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1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15秒
哈尔滨市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今日,哈尔滨举行疫情防控专场新闻发布会,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就哈尔滨市近期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措施发布如下:
一、疫情形势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多个国家陆续出现疫情高峰,病毒传播方式趋于多样化,特别是德尔塔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等特点。近期,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集聚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疫情传播链持续延长,呈多点扩散外溢态势,目前已经波及江苏、安徽、四川、辽宁、广东、湖南、北京等15省、31市,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二、近期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策略,坚持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两手抓”,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人员排查管控情况。自7月21日南京疫情发生以来至8月3日8时,累计接收省指挥部推送数据107批次,经清洗、筛分,共推送各区县(市)255989人,正在研判4415人,目前已完成排查248001人,待排查7988人。同时,按照中高风险区抵返哈人员执行“14+7”隔离管控措施,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缺几天补几天”要求,全市现有集中隔离人员2322人、居家隔离人员1634人,居家健康监测5492人。
二是密接者排查管控情况。7月21日南京疫情发生以来至8月3日8时,哈尔滨市共接到省和外地协查推送的密切接触者15人、次密切接触者477人,自我排查出次密切接触者52人。累计管控544人,其中集中隔离532人、居家隔离12人,解除集中隔离18人。现有集中隔离514人、居家隔离12人。密切接触者已完成核酸检测15人,已出结果13人、全部为阴性,待出结果2人。次密切接触者已完成核酸检测506人,已出结果471人、全部为阴性,待出结果35人;待采样23人。
 三是疫苗接种工作进展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市、县(区)加强组织动员,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切实提高群众接种意愿,按照适龄目标人群“应接尽接”的原则,积极有序开展疫苗接种,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截止8月3日8时,全市累计接种12782035剂,其中第一剂接种6723677剂、第二剂接种6136644剂。按照省级下达首剂接种840万人任务量计算,接种完成率80.0%,还需要再接种167.6万人。
三、哈尔滨市下一步疫情防控要求和专家提醒
为应对近期国外、国内疫情输入风险,我们坚持从严从细,全面收紧社会管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发生。
当前,哈尔滨市已全面进入应急状态,着力落实好“九早”要求和“五个务必”部署,持续强化疫情防控。
一是加大力度快出手,组织动员全市上下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做到响应快、决策快、处置快。
二是聚焦重点狠管控,第一时间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排查和管控,坚决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三是精准科学扩范围,进一步加大排查、筛查范围,坚决不漏掉一个潜在的感染者,确保将传播风险尽快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四是强化督查严措施,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督办检查,切实堵塞漏洞,纠偏校正。
五是疫苗接种快推进,组织各区县(市)落实责任,扩大应接种人群,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六是强化宣传创氛围,加大疫情防控常识和政策宣传力度,切实形成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为举全市之力精准落实各项防控策略,有效控制疫情传播风险。提醒广大市民:
一是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含旅途中转停留)抵返哈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屯)和工作单位报备,并配合执行疫情排查、核酸检测、医学观察、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二是近期尽量不要出哈、出省,特别是出省旅游,不要前往疫情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的,务必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屯)和工作单位报备,并注意查询目的地疫情进展及防控措施要求,自备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及必要的消毒用品,做好防护,返哈后,要按照哈尔滨市相关疫情防控政策执行。如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轨迹交集,或近期接触过风险地区相关人员,应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屯)和工作单位报备。    
三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请勿自行服药,需佩戴口罩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和就诊,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    
四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符合条件却仍未接种的市民尽快完成接种,共同构建抗击新冠病毒免疫屏障。    
五是请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当前疫情复杂形势,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在人群聚集场所活动时要佩戴口罩。乘坐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还应尽量避免接触公共用品、减少进食和饮水次数,并在日常生活中继续遵守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餐、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挡,进出公共场所等应积极配合体温测量、健康码(行程码)查验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重点推荐
来源:生活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新闻夜航》热线:0451-82898289
商务合作:18646368811
编   辑:黄夏博
主   编:何博洋
审   核:刘   兵
统   筹:李健宏
监   制:沈德新
喜欢就分享点👍加在看文章更好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