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聚焦小人物悲欢的生活剧,从承包荧幕的主流到不被偏爱的清流,其间不过二十年。
我们无法确定,那些擅长从小人物出发,去观照内心秩序、反映生存命题的制作方,究竟是因何舍弃掉了曾经的坚守?是资本丢掉了讲故事的原则,还是观众失去了听故事的耐心?
最近,一部国产剧被夸了。

不是因为宏大的场面、烧脑的情节,而是在国产都市剧人均中产的大环境里,它毫不客气地把镜头怼到了打工人脸上。
没有呼朋引伴夜夜笙歌的假精致,有的只是拥挤如沙丁鱼罐头的地铁车厢里口罩都遮不住疲态的996。
自带乐观buff的普通社畜,生日当天因为加班太少而被约谈辞职;毫无背景的底层北漂,只有靠超长待机义务加班来艰难揾食。
而看似熬出头的女强人们,也没有头悬高光、走路带风的任性自由。
这个广播、这个坐不稳扶不好的趔趄,夸真实没毛病。/《我在他乡挺好的》截图
害怕职位不保的女上司,即便怀孕生娃也不敢缺席工作,上班上到破水临产,月子里都在远程参与项目;而事业有成的女精英,自己当老板在公司里拥有绝对话语权,可在相亲市场仍然没能逃过像烂菜叶一样被挑拣的命运。
看看同期竞品,就不难理解这部女性群像剧为何被夸了。
名导出手、卡司强大的《北辙南辕》,全员悬浮不说,还到处充斥着油腻爹味的男权凝视;探讨女性职场生育问题的《我是真的爱你》,全篇充斥着对于孕妇、产妇和全职太太的刻薄成见,仿佛只有不孕不育才是女性的唯一出路,如此用力过猛地渲染生育焦虑,也让人颇为不适。
随便一开口就是凡学满级。/《北辙南辕》截图
相比之下,《我在他乡挺好的》扔掉夸张的镜头语言,只是静静注视女性职场困境这一真诚,的确圈粉。
只不过,作为一部聚焦当下的生活剧,要想加入国产神剧夸夸群,对现实和普通人的理解,似乎还差点火候。
现实主义新国产剧,正在消灭普通人
奔着《我在他乡挺好的》而来的观众,不少是被金婧饰演的胡晶晶拉入坑的。
这个总是笑呵呵把快乐留给别人的女孩,生日当天在遭遇了被辞退、被催债等一系列糟心事后,从天桥上一跃而下自杀了。
不得不说,开篇很致郁,但有些刻画也相当真实。
处处内卷的压抑不只体现在吃早餐会喷人一脸豆浆的早高峰地铁里,也暴露在领导没下班、大家即便坐着摸鱼也不敢离开工位的职场上。
北漂女孩的居住不自由,也被挖掘得淋漓尽致。
如果能少一些空洞乏味的独白就更好了。/《我在他乡挺好的》截图
为了省钱住郊区,人少偏僻,怕被尾随所以不敢聚会消夜,总是早早回家;独居担心家里来贼,就用装摄像头、玄关处放男鞋来全副武装自己;租房的过程中,会遇到骗走房租的黑中介,也会遇到带男朋友回家过夜的奇葩室友……
看腻了国产剧吃个自嗨锅就是贫穷、打个Uber就是落难的理解,上述一件件取自生活的窒息日常,已足以让观众欣慰落泪:这部剧的编剧,一看就是亲自打过工的。
打工人的卑微?不存在的,女主角的工作就是日常怼老板。/《生活家》截图
然而,职场故事终于从骂老板可以升职加薪的邪路走上正轨,但爱情一出手,写实的画风又突变迷醉了。
认真搬砖勤恳干活的乔夕辰,虽然遭遇了好友自杀、被同事诬陷、房租被骗流落街头的世纪大水逆,但当她从身上仅剩的一千块资产中掏出八百买了瓶威士忌,神叨叨喝完,人生似乎又出现了新的转机。
国产剧普通人借酒浇愁的思路,总是让人看不太明白。/《我在他乡挺好的》截图
新来的总监对她一见钟情,不仅工作上明辨是非,帮她惩治了企图甩锅栽赃的腹黑同事;还在生活中施以援手,帮她给来京看病的乡下亲戚排队挂号。
虽然跟霸道总裁甩手一套豪华病房专家会诊的顶配服务存在差距,但年轻有为的帅领导爱上孤独无助的小菜鸟,动不动就深情凝望借机表白,工业糖精的含量还是超标了。
开局就送忠犬男上司,这是新手村的打开方式吗?/《我在他乡挺好的》截图
被甜到清醒后,再来审视之前闪过的种种真实,备受好评的现实主义竟也魔幻起来。
北京地铁早就严禁饮食了,车厢里吃包子?你礼貌吗?遇上黑中介不报警,拿刀跟倒霉亏了三个月房租的房东拼命,这是正常人的解题思路?
做完笔录会顺便祝你生日快乐的民警,有钱有闲、随叫随到的闺蜜,以及你跑他追舔狗附身的领导,都被这些初入社会的姑娘遇到了。本劳动人民只想默默问一句:有这等好事?那我现在辞职去北漂还赶趟吗?
吉光片羽的写实,还是抵不过扑面而来的精致。/《我在他乡挺好的》截图
而开篇即高潮的自杀戏份,也成了被狙最多的槽点之一:成年人的崩溃是在一瞬间,但谁不是崩溃完继续苟住,迎接新的崩溃。
果然,看不到普通人的国产剧,依旧只能靠贩卖焦虑来唤起一点单薄的情绪共鸣了。
没有中产,没有焦虑
一样拍好国产生活剧
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但焦虑点却出奇一致。
于是近两年的国产生活剧,争先恐后地在职场PUA、生育困境、鸡娃内卷的垃圾桶里找话题。为了给这些本质沉重的命题披上花哨的看点,所选择的代言人,通常是身光颈靓,日常出入CBD的新中产。
于是,在《都挺好》《小欢喜》《三十而已》等目标锁定普通人痛点的国产爆剧里,我们看到的却是血槽满格到能让一大家子吸血的女强人、双双失业也供养得起千万豪宅的小夫妻以及忙着混圈子、撕渣男、没事就自驾去旅行的好闺蜜。
看不懂为什么总有中产妄图代表普通人发声,就像看不懂为什么有钱人一定要背爱马仕。/《三十而已》截图
他们就像一群体面的工具人,用浮夸的姿态撕扯出一地鸡毛狗血。终局时,莫名其妙就跟生活握手言和了,一个个像闹着玩儿似的跳出世俗的泥坑,转瞬就能干净得像没有经历半点风雨。
没有活着的过程,只有夸张的情绪。扒掉现实主义的皮往里瞅,这不还是有钱就能为所欲为的偶像剧吗?
更可怕的是,在高度依赖中产加焦虑这套公式输出内容时,所谓写实的大部分国产剧也逐渐扭曲了对底层人民的正常理解。
作家毛尖在细数国产剧套路时,曾发出感慨:
“上个世纪,左翼电影千辛万苦把清白的良心还给了底层。一百年不到,我们的影视剧又把心机和穷人、天真和富人进行了链接。如今的影视剧就是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按地位、财产分配颜值,按颜值分配道德和未来。”
没钱不等于没皮没脸,有见过这么蹭早餐的穷人吗?/《生活家》截图
撒泼打滚啃女儿的农民父母,赖着你就吃定你的穷亲恶戚,没有光环的平民,已经成了伪现实主义生活剧中如苍蝇般让人恶心的存在。即便等来了把贫穷母女当主角的《生活家》,但一闪而过的剧情中,依旧不乏为了省钱用殡仪车搬家、早餐全靠超市试吃等矮化穷人的操作。
或许是受够了精致又丧气的都市丽人们蛇皮走位、花式刷屏,以至于当镜头给到没有柔光滤镜、只有人间烟火气的《装台》时,嚷嚷着“国产剧死于2005年”的剧迷们,心中居然升腾起了久违的感动。
当视线从密集又疏离的高楼夜景、喧闹又静默的人潮车流间缓缓下移,回到离地最近的市井巷陌,这里,才是更具代表性的普通人一天生活的开始。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给秦腔剧团搭建舞台的农民工,每天拉着三轮车走街串巷,靠着一身力气讨生活。他们没有华丽的戏服和讲究的人设,却在日复一日步履不停的劳动中,热气腾腾地还原了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人该有的样子。
熟悉的街景和朴素的人物,都是生活剧能击中人心的要素。/《装台》剧照
穿的是纯色汗衫西裤运动鞋,吃的是当地街头最常见的胡辣汤配肉夹馍,聚在一起,商量的不是给谁干活如何讨薪便是家长里短互相开涮。
而他们的人生境遇,也鲜活得像从我们的身边复制粘贴而来。经历了三段婚姻,因忙着挣钱缺乏沟通而和女儿关系不和的父亲;不满年近半百的爸爸再次娶妻,跟后妈各种找茬的叛逆女儿;为了给女儿攒医药费,舍不得下澡堂子用冷水洗澡,就着油泼辣子啃馒头的老实人…每个角色,都能在现实社会的普通人中找到数量可观的原型。
大多数人的态度是:再穷也不丧失活着的勇气,努力把日子过得热闹/《装台》截图
人物和故事上的写实之外,更让观众感同身受的,是努力向上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写实。
意想不到的人生,总要经得起突如其来的幸运,也得扛得住摧枯拉朽的崩溃。经历了工资拖欠要债被拒、妻离子散家庭失和、吃不起饭看不起病等一系列人间惨剧,这群背负重担的人,虽然反复被击倒,却总能反复爬起来。
试问芸芸众生,有谁不是一边埋冤生活不公,自弃躺平;一边想方设法突破困境,和生活和解。
这一切,不禁让人想起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那个母亲痴呆了、妹妹得癌了、自己下岗了的张大民。
电视剧结尾,是张大民和媳妇云芳、儿子小树爬上屋顶放飞鸽子。儿子小树问:爸,人活着没意思的时候怎么办?张大民特别自然地接下话茬:“没意思,也活着,别找死。没人枪毙你,你就活着,好好活着。”
活着,就是普通人寻觅一生的问题和答案。
如今再难看到一部笑点和泪点都如此密集的好剧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截图
我们需要生活剧,如同需要生活
很难想象,聚焦小人物悲欢的生活剧,从承包荧幕的主流到不被偏爱的清流,其间不过二十年。
还记得2000年《闲人马大姐》播出时,镜头给到马大姐家的客厅,映入眼帘的,是白绿两色的墙皮上露出年代久远的划痕和斑驳,以及大到沙发电冰箱、小到电话收音机都会铺盖上一层防尘的毛巾或者碎花布。
直到现在,张大民和云芳那间有树的房子,仍是我心中最美的家。/《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截图
这种和多年前自己家里别无二致的布景,正是观众可以代入自身、感受真实的第一印象。
而如今,我们很难在电视剧里看到让人心生熟悉的布景了。取而代之的,是敞亮讲究、没有丝毫生活痕迹的样板间。
消费升级如此之快,和简陋的平房一同消失的,还有挤在狭小的空间里,烦心事不断却总能热热闹闹有说有笑的一家人。
可画面越来越鲜亮、主角越来越养眼,但观众还是忍不住回味老剧。
婚礼时翟志刚嫌孙燕的婚纱太暴露,要求遮一遮,姐姐孙丽为妹妹争取“穿衣自由”。二十年前的女性独立,比今天更为掷地有声。/《空镜子》截图
比起把五个不同身份阶层的女性强凑一局的《欢乐颂》,身为姐妹却性格迥异、命运走向也截然不同的《空镜子》和《家有九凤》,显然能够提供更为多元又真诚的女性视角。
有脚踏实地的生活,也有离地三尺的高度,在充分考量了时代背景的前提下,用丰满的故事和充沛的情绪去还原出身普通的女性,究竟会以怎样一种姿态求生求爱。这也是为什么曾经的国产生活剧能够挠人的原因所在。
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或许并不需要通过短发利落、西装加身的男性化处理加以体现。/《家有九凤》截图
可就像当年在弄堂出租房里写出了《蜗居》的六六,再度探讨住房问题时只用不切实际的《安家》勉强做答;曾经左手写实右手诗意、拍出了《空镜子》《家有九凤》《八兄弟》等经典生活群像剧的杨亚洲,也折戟在了同样以四合院和家庭为载体的《幸福里的故事》上,别的不多说,让42岁的李晨磨皮扮嫩出演高中生就很离谱。
可我们无法确定,那些擅长从小人物出发,去观照内心秩序、反映生存命题的制作方,究竟是因何舍弃掉了曾经的坚守?是资本丢掉了讲故事的原则,还是观众失去了听故事的耐心?
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生活剧?
是因为我们渴望拥有世间仅有的英雄主义——“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活着,就是唯一的答案/《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截图
✎作者 | 笺语
✎校对 | 凌晨
封面 | 《我在他乡挺好的》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

推 荐 视 频
关注新周刊视频号,关注有态度的生活

必 读 好 文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