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潮
编辑 | 秋雨
排版 | 星杨
阴天、傍晚、水天一色、深圳。
男孩身着黑色套装,深V形的黑色衬衫与银色双层项链,女孩搭配黑白经典双色衬裙。在海边野餐的两人,交流着两人认识13天以来的细节和感受。
“所以(你)为什么就观察我啊?”“不知道,觉得你比较奇怪。”
“那不好咯?”“好呀,我喜欢奇怪的人我说了呀。”
上述类似爱情电影的画面,发生在恋爱观察类综艺《心动的信号(第四季)》中。这款真人秀每一季会邀请数位单身男女,25天内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以恋爱为目的进行交友。尽管,大多数时候,比嘉宾更早心动的,是屏幕前为此脸红心跳的观众。
恋综节目以“观察素人谈恋爱”的模式开辟了综艺的新板块,自2018年从韩国引进以来,已在国内“遍地开花”,出现了《心动的信号》《恋爱捕手》《恋梦空间》《喜欢你我也是》等综艺。据不完全统计,各平台推出的恋综节目已有16部。
《心动的信号》是其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因素人嘉宾颜值高、演播室明星会带话题而广为出圈。许多参加节目的嘉宾,已经成为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络红人,优渥的外貌有了变现的最佳方式。
《心动的信号(第四季)》部分嘉宾合照,图片来自微博
恋爱综艺节目戳中了现代人的需求——谁都爱看出身优渥、脸蛋精致、工作光鲜的俊男美女,在爱情面前那层未戳破的“窗户纸”。但看多的人最终会失望地发现:心动可能是真的,真正能牵手的却寥寥无几;人设是真实的,但高度同质化的嘉宾早就脱离现实。
当“心动”在精致的场所被过度装饰,情意的传达需要通过遵循规则与层层关卡,恋爱综艺最终制造出来的,依然是影视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幻象。


我们为何爱看恋综
“恋综节目是一扇窥探他人生活的窗口。”婚礼策划师小仙说。
小仙的工作与爱情寸步不离,不知不觉间形成了观察情侣的习惯。看恋爱综艺能同时满足她的兴趣和工作需求。“现代人都很善于伪装自己,除了恋人和亲友,几乎很难理解其他人的心。通过恋综,能够窥探日常生活中他人不被轻易了解到的真心和感情。”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恋综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上帝视角,来了解他人如何建立情感连接。在这个恋爱版的“楚门的世界”中,素人嘉宾在镜头前带着任务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另一半。镜头之外,年轻的男女通过综艺这扇窗户,来窥探他人发生爱情时的心动、醋意、暧昧、确认,以及最后的相拥或婉拒。
《心动的信号(第四季)》中最受欢迎的一对CP——“方陈式”
不止满足于观看爱情,很多如小仙一样的忠实观众,还会化身“行为心理观察师”,分析嘉宾的一举一动。
看节目的小仙像个推理的侦探:她会从嘉宾的言语、表达、语气等细节,推断他们期待的另一半。“我会有选择性地去理解我喜欢的嘉宾,根据我的经验来分析他们会倾向于选什么样的人。”
第四季《心动的信号》中,女嘉宾Melody和男嘉宾Simon从节目播出不久就被粉丝“锁死”,“民政局给你们搬来了”“给我在一起”的呼声很高。粉丝们还给男女嘉宾起了“方陈式”的组合名称,每天热衷于在节目和嘉宾的私下生活中,找出两人双向奔赴的举动和细节。
“方陈式”CP,图片来自微博
小仙成为了“方陈式”CP的粉头,在《心动的信号》的论坛小组中,她接连为二人发了数十个帖子,大多关于两人相恋的“证据”。
认识第13天时,“方陈式”去了海边野餐约会,但在之后去做摩天轮观光,陷入了冷场的尴尬。很多观众因此解读:两位嘉宾由于性格的差异,在进入深层次的谈话中,很难沟通。
两人之间的气氛略显沉重

CP粉小仙却不这么认为。她的男朋友与男嘉宾Simon同为魔羯座,在她看来,两人性格非常相似。
小仙非常认真地分享了她对于“方陈式”性格的分析:
“Simon不喜欢不能理解他们的人,他们一般也不能理解对方,所以这种人适合包容性强同时能接纳理解他们精神世界的人。”
“Melody有她自己应对这个世界不同种类人的逻辑,但是她的本我可能隐藏的比较深,有点像洋葱女孩,一层一层地都很完好但是内心会很迷茫。”
凭着对“方陈式”性格的坚定的判断,在观看完男女嘉宾约会后,小仙马上发了个帖子,从Simon在对话时严肃认真的态度和Melody回应时紧张的神态,来分析两位嘉宾在这场真人秀中对待感情的试探、进退和小心翼翼。
“Simon的确是真的喜欢她,但也很冒险,选择权重新交给Melody……她是真的很爱他。”这是小仙的结论。
在社交平台上,像小仙一样化身“磕学家”的人大有人在。有人根据节目形态设计出同款模拟情景的游戏,有人为自己喜欢的嘉宾开帖辩论,甚至还有人为自己的CP设置了奶茶、化妆品、护肤品等抽奖。
心动,不过是一场游戏
“在小屋局限的空间,从陌生人开始发展感情就挺有意思,比如情敌之间在厨房‘修罗场’的较量。”恋综爱好者安娜解释热爱恋爱综艺的原因。
厨房,是每一档恋综必不可少的空间。比如,《心动的信号》节目组作出了规定:每天晚上必须要有男女嘉宾各一名共同做晚饭。在这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空间里,两人单独相处,在烹饪过程中不经意的肢体接触,成为触发多巴胺和荷尔蒙的“机关”。
在做饭的环节中,诞生了许多“名场景”。在第一季《心动的信号》厨房中,诞生了“西红柿CP”,在第二季中的厨房,上演了两男争一女的戏码,而第四季的厨房,则成为了“方陈式”日常甜蜜互动的场所。
陈思铭与方彬涵间的甜蜜互动
除了“厨房”,节目组还设置了多重规则,如嘉宾们每晚都需要向心动对象发送短信,对方并不了解发送人是谁,发送人也不清楚自己的心动对象向谁发送了信息,只有观众才能以上帝视角了解所有嘉宾的心动迹象。
短信是嘉宾们不受打扰的自留地,承载着一天相处之后的所有心意。而节目组通过规则的设置,将这片自留地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安娜认为,在镜头之下的嘉宾,多多少少都会有“装”的时候。“哪怕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刚认识不久的人面前,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马上卸下防备暴露完全真实的自己。更别说是在镜头面前了。”
“所以,即便嘉宾在镜头之下会有‘表演’的成分,但我是觉得合理的,因为嘉宾的表演能够反映本人对于某种价值观的认可,还是会有真实的成分的。”
是否表演可能无关紧要,但是,一旦嘉宾做出了违反观众设想的行为,则会遭到大面积地批判,甚至是辱骂。
在恋爱综艺里,最常见的批评出自于对嘉宾不忠诚的指责。第四季《心动的信号》男嘉宾马子佳是其中一个。前期,他一直向同一位女嘉宾释放爱情信号,观众们激动地为这对嘉宾起了“玛卡巴卡CP”。但待到新的女嘉宾加入节目,男嘉宾的心意似乎发生了动摇。
孔汝淳(上图)的加入使得马子佳与洪成成组成的“马卡巴卡CP”(下图)产生了“口碑危机”
部分观众开始大力批判男嘉宾的“海王”行为,并结合其身份进行了一番地域歧视。这些因为恋爱综艺高呼相信爱情的人,一瞬间又失去了对爱情的信念。
普通人的恋爱
恋爱以真人秀方式呈现,在近两年异常火爆。恋爱综艺成功传递了爱情的美好:参演嘉宾是素人,职业各异,加上节目组24小时的现场拍摄记录,荧屏前的人们总会天然地相信,这样的邂逅真实可靠,也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天然的一个矛盾点在于,这些恋爱节目,展现的是普通人的恋爱吗?
《心动的信号(第四季)》精修版海报

放眼《心动的信号》的四季节目,无论是在北上深还是新一线城市拍摄,素人嘉宾的职业呈现高度的同质化——绝大多数是从海外留学归来,从事金融投资、影视媒体等行业的精英。北京的心动小屋里,有某香槟品牌大使、影视行业制片人、动画设计师;在成都,有曲艺节目主持人、飞行员、牙医等。
《心动的信号4》也是如此。这次,拍摄地在一间可以眺望深圳海平面的大平层公寓,被拍摄者是9位妆容精致、着装得体、活的体面的单身男女。有的是30岁不到就成为金融公司董事长,有来自管理着超过100名员工的MCN机构的“95后”创始人、还有董事长助理、博士、艺考培训机构创业者等。
嘉宾们居住的豪华公寓
“这样的人设是为了给观众提供一种都市男女恋爱生活的想象。”忠实观众紫月说。在她看来,国内恋综节目嘉宾近似于偶像剧主角的身份设定,能够让观众在看节目把自己代入到嘉宾身上,从而在潜意识中产生“自己成为这样的人”的幻想。
职业身份是社会阶层划分的重要标准之一,特定的职业背景隐藏着价值观取向。恋综节目长期将镜头对焦在高度同质化的社会精英上,在潜移默化中会传递新的一种信号:只有出身优渥、面容姣好的人,才会拥有心动的权利与甜蜜的日常。
《心动的信号(第四季)》海报
从恋综的小屋走进更开阔的影视工厂,在这条高度工业化与商业化的流水线上,近年热播的《欢乐颂》《三十而已》以及近期开播的《北辙南辕》等都市情感剧,均配备了总裁、豪门、海归留学等元素。哪怕是简单的北漂人设,背景故事均发生在上层社会,华丽、奢华的生活似乎镶嵌在影视作品里。
我们的荧屏还容得下普通人的恋爱吗?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