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似乎没有人不明白,其实多数人不明白。
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任何一种能像“状元文化”这样魅力持久,影响古今。
每年高考季,“高考状元”都会霸屏上热搜。人们以为,这就是“状元”。
实际上,所谓的“高考状元”,无非全省总分第一,上清华、北大没问题,离真正的状元那就差远了。
现实生活中,追捧历史剧的颇多,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将其当作历史看,势必废掉一批人的脑子。
“谁料皇榜中状元”,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熟悉的人还是不少的, 不妨顺着《女驸马》的戏剧情节,粗略了解一下什么是状元, 见识一下戏剧家对历史的娱乐化。
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
《女驸马》的故事情节很简洁:冯素贞姑娘是个“白富美”, 未婚夫李兆廷公子本是“高富帅”,门当户对。
不幸,意外发生了:李家败落,这“富”字一抽掉,“高富帅”就等于“矮穷矬”。李公子不能脑筋急转弯,依旧跑进冯府找冯姑娘。
爱情总是感人的,冯姑娘赠银李公子,说你考上“大学”当了“干部”,有钱有权,拯救我们的爱情吧!
冯姑娘的父亲,早过了单纯的年龄,根本就不跟女儿一般见识,正寻思如何退婚,撞见这一出,将李公子当作盗银贼, 成功地送进了监狱。
爱情受挫的姑娘脑子容易短路,心想我要是考个状元,这不一样有钱有权,美满姻缘照样实现吗?冯姑娘男装出逃,冒名李兆廷,真的考了个状元。
《南闱放榜》,选自晚清著名画报点石斋画报。描绘的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江南乡试放榜的场景
不料,皇上一看这“小伙子”才貌俱佳,家里正有个闺女“单身狗”呢!论有钱有权,谁也比得过皇上?冯姑娘就这么成了“女驸马”, 日子从此没法过了。
冯姑娘真的够考上状元么?只能说冯姑娘糊涂大胆,她要是知道考状元的风险点有哪些,寻死的心思都会有的。
以“高考”喻之,冯姑娘拿不到“准考证”,买不到“车票”,进不了“考场”,更不敢领“录取通知书”,每一个环节,都是死结。
古代科考,比现代高考要严格许多,了解了科考规则自会明白。但《女驸马》毕竟是个戏剧,没有必要太过较真。
况且, 中国历史上确实也有过“女状元”。不过,仅有一位,她不叫冯素贞,而叫傅善祥,太平天国的“女状元”。但是,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也像戏剧,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严凤英主演《女驸马》剧照
历史上,皇帝的女儿都嫁给了谁?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笼络良将,16个女儿全都嫁了勋臣子弟,其子孙们也基本上沿袭如此,驸马中根本没有状元。
清代的公主和格格们,大多嫁给了蒙古贵族,仅科尔沁部与清廷的联姻130人次。
如果说公主们的去向有什么共性,大概一是献身王朝的“国防”,二是献身王朝的“外交”,皇帝对“才子佳人”的故事不感兴趣。
状元文化,现实意义究竟何在?历史的意义,在于镜鉴。正如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奇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中国现存明代唯一状元卷
状元不是用来娱乐的,《女驸马》唯一编对的一点,就是考状元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不是为了“升学”问题。
诚如《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所说:
考试是从前读书人的出身之路……科举之制,在取士上,是比较公平的、切实的,这是人人所承认的。
科举精髓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公开、公平的开放式竞争
竞争的激烈性,又表现为社会层面上的“状元文化”,受到古今读书人的普遍关注,甚至是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直至今天。
一代又一代学子为“状元梦”而奋斗,状元梦实现之际,正是人生崭新的开始,“状元文化”也由此呈现出现实意义。
《文状元》《武状元》
章宪法 张全海 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5
长按二维码购买
01
设计师3000个小时精心配图
给你详实的第一手知识
著名设计师潘振宇先生是《文状元》《武状元》的图书出版策划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深爱好者。
他和团队倾尽全力,在全世界范围内,从30多本古籍中精选出来近千张图版,花费3000多个小时,亲手修复并制成500多张图片并辅以近三万字的图注,为整套书内容的呈现,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源。
这些珍贵图像来自包括日本早稻田馆藏善本,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馆藏绘画,天津杨柳青版画、各种县志,以及《烈女传》《唐诗画谱》《武经总要》《大清会典》《西湖拾遗》《三才图会》《点石斋画报》《历代帝王图卷》《古圣贤像传》《晚笑堂竹庄画传》《古今君臣图鉴》《敦煌石窟全集》《钦定国子监志》《中国民间诸神谱民俗版画》等古书和图录。
这些古籍上起宋代,下迄民国,插图均为当时名家所绘,画面意境独特,人物个性鲜明,极具艺术审美,很多图片都是首次出版
在我们诵读唐诗时所接触的王勃、杨炯、贺知章、张九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贾岛、杜牧等大名鼎鼎的诗人,他们的画像《文状元》里面全都有。(因为唐代科举是考诗歌的,所以好唐诗特别多。)
除了历代状元郎与帝王的画像,书中还有法兰西学院所藏的文昌帝君、天文魁星图像,中国民间信仰中的“考神”得以一见真容。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各型各式的兵器,在《武状元》中悉数出现;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拳法图》,在我等普通人看来如同武功秘籍一应俱全;照相机发明以后,清晚期身穿八旗铠甲的武将,也永远留在了历史镜头中。
《文状元》《武状元》
章宪法 张全海 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5
长按二维码购买
02
传统文化通识读物
360°呈现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方方面面
科举是“四大发明”之外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与历史进程的又一贡献,《文状元》与《武状元》彰显了中国对世界的这一制度性贡献。
作为中国人,更有必要了解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读物。
《文状元》的副书名是:一个从学子到宰相的人生奋斗历程。
全书笔调轻松幽默,以明代唯一“三元及第”的商辂为叙事主线,涵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各种正史与轶事。
书里用八个章节讲到了跟状元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状元与天赋”“状元与考神”“状元比谁都精明”“状元比谁都自负”。
第一章“状元与昏君”,讲了科举制度诞生过程中的种种细节。
比如隋炀帝虽然是个公认的昏君,然而在他的统治时期,新的科举选官制度打破了阶层固化的桎梏,为中国历代沿袭,甚至被当作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
女皇武则天首创了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也就是笔试之后,增加了复试的面试,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跟我们现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样的。
武则天还增加了“武举”,比如“安史之乱”,挽狂澜于既倒的大将郭子仪,就是由武举进入仕途的。
孔子讲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国自先秦就有尚武精神,自唐武后设立武科,宋仁宗天圣八年(1020),中国才正式诞生第一位武状元。
《武状元》的副书名是:一个从庶民到将军的人才培养工程。
本书以清康熙朝武状元曹曰玮为主线,从“将帅之姿者”的唐朝开始,于武状元定有“射两石弓,马射九斗”的“绝伦”武功的清朝结束,讲述了中国历史上284名武状元的故事,是目前市面少有的关于解读武状元的图书。
全书笔调严谨、体例端庄,仅参考文献就包括康熙、雍正《大清会典》、《康熙起居注》等各种典籍、家谱、县志、拳谱、图录等几十种文献资料,以及《武举制度史略》《中国考试制度史》《科举制度史话》《绿营兵制》等今人著作。
289张来自历代古籍中的版画,对武状元的传承与流变进行了视觉明证。
03
作者专业
开创历史先河,填补市场空白
《文状元》作者章宪法,为明史学者,央广主讲嘉宾,长期致力明清史、地方史、中国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等领域的研究,编著出版有《苍生鬼神》《明季闲谭》《明朝大败局》《明朝大博弈》《海上大明》等图书。
《武状元》作者张全海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在武术史、科举史等诸多领域均有涉猎研究,在《中华武术》《武魂》《武林》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编著出版《清代易筋经珍本汇辑(6卷)》等多部图书。大学期间曾跟老师习练六合心意拳,后还曾学习意拳和通背拳等。可谓“武状元”的身体力行者。
两位作者首次以此方式合作,可以说开创此类图书的历史先河,填补市场空白之作。
04
印制精美,值得收藏
《文状元》与《武状元》,采用锁线精装形式,180°平整展开,封面大红,采用古书内文的形制进行现代演绎,营造“中状元”的喜庆之感。
设计师在封面设计上也独具匠心:
内封是深具皇家气度的“文魁”和“武魁”二字。
外封选用书中的图案作为设计元素:
如《武状元》封面选用各式兵器、攻防城制,以及身穿麒麟补子官阶正一品的清代武举人画像,前后勒口位置选用古书《三才图会》“明代马射图”和《武经总要》中战车和云梯的图案,勇武之气跃然纸上。
《文状元》选用楷书四大家之一、唐开元二十二年进士颜真卿画像、文昌帝君画像、麒麟纹样等,前勒口位置选用古代科举制考场江南贡院正门牌坊线描稿,后勒口位置选用《点石斋画报》殿试三甲状元、榜眼、探花游街插图,均蕴含金榜题名的美好寓意。
两本书以现代阅读方式来表达中国古典文化视觉符号,整套书的文字与图片进行了创新性的修整编排再设计,希望给读者看到的是传承有序的博大精深。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愿你通过《文状元》和《武状元》,从故纸之中寻得启示,“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文状元》《武状元》
章宪法 张全海 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5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