娜·穆希娜,也正是因为这项动作,成为体操界女王。
难怪网友戏称:这才是体操界内卷的鼻祖。
和雪梅空翻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和雪梅,将男子自由操动作,托马斯空翻,迁移至女子自由操。
一时震惊四座。
这个动作,最大的特点是,运动员需要在,脊背落地之前,滚翻结束动作。
然而,这也成为,该动作最大的危险点。
因为运动员落地前的动作,如果控制不好,非常容易会造成头颈受伤。
最典型的例子,是上文提及的穆希娜。
当年,她在训练托马斯空翻时,因为周数没有翻过来,下巴先落地,折断了颈椎,导致四肢瘫痪。
后来国际体操联合会,将这一动作,从女子动作难度表上移除,并禁止使用。
谣言四起
随着东京奥运会,体操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体操的诸多谣言,也甚嚣尘上。
这让许多体操迷哭笑不得:每届奥运会的体操,简直是,重度错误信息的汇集区!
比如,马燕红下。
这是以中国第一位女子体操世界冠军,马燕红,来命名的,高低杠下法动作。
该动作,需将腹部绕杠空翻下。
在现今高低杠间距拉宽的情况下,高难度又耗体力,各国运动员,逐渐没有训练此项。
但并非谣言所说的,被国际打压。
又比如,刘璇单臂大回环。
该动作是我国选手刘璇,于1996年世锦赛上,所创造的高低杠项目记录。
后来国际体操联合会认为,该动作对女性发育不利,因此将其难度,和普通大回环归为同组。
难度不高,美感不高,训练起来不划算,所以逐渐消失在赛场上。
再比如,莫式空翻。
该动作在高低杠难度级别中,被列入最难的G组动作。
因为反手盲抓杠很难,而且做完有虚摆,所以训练此项的运动员不多。
熟悉体操的读者一定了解,优秀的高低杠,需要充分的动力,精准的倒立,流畅的链接。
为了一个高难度动作,使得前后节奏乱掉,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莫式空翻一直处于动作表中,从未被禁。
2013年世锦赛,我国体操选手姚金男,就成功完成了该项动作。
体操是一项,极其需要,力量与美感相搭配的运动。
本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体操运动员们,不断地突破自我,尝试难度更高的动作。
这个过程,一定是循序渐进的。
曾经惊艳四座的动作,后来逐渐消失,更多是因为,运动员投入(动作难度)和收获(难度分数)不匹配,多方权衡后的取舍。
比赛规则的改变,肯定对一些选手不利。
但我们应该相信,真正的运动健将,正因为有足够的能力与勇气,所以即使比赛规则多变,他们依旧能拿出,高水准的发挥。
体操健将刘璇,在自传《璇木》中,曾提到:梦想,有时是个伊甸园,有时是个屠宰场。
运动健儿们,在全球瞩目的巨大压力下,依旧全力以赴,将体操的平衡,力量,勇气,毫无保留地展现给全世界。
飘若惊鸿,婉若游龙,流畅完美。
他们呈现出,力与美的视觉交织盛宴。
我们感受着,他们的坚韧与不屈。

这些美好,应当是被喝彩,被敬佩的。
而不应该是,被捧杀或诋毁的言论,所带偏与淹没。
一味地扭曲或夸大事实,其实是辜负了,赛场上,每一位认真,为梦想努力的选手。
理性地了解与看待,竞技体育运动。
尊重与欣赏,运动员的每一次奋力拼搏。
这才是,我们所应秉持的,体育态度。
点亮“在看”,为体操健儿点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