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2021年7月31日,@平安北京朝阳 在新浪微博发布情况通报,指出“针对网络举报的“吴某凡多次诱骗年轻女性发生性关系”等有关情况,经警方调查,吴某凡(男,30岁,加拿大籍)因涉嫌强奸罪,目前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
作为当今中国流量经济生态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吴某凡被刑事拘留一事,再度诱发了各方的高强度关注和讨论,并且,不出意外的,引发了境外媒体的关注以及解读。
然而,更加令人感慨的是,尽管与吴某凡相关的素材,在中国网络空间是公开的存在,但是CNN、“美国之音”以及德国电视一台的《每日新闻》等栏目,在报道和解读吴某凡被刑事拘留事件的过程中,再度展现出了西方媒体的傲慢与偏见:带着既定的意识形态滤镜,选择性地截取部分公开信息的碎片,展开实际上以报道者为中心的似是而非的解读。
CNN报道的标题和内文截图
CNN的核心解释框架,是将吴某凡事件的结局解释为美国所谓MeToo运动向中国扩散的结果,当然你不能说这种解释是完全没有依据的,因为CNN很明显从近似以亿计的新浪微博中,找到了至少一条符合MeToo叙事框架的内容,即众多网民声称感谢“都美竹为女性说话”,但是在说完这条之后,CNN对MeToo运动的阐述和理解,就重新回到了自说自话的轨道,不要说弄清楚吴某凡事件本身的发展,甚至都不曾触及MeToo本身在美国的发展和消退:
2017年,MeToo之所以在美国高涨,是因为被当作可以用于反对特朗普的有效工具;而在美国的退潮,是因为发现民主党阵营内的精英群体有着完全不亚于特朗普,甚至比特朗普更糟糕的性骚扰的劣迹;随后,CNN这种非常有政治觉悟的美国自由主义精英媒体,就非常自觉地输出MeToo作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竞争对手内部撬动性别对立,包装颜色革命的工具了。
“美国之音”的解释则名副其实地体现了其冷战宣传工具的本色,吴某凡的故事完全成为了宣传的噱头。“美国之音”把焦点完全落在所谓饭圈文化的政治动员能力上,并尝试为其贴上所谓公民社会的雏形的标签。
相比CNN,“美国之音”的传播技巧包装得更好一些,集中堆叠了大量中国饭圈文化的标准词汇和术语,以标榜其专业,并且让某个曾经被定义为失格艺人的明星的忠实粉丝,作为贯穿始终的核心叙述者,辅之个别在美国生计困窘但仍不忘吹捧灯塔的落魄流亡者,谋求展现理性、客观、中立地描述饭圈文化在中国发展轨迹的叙述者形象,并且努力营造饭圈文化已经让中国政府陷入感到棘手和难以管理的尴尬境地的叙述框架。
至于《每日新闻》的描述,可能更加简单粗暴一些:从吴某凡的加拿大身份入手,将警方的刑事拘留,解读为中国政府加拿大外交反制措施的组成部分,其叙事框架非常像所谓的“大棋党”。
上述这三家媒体的叙述,可以看作是今天世界上有偏见的英文媒体对华偏见的集中与浓缩表现,居高临下指指点点的傲慢与愚蠢跃然纸面。核心特征在于,他们甚至没有兴趣将北京警方的通告准确而全面地翻译成英文,并且认真解读其中“涉嫌强奸”这四个字所透露出来的信息量。
事实上,如果真的要对吴某凡事件做一个深度的报道,对这些显然具备中文阅读能力的英文媒体来说,翻译几篇高质量的网民围观体验,就可能勾勒出一个更加复杂、生动、鲜活的中国网络社会生态,并且对中国在流量经济治理上面临的挑战与现实获得更加充分而准确的认识。从新闻专业主义来说,后面的做法,其实更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也更加符合实际。
但显然,这些西方媒体并不想这么做,部分原因在于,这种如实的介绍,可能让西方民众发现,中国政府正致力于保护女性权益,正致力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正致力于打击各种形式的犯罪活动,而非如西方媒体所描述,是整天只关心所谓“压制自由”的所谓“专制与独裁”政府。
其实,从西方传播学的概念来看,这三家媒体的报道,体现了非常经典的“信息茧房”效应,只是这种茧房,不是源于信息的非对称,不是由于信息的不透明,而是由于观念的固化,以及信息流动和表达权力的垄断。在全球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信息传播权威地位的这些媒体,尝试通过对信息的选择性使用,让其受众生活在一个符合媒体所有者认知观念和框架的世界中,一个用真实材料拼接出来的想象的世界中。
当然,随着信息交互流动的加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受众从信息茧房的外部,发现并日趋明确地察觉到了这种扭曲的存在,这种扭曲茧房的破裂,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本文首发于《环球时报》,观察者网已获作者授权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